APP下载

谈“举象”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2011-12-29苏岚兰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
  两年前,我有幸参加了《第二届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辽宁地区教学观摩与讲座活动》,开篇第一课就是王崧舟老师上的《慈母情深》,示范课后,还带来了一个报告《诗意语文新境界》。王老师说,诗意语文的课堂追求的是“举象、造境、入情、会意、求气、寻根”,仅仅六个词语,便深刻地诠释了诗意语文的特点。
  其中的第一点便是举象,在王老师的概念里,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向。所谓的“象”,就是语言文字的三种表现:形象、印象、意象。王老师说:“语文要走一个来回!”那就是从言到意,再从意到言,而走这一个来回最重要的就是象,学生只有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形象、印象,才能从语言中领会深意,再通过大量的语言积累,把深意进行表达表现。
  他举的是这个例子:“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王老师从“饱经风霜”入手,引入生活,让学生想象会看到一张什么样的脸?当时你会怎么做,那鲁迅先生又是怎么做的?再让学生看油画“父亲”,体会“饱经风霜”,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写父亲。
  王老师让学生从“言”到“意”,再由“意”到“言”,做好一个来回,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语言文字,形成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语文素养。
  像这样的“举象”,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上比比皆是。如教学《慈母情深》一课时,“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子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一句子中,王老师采用了看慢镜头的方法,让学生闭眼,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一张怎样的脸,一双怎样的眼睛。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母亲的背、母亲的脸、母亲的眼睛又是怎样的——我真为王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而叫绝,文字只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王老师就是抓住抽象的语言文字,将文字背后的意蕴得以展现,学生闭眼的过程,是想象的过程,同时也是在脑海中构建“象”的过程。事实证明,这样的环节是极其有效的。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我受益匪浅,我开始在自己的教学环节上使用举象的方法。一次我为全镇教师做观摩课,我选择了《搭石》一课,在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两词时,我便让学生闭眼想象,当一行人走在搭石上,你看到了什么呢?学生有的说:看到了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水波荡漾的样子。有的说:看到了一行人有节奏的走在搭石上,人影倒映在清波里,非常美。学生通过自己头脑中的表象,再形成语言文字,最后,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经历过失去亲人的痛苦感受,于是我再次使用举象的方法,教学“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这一句子时,我让学生想象雷利一家本来是高高兴兴的迎接爸爸,可接到的却是爸爸的遗体时,全家人的表情会怎样?心情会怎样?用什么样的词才足以形容他们的心情呢?孩子们有的说伤心、痛苦;有的说心痛欲裂、痛不欲生;有的说撕心裂肺、捶胸顿足。最后我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孩子们把失去亲人的痛苦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我想若不是王崧舟老师“举象”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这篇课文的理解将远远不是这样的深度。
  至此,我觉得我们的语文课能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举象,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丰富情感,至于造境、入情、会意、求气、寻根等都是在举象的基础之上的。总之,“举象”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 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沈旦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