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摘录本
2011-12-29付瑜
新课程·上旬 2011年3期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这类题目我已经动脑筋、花力气地给学生讲过了,而且当时效果还挺好,可是为什么练习或测试中再次出现时,学生反馈的情况却不够理想,完全达不到我的预期?而且这种情况随着年级的升高会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了孩子:1.此类题目的难度一般都高出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学生们的学习提出了挑战。2.此类题目因为不是“双基”范畴,在课堂上没有大量练习、反复练习的巩固机会,即使当时掌握,学生也容易遗忘。那么这样的题目我们是不是可以不作要求,老师只要讲过了就好,随你会就会,不会就不会,这样当然不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们能在难题的练习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学会更多更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思维得到更好发展,我作了一个帮助孩子建立“摘录本”的尝试。
一开始提出做“摘录本”的要求时,有的学生感叹:“啊,数学也抄?”哦,以为是他们的语文好词佳句的摘录呢。“数学的摘录,摘录的不仅仅是现成的答案,更重要的是你审题、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做完这道题的收获。摘录重质不重量。我们要把‘摘录’作业长期坚持,而且要把摘录本经常拿出来看一看,及时复习巩固,做到学得会,记得牢,会应用。”听我这样讲孩子们都兴趣盎然,还特意准备了精美的本子。
真正开始后,我们以一次练习卷的评讲做第一次摘录,先明确的要求:钢笔抄题目,红笔写思路,铅笔做答案。然后我进行格式示范。并从试卷中规定了几题必摘的题目,请孩子们当堂完成,最后利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供其他孩子借鉴,并将孩子的第一次摘录作了星级(☆☆☆、☆☆、☆)评定,以此鼓励,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此后,我们在作业中,经常会布置摘录作业,从开始的规定摘录内容到在老师的引导下确定摘录内容,最后完全放手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摘录内容,有摘录难题的,有摘录错题的……学生们在摘录的过程中,审题更细致,从关键词入手突破;思考更深入,不但要解决具体问题,还在自觉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如:举例、画图、转化……
一个学期的坚持,学生们慢慢养成了摘录的习惯,不需要老师刻意布置作业,也能够自觉进行,并且自觉把分析题目的习惯带入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高,孩子们告诉我,“数学挺有意思”“数学挺好玩”“数学有挑战性,我喜欢”……
(作者单位 徐州市云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