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2011-12-29冯爱新
新课程·上旬 2011年3期
1.第一种模式:观察、猜想、实验、归纳——探究式
1.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1.1从生活实际背景入手,从生活到数学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身边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很快进入需要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
1.1.2与挑战性问题相联,从问题到数学
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台球桌面上的角,我出示台球桌,然后问:“∠1与∠2满足什么关系,红球就可以直接入袋?学生很快进入激烈的争论中,想尽各种方法,要把红球打入袋中。
1.1.3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联,从信息到数学
从电视、电脑等方面获取的信息入手,使学很快进入情境之中。
1.1.4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联,从活动到数学
有句话说得好:“听到的会忘记,看到的会记住,做了的会理解。”只有亲自动手做,学生才能知其然,新教材在编写时,有许多是需要亲自动手做的,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1.1.5与游戏审美相联,从审美到数学
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中,如摸球游戏、照镜子等。
1.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真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在实施这一环节时,让学生大胆发言,全部参与,我们参与到学生中,听学生的见解,看学生的参与程度,问学生遇到的困难,这样教师才能知学情,针对学情,有的放矢。
1.3引申、拓宽,应用成果
我们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问题清晰,但其根本内涵是什么需要教师点拨、引申,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检验学生是否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因而,我们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去应用,真正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1.4总评价过程研究(反思)
通过思考、交流、梳理所学的知识,建立符合个人认知特点的知识结构,反思自己在本节学习中的收获、困难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可对这节课的效果作定性和定量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新课堂不仅让他学到许多新知识,而且掌握了许多新方法。
2.第二种模式:操作、实践——探究式
2.1动手操作,开放引导
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想问题,了解其中的“为什么”,教师可参与到学生当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样,师生距离会更近,学生会把心中的许多疑团告诉老师。
2.2引导观察,直观想象,归纳总结
在操作的同时,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的直观想象,让联想成为学生开拓自己智慧的途径。
2.3研究反馈,归纳总结
通过在做中学,学生发挥丰富的联想,他们已对所学知识有直观的印象,如果让其研究反馈、日志小结,则其知识会上升到理性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学习方法得到提高。
总之,实施以上课堂模式后,我们的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我们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走下讲台,走近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参考者,学生变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领导变了,教学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教师唯一的手段,学生终于从过去接受“繁、难、偏、旧”的知识中解脱出来,他们重新认识了自我,正确估价自己的价值,我相信,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出的学生,自信心、创新能力会不断增强,他们将是有胆识、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一代。
(作者单位 山西省汾阳市栗家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