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生打磨一把历史学习的金钥匙

2011-12-29郇晓丰

新课程·上旬 2011年3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教给学生学”。面对新时代,历史学科的“教”与“学”也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既是实现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实现历史新课程的需要,更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时代的需要。这就要求历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进行革命性的转变。
  一、转变传统的历史学习模式是学生自身、社会发展和新时代的呼唤
  新时代迫切地呼唤着教育创新,要求创造出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教育成果。
  (一)转变传统的历史学习模式是学生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雅克·德洛尔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就学生发展而言,转变学习方式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注重学生“全人”的发展。因此,今天学生的学习不能以牺牲明天的发展为代价,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在有限的学校学习时间内教师是不可能教完的,学生也不可能学完。而当今历史教师最好的办法和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望,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基。
  (二)转变传统的历史学习模式是全面实现历史新课程的需要
  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眼下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历史新课程改革是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对国际课程改革趋势进行深入比较、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本次历史新课改旨在改变以往历史课程过于注重单纯历史知识传授的倾向,而着重强调了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真正转变历史学习的方式。
  (三)转变传统的历史学习模式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时代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把到2020年“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素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指标。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是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教育,完成学校教育不再是教育和学习的终止,而是新的学习的开始。因此,学校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之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转变传统的历史学习模式就是要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要转变
  (一)教师教学的转变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互动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有相互适应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创建友好和谐的课堂环境,情知互动,才能达到“学乐俱得”的最佳效应。历史新课程和新教材对教师角色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应当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探究的合作者,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培育者,是学生成功和喜悦的分享者,是学生疑难问题的解惑者、商讨者。历史教学若只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不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势必会造成“学而无乐”的结果,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2.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收集各种历史图片和影像资料,再根据需要设计历史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手、眼、脑齐动,不仅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感知。这样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思考得多了,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这种新的历史教学模式中,师生双方就能够轻松愉悦地教与学。
  3.运用适当的课堂评价
  教师及时准确的课堂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参与双边教学活动、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师积极适当的教学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欢乐,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使之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激发更持久的学习动力。
  (二)学生学习的转变
  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一再表明尊重学生、研究学生,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根本出路。俗语也说得好:得法者事半功倍,失法者事倍功半。因此,对学生学习方式给予适当和及时的指导应该成为教师的一个重要义务和责任。
  1.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告诉了我们乐学、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思维的空间。
  2.学生还要学会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生。对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进行反思,我们发现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很少有合作的机会,合作的意识和动机更显得十分淡薄。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推动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而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有效转化和消除学生之间过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沟通,形成学习的责任感,培养合作的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质,发挥群体效应,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3.学生还应该学会探究学习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探究和思考自古就成为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要就是“接受”和“掌握”。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学习是一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是偏重于机械记忆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探究性与能动性丧失殆尽。但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习过程中必须有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内容。探究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维,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例如,在学习《开辟新航路》这一内容时,可以指导学生比较中国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不同结果,进而引导学生探究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探索新航路各自不同的目的,真正做到由历史现象探索历史的本质,培养学生历史分析的能力。
  总之,转变传统的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过去那种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得到发展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历史教学方式……就是为了改善学生明天的成长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就是为学生打磨一把历史学习、发展人生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钟启泉,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张家港市护漕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