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自然 解读古诗

2011-12-29施恩庆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期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说法阐明了诗歌的综合教育作用。诗歌作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无比生动的一部分,曾经受到过许多诗人的关注,不知何时诗歌成为被遗忘的贵族,在物质化时代受到冷落,诗歌阅读、诗歌写作被置于门外。
  新课程背景下的新教材收录了大量的古诗文,中、高考都设置了诗歌欣赏题,这是一次真正的回归。历史就是这样螺旋式的上升,诗歌教学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那么,在新的背景下怎样赏析古诗词?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解读古诗词。
  一、以歌诵诗
  一般来说,诗是可以唱出来的,无论是听别人吟诵还是独自欣赏诗的意境都是以能听到的或在心中默诵的节奏和韵律为前提的,所以音乐性应当是诗歌的显著的标志。现实中,很多学生把这些优美的古诗词视作一种背诵的负担,在朗诵时,如同背诵一段时政宣言,其声势浩大,毫无美感可言,更不必提到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也无法在吟诵中体会意境。笔者以节奏和韵律入手,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1.节奏
  好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大程度依赖于诗歌很强的节奏感,节奏划分方法有两种,一种按音节划分,一种按意义划分。
  音节划分五言诗一般是“二二一”式,七言一般是“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达的需要,在意义上划分不同的朗读节奏,但不管怎么说,诗歌总是有一种内在的节奏,我们就是要在这种反复的吟诵中感悟诗歌那种特有的回环往复的艺术魅力。
  2.韵律
  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都讲究押韵。所谓押韵就是在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用同一个韵,使诗歌具有音乐感,读起来悦耳动听。
  另外律诗还将平仄声有规律地安排。声律和谐,富于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如“国破山河在”(‖-?誆),城春草木深(-‖-),四声平仄与顿数相结合,使诗的音调更为响亮和谐。
  在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了解诗意,体会诗情,领略诗境。当然,在诵读过程中可以辅助一些其他手段,如播放与本诗意境相符的背景韵,CD画面,让学生展开想象,进一步品味古诗。
  二、知人论诗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观,因此我们读诗必须对作者的人生经历主观思想感情有大致的了解。
  怎样解读诗圣杜甫的诗,就必须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和他本人的生活道路,杜甫生活在唐帝国盛行及衰的急剧转变时期,玄宗天宝十四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杜甫既经历了安史之乱前那种繁荣昌盛的“开元盛世”,也经历安史之乱“流血川原丹”生灵涂炭的全过程,还看到了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一蹶不振,江河日下的败落景象,因此,杜甫的诗和他所处的唐王朝那个由盛及衰,万方多难的时代息息相关。
  三、以法析诗
  诗词写作,有一定方法,如果不知赋、比、兴为何事,便将不知诗歌为何物,赋、比、兴指诗歌的写作技法和表现手法,由此可知,“法”在解读诗歌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除赋、比、兴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情景交融
  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如马致辞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写景抒情的名篇,短短二十八个字,描绘出一副有主有从,有虚有实,有动有静,鲜明而又和谐的秋郊夕照图,透过苍凉微茫的景色反映出旅人漂泊无依的情怀,作者有着写景,景中有情,侧面抒情,情中句句皆景,景物愈写愈深,感情愈抒愈烈,最后才逼出“断肠”二字以点明所抒之情。
  2.渲染烘托
  一般的送别诗,都写得缠绵悱恻,难舍难分,如柳咏的《雨霖铃》,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却无一点缠绵,得益于前两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渲染,“三秦”“五津”气象开阔,为全诗定下了豪迈的感情基调。最典型的烘托莫过于《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里没有下面对罗敷进行刻画,只是通过旁人的反映侧面烘托罗敷的美丽动人。
  3.运用修辞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鲜明,揭示了贫富的悬殊,阶级的对立,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憎恨,对人民的同情。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青山绿水的活泼多情,着意奉献。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新颖奇特,把北方冬天的雪比作南方春天的梨花,写出了诗人对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的惊喜之情。
  另外还有借代、夸张用典等手法。
  以上只是笔者在诗歌教学中的一点粗浅尝试,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在这块古老而丰腴的土地上用心耕耘,一定会结出一串串丰硕的果实。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