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找规律中反思
2011-12-29郭译曌
新课程·上旬 2011年3期
“找规律”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新增加的内容,有着十分深刻的数学思想,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新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联欢会装饰物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引出图形排列的一些简单规律,使学生感受生活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片断一:游戏中探规律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喜欢)
今天呀,老师就带给大家一个魔术表演。不过,我得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来完成这个魔术。老师来变,你们来猜,猜猜看老师接下来会变出什么?请你仔细看喽。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两朵绿花一朵红花,两朵绿花一朵红花,两朵绿花一朵红花”边出示边让学生猜,下一朵会是什么颜色的花?
师:刚才在猜的时候,老师发现,一开始有小朋友猜错了,可是后来小朋友们越猜越准。我想你们一定有什么窍门,能告诉我吗?
生:他们是两朵绿一朵红,两朵绿一朵红,再两朵绿一朵红的。
师:你说得真棒,像这样两朵绿一朵红,三次以上这样的排列,我们就称之为有规律的排列。
反思:小学生在课堂上精神最集中的时刻就是上课的前10分钟,学生们好奇这节课老师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新知识,所以要抓住学生的心,课堂的一开始就必须很吸引人,激发学生的热情。这一段时间刚好很流行魔术表演,我将它结合进课堂,设计了这个富有儿童情趣的魔术导入环节,让学生猜一猜接下来会变出什么颜色的花,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上课的效果来看,反响热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每个人都进行着大胆猜测。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也得到了发展,这样的游戏情境是孩子们乐于接受和喜欢的。
教学片断二:观察中学规律
师: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你们帮老师一起布置,好吗?
1.彩旗
师:那我们一起先挂彩旗吧,这里是黄旗、红旗、黄旗、红旗,请你想想,接下去应该挂什么颜色的彩旗?生:黄旗。
师:为什么这样挂呢?它们有什么规律?生:一黄一红。
师:接下去呢?生:一黄一红。
师:再接下去呢?生:还是一黄一红。
师:如果再摆下去,还是一黄一红。我们已经找出了彩旗的规律。像彩旗这样一黄一红,我们把它叫做一组。
师:当我们找到图形排列的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一看它们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如果是,我们就说它们是有规律地重复排列。
师:像这样,一黄一红、一黄一红、再一黄一红,可以把几个看成一组呢?生:两个为一组。
师:每组都是怎样的?生:一黄一红。
师:那我们可以这样说:彩旗是两个为一组,按照一黄一红的规律重复排列的。
2.彩花
师:再来挂彩花吧!谁会接着往下挂?挂蓝花、红花、绿花,大家同意吗?彩花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
生:彩花是三个为一组,按照一蓝一红一绿的规律重复排列的。
3.彩灯
师:最后谁愿意来挂彩灯?这条彩灯接下去该出现什么颜色呢?生:是绿色。
师:挂彩灯有什么规律呢?生:彩灯是三个为一组,按照一绿二金黄的规律重复排列的。
4.小结
师:大家发现了吗?你们都是从什么变化中发现了彩旗、彩灯、彩花的规律的?生:颜色。
反思: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新课开始,我为学生创设了“联欢会”时张灯结彩这一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把气球和灯笼有规律地呈现出来,使发现新知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理、操作中意会,初步感知规律。同时人人能够参与,有利于面向全体,给学生提供思考、尝试的机会,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规律,在自主探究中认识规律。这一环节我创设了让学生“猜”的环节,让学生意会,积累感性经验。如猜下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下一个灯笼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等,都是让学生先自我感受,再听取别人的意见。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独立思考、自我尝试、独立猜想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发现“彩旗”“灯笼”的排列是有规律之后,让学生讨论一下有什么规律?采用学生“互相说一说”的方法。通过讨论和互相交流,可以让学生教会学生,人人又都有了表达的机会,使课堂真正面向了全体学生。
教学片断三:练习
1.挑战机器人
师:大家都学了找规律的本领,你们想用学到的知识跟机器人比一比吗?
那就请小朋友坐正,不动手,先用眼睛观察机器人做的动作规律。想一想,怎样才能战胜机器人?
师:你们发现秘密了吗?
生:机器人的动作规律是先出“布”,再出“剪子”,最后出“石头”。
师:嗯,对了,机器人是以三个动作为一组,按“布、剪子、石头”的顺序不断重复。
师:那么想要战胜它,我们该以怎样的规律出手呢?
生:(剪子、石头、布)
师:如果你想战胜机器人,那就请你勇敢地站起来吧!
师:战胜机器人你们开心吗?我们利用学到的规律知识,留心观察机器人做动作的规律,就能战胜它。看来学知识是多么重要呀,它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
反思:我主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体现课程整合思想。《数学课程标准》中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应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多次运用多媒体的图、音效果,及时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经常用鼓励性语言,注意捕捉学生每个闪光点,使学生能享受成功的愉悦,兴趣油然而生,学习信心激增,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注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面向全体,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教学片断四: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规律
1.师:小朋友再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或现象有这样重复出现规律的?
生1:白天黑夜白天黑夜就是有规律的。
生2:春、夏、秋、冬,春、夏、秋、冬。
生3:走路时左脚、右脚,左脚、右脚…
2.师:老师身上有没有有规律的东西?你们身上呢?
小结:看来,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规律,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能发现。
教学片断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东西很美。今天的规律是一组一组重复的。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知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即要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安排了学生涂一涂、做小设计师、欣赏生活中的规律、找找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等,进一步加强对规律的感知体验,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创设出更多、更复杂的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体现了“玩中学,做中学”的理念,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规律。
课堂小结既是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又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