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动情

2011-12-29徐俊霞张艳霞

新课程·上旬 2011年3期

  “情是教育的根”,教师若能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教学便成功了一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生命,缺乏情感的课堂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活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语文更有魅力呢?
  一、融洽师生关系,创设情感互动的和谐环境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人的情感也是如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善于沟通师生情感,经常主动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爱。“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必将会对语文教师的爱迁移到语文学科,形成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与信心,课堂上必会敞开心扉,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此外,教师要多鼓励表扬,少讽刺挖苦、批评训斥,允许他们出错,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大胆质疑,为情感的交流互动创造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现行的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形神俱佳,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精彩的情感世界。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师要把蕴涵在教材中的思想情感成功地传达给学生,感染学生,首先必须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种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种感情。”只有自己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拨动学生心弦,触动学生情思。
  语文教材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智能教学和情感陶冶的载体。可以这样说,每一本语文教材,无论是优美的诗歌,还是严谨的长篇华文,都是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依托。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我们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应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之“沁人心脾”,使学生读书明理,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
  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调动学生情感交流
  在语文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运用录音、图片、多媒体课件、朗读、表演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和渲染课堂气氛,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耳听目视,口诵心动,尽快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从而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
  1.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教材中有些文章离学生距离较远,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情境氛围,缩短学生与文本的心理距离。现代信息技术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现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学习鲁迅的《祝福》,可将《祝福》影视进行剪辑形成课本资源,供学生欣赏,将学生带入“天地圣众”的祝福中,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衣衫褴褛、目光呆滞的祥林嫂慢慢地倒在地上凄然死去。这样的镜头画面能给学生强烈的心灵震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心,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封建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对祥林嫂的迫害。
  2.丰富多彩的活动
  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学习情绪饱满、学习热情浓厚。《再别康桥》《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可采用有感情诵读的方式,作者的深情在高低、强弱、急缓的语调下曲曲折折地传达出来,能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飞扬激情。小说《项链》《祝福》、话剧《雷雨》、元杂剧《窦娥冤》等因为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可以让学生在表演中把握其性格特征,感受人物魅力,被艺术形象所感染、或憧憬、或惋惜、或蔑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紧密联系生活
  语文与生活同在,生活是语文之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仅凭一堂课、一本教材是不够的。拓展语文课堂,将语文与生活相融,语文天地会更广阔,学生思维会越活跃。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投入到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中。在大雪的早晨,让学生玩味“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在肃杀的秋天,让学生体味“但寒烟衰草凝绿”的萧索;在夜晚静坐窗前,遥对星空,思接千里,神游八极,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只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新课标下链接好课堂和生活,使知识在课堂内外比翼齐飞,学生一定会重新喜欢上语文课的。
  课堂上,有了情,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有了情,学生的求知欲更强烈;有了情,语文学习与心灵感动才会融为一体,语文课堂才会更生动而有魅力,语文教学才会达到更高的境界。
  (作者单位 徐俊霞: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永流中学 张艳霞: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