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写得感人

2011-12-29汤世军

新课程·上旬 2011年3期

  学生作文的过程,是他们抒写性灵、表达感情的过程。蕴藏在内心的情感冲动,应该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他们在作文中赞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并渴望将这份真情表达出来且让读者产生共鸣。这个初衷很美!
  但是,不难发现,学生在平时的作文当中,经常出现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现象。真情的闸门总是打不开,所以,情到笔至,妙笔生花的佳作实难见到。
  那么,如何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
  一、感受生活,孕育情感
  学生是生活中的个体,耳濡目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很多时候,他们往往熟视无睹。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要留意身边的每一处变化,记录生活中的每一次感动。比如屋后的山什么时候变秃了,门前的水什么时候断流了,妈妈的头发什么时候变白了,爸爸的脾气什么时候温和了。这样,从身边开始,感受来自自然的忧虑,感受来自家庭的亲情。然后走进社会,看看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哪些气象,看看工矿企业和社区有哪些温暖,看看灾区人民得到了哪些帮助,看看山区的学校有哪些变化。这样,深入社会生活,感受来自生活中的喜悦,感受来自社会的真情。
  生活中有美,美得让人总想高歌一曲;生活中有丑,丑得让人深恶痛绝。这时,学生对生活就会产生强烈的情感欲望,或正面讴歌,或反面呼唤。
  二、选准材料,唤起情感
  有了情感渴望,就有了写作的动机。但现实的问题是,我们的很多学生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比如想赞美亲情,却不知写什么事情。面对心中装着的庞杂的材料不知所措。这时,选择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选材呢?
  1.新颖独特
  材料不可单一,不可俗套。比如赞美“母爱”,不要只想到自己的妈妈给你送伞、背你上医院,可以另辟蹊径,写藏羚羊的跪拜,写地震中母亲给孩子的留言。
  2.起伏跌宕
  所选材料不可平铺直叙。比如写你的一个同学,你可以以你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写出你们情感上的起起伏伏。
  3.以小见大
  选择的材料切忌大而空。比如要写“保护环境”之类的题目,你可以虚构一个故事:某某受伤需要一种草药。几年前,这种药在家乡很常见,但如今,因为过度开发,尽管四处找寻,早已不见踪影。
  4.视角广阔
  材料不可局限于家庭、学校。比如写“爱心”一类的题目,学生更多的可能想到老师的爱、同学的爱、妈妈的爱,更多的想到的是捐钱捐物。教师可以将他们的思维引向广阔的社会。比如动物园中小孩给动物喂食,比如炎热的夏天,老人在大树下给孩子们讲故事。
  有时,作文选材需要勇敢。在一篇写家庭生活的作文里,有一个同学叙写的是这样一件事:卖菜的妈妈瞒着爸爸为我能在“贵族学校”读书积攒了一笔钱,但赌钱成癖的爸爸发现并很快输掉了这笔血汗钱,一向逆来顺受的妈妈终于愤怒了,在那个晚上与爸爸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失去理智的爸爸把妈妈打得遍体鳞伤,并且迁怒于“我”,撕毁了“我”的课本。一记重重的耳光,疼在脸上,更痛在心上,也粉碎了“我”所有美好的幻想。本来非常害怕爸妈离婚的我,竟然劝说妈妈离婚……不必再叙述,沉重的事情道出的是来自心底的痛苦,由此产生的渴望和呼唤也当然是发自肺腑的。
  还有一个同学写他的父亲,写到这样一件事:父亲起了个大早,从偏僻的山村乘着月光推着满满一车大米,送到我所在的城市学校。到校时,已是正午,正赶上我们吃午饭。当我看到父亲那老土的样子时,头一低,竟然没和他说一句话。直到同学们吃完饭回到教室,我才匆匆带着父亲把大米交到食堂。后来我问父亲吃过午饭没有,他摇摇头:还没有吃早餐。而此时,食堂里早已过了开餐时间。当父亲推着木车走出校园时,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攥紧爸爸刚刚给我的30元钱,发疯似的向他跑去……还有什么叙述比这更感人,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唤起情感?
  有时候,在生动的叙述中能迸发出炽热的情感。
  三、刻画细节,强化情感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朱自清在写父亲的《背影》时,父亲买橘子的动作细节让人潸然泪下,林莉在《小巷深处》中的肖像细节,让人情感迸发,忏悔不已。可以说,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作用能超过一大篇笼统的叙述,能强化人的情感。
  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观察细节,写活细节。
  1.真实点——符合生活的逻辑
  细节来自生活,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地表现生活。这个“真实”,不必是曾有的事实,但一定是会有的事实。有个同学写父亲冬天为我去捉青蛙,准备为病中的我熬蛙汤。作者的本意是表现父亲的深挚,所以捉青蛙的动作细节写得很“生动”,但由于这个细节失真,结果让父爱也被大打折扣。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定要认真观察生活。尊重客观生活的实际,绝不能凭空想象,这是恰当运用细节描写的基础。
  2.独特点——着眼人物的个性
  细节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服务的,因此要挑选那些最能表现主题和人物的细节,特别是属于所写人物独有的细小动作。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鲁达三人取钱的动作细节,鲁达曰“摸”,是搜寻所有的银子,足见其慷慨,史进边说边“取”,不假思索,也见其豪爽,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银子,挑挑练练,足见其小气。这些细节描写的语言极富表现力。
  3.仔细点——留下传神的片断
  既然细节描写于人物、于情节、于主题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写作上就不该轻描淡写,而应该工笔细描,传其神韵。这样才能让细节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比如上文提到的《我的父亲》一文中,写到父亲没吃上午饭,后来又给我30元钱时,有这样一段描写:午餐已经过了时间,可父亲连早餐都没有下肚!我开始愧疚。父亲却淡淡一笑。临别时,父亲从胸口掏出一个布包,小心地拿出里面皱巴巴的30元钱,颤巍巍地递给我。接钱的刹那,我分明感受到钱上的体温,我清楚听到父亲肚里发出的“咕咚咕咚”的响声。读到这里,相信铁石心肠都会被感化。
  四、议论抒情,升华情感
  作文中,很多学生的叙事平淡琐碎,根本不能打动读者。如果叙事后做适度的议论,往往能突出中心,感染读者,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升华作者对人、对事的情感。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通过对母亲一生中经历的点滴琐事的叙述,赞美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在结尾的议论中提到母亲的行为对“我”的影响,从而抒发了“我”对母亲的尊敬和哀悼之情。
  通过议论来抒情,这种方法能使文章深刻有哲理,有助于深化主题。但要注意议论是为抒情服务的。如一个同学在《成熟意味》中写到,他小时候是如何被宠爱,是如何如何娇弱。横草不拈,竖草不拿的他终于遇到了生活的坎坷,十四岁生日那天,父亲外出考察,母亲重病住院。在一阵泪水之中,他仿佛看见了母亲鬓角的银丝,苍白的面容、疲惫的身影……回首往事满是愧疚。于是厨房里有了一个从未出现过的身影。在拙笨的忙碌后,他提着亲手做的饭菜。走向医院,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坚定的脚印。在没有生日蜡烛的病房中,飘出阵阵生日歌……他大声宣布:“我长大了,成熟了!”在末尾有一段议论:一种经历,一种代价,一种付出,一种收获,回首那曾经跋涉过的纤道,望着行行脚印,成熟的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
  对成熟的理解每个人都有所不同,在本文中,作者把对成熟的理解与对人生的感悟结合起来议论,抒发了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内心情感,情真意切,生动感人。
  感人的作文,不能靠矫揉造作,它要靠真情故事的情节,靠世人皆懂的道理,靠细致入微的细节。把握了这些,就把握了文章的灵魂,文章自然就会感人肺腑。
  (作者单位 湖南澧县九澧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