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新课改
2011-12-29温晓琴
新课程·上旬 2011年3期
摘 要: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的发展,江西省从2008年秋季起在普通高中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通过两年新课改的信息技术教学,在充分认识理解吃透“新课改”后,笔者认为其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提高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学习兴趣;课堂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我们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新课改”理念,就信息技术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共创意兴盎然的理想课堂,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一、读学生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借用到教学当中也同样适用,只是学生不再是敌人而是我们亲密的合作对象,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师生合作的过程,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整个课堂自然就充满活力。因此,在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前,我们必须对学生各方面情况进行细致了解,以求对学生大致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前提。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探求未知领域。而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试问一个对学习没有兴趣的人,即使给他机会也未必参加,更何况主体,所以我们可以用以旧知识引进新知识、以游戏引难点的方法。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由游戏开始,让学生在玩中产生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会有一股迎难而上的勇气,此时教师再顺水推舟引出新课中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学生也会乐于接受挑战。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些理念对改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信息技术学科所要教学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谓浩瀚无边,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么多内容,只能无限地提升,不断地获取。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走在时代的潮头。
1.给学生提供勤动手、多训练的机会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只掌握知识没有技能就如同纸上谈兵。要真正把所学知道融入自身,还必须亲身实践,动手操作。我们要把培养信息技术的基础操作技能作为主要任务,而动手去实践、去操作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方法。
2.学生之间信息的共享
在教学工作中,我发现许多学生不满足书本知识,总试图获取更多的信息,这是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此,我们的教师要采取多种途径,创造“信息共享”。交流讨论能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这种“信息交流”,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增加了学生的信息知识。
四、巧妙运用方法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深入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1.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任务驱动、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课堂最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在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