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途径之一 ——组织有效课堂交流
2011-12-29宋旭琴
新课程·上旬 2011年3期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的精髓。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堂交流。那么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组织有效课堂交流时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更新观念,建构有效的课堂交流
要让教师的教学过程成为互动、有效的动态交流活动,实现课堂的有效交流,主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前准备,预设“交流”的素材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预设互动和交流的前提。可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精心编写教学学案,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预设。课前准备包括:
(1)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并使教学目标具体化。
(2)依据学生特点、教学条件等,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包括教学过程和环节、问题的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等。
(3)适时编写教学学案并提前发放,指导学生的预习。
(4)学生根据教学学案,有目的地通过教材、互联网等多种教学资源收集信息,获得和积累必要的交流背景资料。
2.创设情境,引发“交流”兴趣
教师创设情境的重要原则是激情引趣。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教学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引发有效的课堂交流。
(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最常见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境,是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问题的设计应遵循目的性、启发性、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等原则,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引出问题。
例如,在讲种子结构时,设计的问题中人们把种子播种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如根、茎、叶等,这些是由种子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呢?种子的结构如何呢?让学生通过实验结合课本讲种子的结构,通过学生交流获得知识。这种改变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课堂交流更有效了。
(2)创设生活情境。生物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不仅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而且对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的事物也感兴趣。可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创造出理想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传染病时,可举例“前一阶段流行的红眼病”或“班级中某一同学得了流感,而使其他同学得流感”,你从案例中可以获得传染病方面的哪些知识?
情境创设除以上法外,还可以从生物史实、实验、新闻热点方面创设。情境创设应注意目标性强、真实、激励、多样性等原则。
3.感悟知识,展开“交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展开交流。
(1)有效“讲授”。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似乎不那么强调教师的“讲授”。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丢。教师清晰、有效的“讲授”可以在师生互动中点拨、引领、启发、强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师用准确、规范、精炼、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保持课堂的节奏,使教学重点突出,过渡自然。
(2)有效“倾听”。交流的基础是倾听。在课堂上会发现随意打断别人发言的老师和学生、学生发言时心不在焉的老师、老师讲课时心不在焉的学生……诸如此类的现象,都是交流出现了问题,导致教学的低效。
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提问”“倾听”以及对问题的“回应”中,提高交流的深度;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增强学生交流的信心;面对那些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面对错误答案时,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那会使学生感到沮丧而不再愿意参与课堂交流活动;教师不能使用“提问”来惩罚学生;必要时,教师需要“追问”“补充”和“赏识”学生的回答。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教师应该带头“倾听”,这样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认真倾听、有序交流的课堂。
二、关于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反思
有了一定的课堂交流模式,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有效交流的课堂。老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xrpM9TIPoQsJ/6WDf1U4tQ==.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有效交流的前提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有效交流的保障,能为课堂交流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如何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要尊重学生。要和学生交朋友,要有良好的交流,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学会赞赏他们。尊重学生,要从细节做起。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一个赞赏的微笑,使他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温馨,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体验到尊严感和幸福感。要理解学生,用心去体会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既做他们的良师,又做他们的益友!
(2)要向学生学习。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新课程倡导“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信息时代,教师已有的知识不一定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学生的“已知”很可能是教师的“未知”。因此教师必须放得下“师道尊严”的面子,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2.做不断反思的有效教师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的意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对于课堂交流,我们可以持续地追问自己:我这节课的交流有效吗?有没有交流不畅的现象?有没有更有效的交流方式?只有不断反思和改进课堂交流,才能使自己成为持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有效教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满希,展红.给生物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溧阳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