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
2011-12-29周明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期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各种教学方式,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这门工具性学科的习惯入手,加强学习方法的渗透,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发展。
关键词:语文;主动学习;习惯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其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外,还必须指导学生获得正确而有效的语文学习的方法,挖掘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潜能,帮助学生培养出能主动深入学习的习惯,进而提高他们自学的技能,为他们今后终身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所以,教师通过认真研究科学的语文学习策略和方法,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一、笔记的习惯
教师对学生有了做笔记的要求后,学生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积极动脑理解教师并快速筛选重点要点记录,以便课后复习巩固。鼓励学生养成勤记笔记、勤读笔记的习惯,具体可以让学生做到每节课都能记录一些重要信息在笔记本上,要求学生在每天完成作业前首先应阅读和研究自己的笔记,指导学生平时要善于和同学交换各自的笔记,讨论优点和不足,做到不断学习和取长补短。笔记上的文字不应是书本内容的简单重复。除了课堂笔记的要求,教师还可让学生做课前预习笔记和课后反省笔记,要求他们用尽可能简练的文字或图表记录和整理出重要的知识、思路方法、困惑和感悟等。这样的笔记,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抽象概括的能力,从而使其捕获有效的信息。长此以往,学生主动学习的技能会大大提高。
二、使用工具的习惯
语文学习中学生应有的工具主要是字典和词典。包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它们不仅能帮助解决预习和课外阅读时遇到的困难,还能让我们懂得许多其他领域的课外知识,特别是成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搜查的资料记录在固定的本子上,组织不定期的检查或者评比,也可以在班级或年级范围内展示共享资源。当然,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了语文学习工具的巨大变化,互联网的普及运用,让学生有了更便捷的搜索途径。这些工具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特别是经常运用电脑搜索相关资料的习惯,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尤为快捷和重要。
三、课前充分预习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具有很高的价值。”可见,语文能力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语文学习还得依靠课外充分的预习。
课堂语文学习时间非常有限,课前的预习工作提供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充分预习,不妨从读查划问四个方面进行。读就是先通读,获得信息的整体感知;查就是借助工具理解一些字词的音形义以及简单用法;划就是标记出关键词或者重点要点,也可以是一些优美的、有哲理的语句等;问就是把自己不能利用工具完全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并且写下来。
四、勤积累勤动笔的习惯
勤动笔就是要结合课内外,采用多种方法强化写作训练。仅仅局限于课堂作文教学,很难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平时善于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要求学生能做到关注生活,关注细节,坚持记录观察日记,发表对真人真事的感受和见解。同时,也可以要求学生对一些事物展开合理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组织一些让学生快速构思、快速表达的训练,并且进行当场的修改反馈,学生形成初步习作文本后,教师更加要指导他们善于修改的动笔习惯,让他们认真读一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其中表达含糊不清或者有歧义的地方;辨一辨自己的用词,思考是否有更加生动形象的描述,看一看整篇行文的结构,揣摩是否有更加合理的顺次组织等等。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一定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2000(8).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泗洪县金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