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根溯源式教材解读之我见

2011-12-29戴厚祥

新课程·上旬 2011年3期

  教材解读,不仅仅是分析教材,它应该是一个过程性综合体,至少包含对文本的解读和对学生的解读两大块。《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有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说明了教师对教材解读的深度是影响教学效益最重要的原因,如何从寻根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做到深入浅出,结合案例谈些自己的做法:
  一、对教学知识进行溯源,制造“有营养”的数学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提出要为学生制造“有营养”的数学。“有营养”的数学是指: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科学的探索态度及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要求教师站在数学知识的源头去分析教材,真正地读懂教材,用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数学知识的溯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对知识本质和内涵进行分析,丰富学生的体验、感悟。记得著名特级教师詹明道说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每个教师的追求,教师的创造性应主要体现在呈现方式的改变上,尽量不要改变教材的知识体系。这需要教师对所教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涵进行分析,站在知识的原点看教材,深刻体会专家的设计意图,挖掘教材所蕴涵的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感悟。
  二、对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进行溯源,让学生学习“有后劲”的数学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具有奠基性、总结性、应用的广泛性和可发展性,是数学的精髓。教师对数学知识中的数蕴含的数学思想进行溯源,有利于教师更深地理解这些思想、更准地把握这些思想、在数学中和谐地渗透这些思想,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习到真正“有后劲”的数学,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之前,我从策略的角度对替换所携带的数学思想进行了溯源。策略分为两类,即一般策略和特殊策略。一般策略是一些基本数学思想的直接应用;特殊策略是指解决问题时所用的特殊方法,它往往体现着一种或几种数学基本思想方法。
  替换属于特殊策略,它体现着等量代换思想(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和转化思想(通俗的说是将未知的,陌生的,复杂的问题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一定的方法变为已知的,熟悉的,简单的问题)。为了较好地在替换这节课渗透这两个数学思想,我对此进行了再思考,认识到转化是替换的原因,等量代换是替换的依据。感到这节课不仅要教会学生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还要学生体验、感受何时用替换?为什么用替换?为什么可以用替换?这样学生才能全面地理解替换的策略,学习到“有后劲”的数学。
  三、对知识在教材中的角色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
  詹明道老师还说过:从宏观上进行教材分析时,至少要做到两点:通过单元看全册,通过全册看数学整体。强调了在教材解读时要把课时知识放在数学教材中去分析,找准知识的逻辑起点,在教学中瞻前顾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教学《小数乘整数》之前,我对它的教材中的角色进行了溯源,找到小数乘整数的逻辑起点: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计算,小数加法的计算和法则,名数的改写,小数的计数单位,因数的大小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估算、用计算器计算等。它承袭前小数计算转化成整数计算的转化策略,联结着整数乘法和小数乘小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中有两点是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小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中有两点是小数乘法的共同法则:小数乘法转化整数乘法计算;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学生在这节课能体验、理解这些,会对今后学习有很大帮助,这样学生的知识结构就能得到优化。
  四、对知识携带的其他相关信息进行数学角度的溯源,有助于数学文化的熏陶
  想象一下,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学美女,如果只剩下一副X光照片上的骨架,感受如何?可见数学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场所,也应该是感受数学文化的场所。对数学知识携带的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挖掘教材的文化因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味儿。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觉得仅以学生掌握圆的特征和画圆的方法为目标是不够的,这节课应该借助广博的“圆”文化,通过图片、言语、想象使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对圆的研究,一中同长、从正方形到圆的转化等;世界有很多自然形成的圆和人为制造的圆;圆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直线图形旋转形成的圆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在所有的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感受到数学不是冰冷的,它有着丰富的生活基础和广阔的文化背景。
  综上可见,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影响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广度,进而影响其对教材解读的深度。小学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在网上查资料、查阅相关书籍、请教专家和别人等途径来加深对数学知识本身的认识、理解,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