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数学课堂导入艺术

2011-12-29赵建波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期

  所谓导入新课,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有趣到位的导入过程,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心智,启动他们的思维。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师,我觉得应注意运用适当的方法导入新课。
  一、开门见山
  教师在新授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
  二、制造悬念
  悬念,即暂时悬而未决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
  例如,在教学“摸球游戏”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老师这儿有一个袋子,看一看猜一猜,老师的袋里装的是什么?”学生猜了后,又让学生上台来摸一摸,再来猜一猜。以此来导入新课。这样学生为了解开悬念,自然而然地就会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三、创设情境
  1.生活情境
  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理念。
  如,在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时,先让学生利用回家的时间,在家里找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物体,课一开始,我让他们把这些物体的一个面描到纸上,很快他们就发现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
  2.故事情境
  有趣的童话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0的加减法”时,我编了一段这样的故事:一天,小猫和妈妈一起去河边钓鱼。过了一会儿,小猫发现了一只美丽的花蝴蝶,小猫跑去捉蝴蝶,追了一会儿,没有捉到,小猫又跑回来,接着钓鱼。刚坐下来,它又发现了一只蜻蜓,于是,它又去捉蜻蜓,结果蜻蜓又飞走了,小猫只好又跑回来钓鱼。这时妈妈已经钓了3条鱼,可小猫一条鱼也没钓到,小猫非常伤心,妈妈告诉小猫以后做事要一心一意,不然什么事也做不好。小猫不再伤心了,又继续钓起鱼来。可是天色已晚,妈妈只好领着小猫回家了。小朋友们,小猫一条鱼也没钓到,用什么数表示呢?谁能算一算,小猫和妈妈一共钓到了几条鱼?老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学会了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3.谜语情境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先出了一道谜语让大家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小朋友们的兴致很高,这时我就告诉他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4.游戏情境
  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提示、点拨,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启发、引导,激活内容,激活思维。
  例如教得数是6的加法时,我没有马上开始讲课,而是充满激情地说,“先来一个游戏吧”,学生们猛然听到“游戏”,所有的目光立即投向我。于是针对教学“得数是6的加法”给学生做“拍手”游戏:小朋友拍手的次数与老师拍手的次数合起来等于6,老师拍1下,小朋友拍5下;老师拍2下,小朋友拍4下……要是谁多拍一声或少拍一声,谁就得把这道题算一遍给大家听,让大家纠正。使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游戏之中。这项游戏既巩固了学生已学的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5.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其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情趣。
  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课一开始,我发给每人一张座位卡,让他们去找自己的新座位,写清楚第几组第几个的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没写清楚第几组第几个的马上发现了问题:老师我找不到自己的座位。这时有小朋友说:他的卡片上写着第2组没写第几座,但是第二组只有一个空位,肯定就是他的座位。
  四、组织竞赛
  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望强,表现欲强,希望自己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教学中,可开展学习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得数是7的加法时》,我拿出7个球和一个篮筐,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举行投篮比赛,看哪组小朋友投的最多。四小组依次进行比赛,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接着统计每组投中几个球,没投中的是几个,马上就得出得数是7的加法的所有算式。
  五、动手操作
  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在学习新知之前,安排这样一个操作环节,让四人小组的组长随手抓一些小棒,再把小棒分给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小棒分完。分完后,小组汇报分的结果,从分的结果中,学生会发现有的小组每人分的一样多,有的小组分的不一样多,从这里引出“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有效降低学习除法的难度。
  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导入应该尽力设计,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要。
  (作者单位 靖江城南办事处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