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11-12-29余朝霞

新课程·上旬 2011年3期

  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感知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即通过观察把握事物形体、色彩、质感等外部特征的能力。
  美术课由于自身的特点应当有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原则。在美术上有个专业术语便是学会“观察”,只有学会如何观察客观世界,才能去表现它,尤其对初学者而言,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才是学习绘画的首要通道。
  观察不同于普通的“看”,我们通过了解观察的特征来领略它的意义,掌握其方法。
  一、“观察”是指用立体的方法去看待事物并寻找其特征
  例如:我们画立方体,就要求学生不但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侧面和背面,甚至“里面”,这样才能上下、左右、内外地联系比较,更为科学地把握对象的形体结构和整体关系。初学头像要从头骨到肌肉关系,最后才去表现头像的表情,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在此过程中最难把握的是四形体的变形以及内在联系,用整体、科学的方法去理解形体,把握形体就是这一阶段的目的。
  二、绘画的观察与科学的观察又有不同,绘画观察除了强调理解自然规律外更强调人文精神的渗入
  绘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形体表达作者自身的情感和其精神内涵。例如:绘画强调要有主次地、有取舍地看待物体,不能面面俱到。即主要的地方要画得精细、微妙、传神,次要的地方要画得省略、概括。要努力寻找构成其意境的形成因素,抛弃那些不利于表达自我感受的因素。这些观念都说明了一个观点,即绘画的观察带有主观色彩,带有人的主观感受内容,是与个人的人文精神分不开的。
  三、绘画对象是相对稳定的客观事物,而主体“自我”却是充满创造能动性的“人”
  人的情感、意境、感受是随着心情以及外在环境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当人们面对同一事物,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感觉也在微妙地变化着,本来清晰的印象会变模糊,模糊的反变得清晰。例如:画色彩有时感觉对象偏红,时间盯长了又发现会变成其他颜色,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我们敏锐地捕捉“第一感觉”,深化“第一感觉”“第一感觉”往往是对象在作者脑海中最富有个性的反应,也是作者与对象的共鸣。不断的加强、深化、发现有利于传达第一感觉的因素,也是观察的一个方面。
  作为美术教师要培养学生自觉得有意识的观察习惯。学生的绘画过程是从对外部事物观察开始的。观察能力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没有观察能力作基础,就谈不上绘画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美术教学来说是极其iFXG/uvHwL6xQbjyJCKQ1Q==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养成“比较”地“看”的方式,更要求教师努力寻找一些提高学生心智,丰富学生情感的方法。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要给学生创造观察的环境和条件,提供观察的对象,观察的途径。概括起来观察主要有课内观察与课外观察两大类。
  1.课内观察。在美术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可以通过实物,示范画,包括欣赏范画、步骤范画、对比范画、启示范画、当堂范画、教学挂图、幻灯与录像等等,用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课内观察,从而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认识。
  2.课外观察。除课堂内观察外,美术学科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因为自然界是审美教育的广阔天地,有许多景物都是我们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贵在观察,自然界的美包括山水美、生态美及园林美等,在组织学生春游或秋游的过程中,教育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让学生能在大自然中寻找生动和丰富的观察对象,体会到美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同时还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艺术创作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另一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南昌市培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