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筑就有为实干赢得信任合作谋求发展

2011-12-29程晓花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1期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网络教学的日益发展,信息技术对于构建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育形式和方法、改革教育目标和内容以及树立现代教育思想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这种紧迫而又意义非同一般的特殊时刻,电教工作者肩负的责任也显得更为重大。那么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才能适应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是每一位电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搞服务、善合作、谋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电教馆在各种活动中全面负责培训技术和应用,为每一次课改的顺利进行铺展顺畅的道路。为了推进网络教研的开展,我们先后制订了《关于规范一级教案的意见》《关于开展网络教研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教研的决定》和《网络教研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始终坚持将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结合起来,以网络为平台,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教研管理网络化、网络教研常态化、网络管理制度化。在管理方面,每月统计、公布各校发表博客文章、录制网络课堂、进行视频教研的情况,并纳入对各校的年终考核,以公开化制度促进网络教研常态化。网络教研中各个模块的开展,电教工作者做的都是幕后工作:开发平台、后台管理、日常维护,这些服务与合作是电教工作都的拓展和延伸,好比有的校长这样概括“电教搭台教研唱戏好戏连台;课改推进网络支持优质高效”。
  二、勇开拓、当创新、站前列
  “电教”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电”代表着最先进、最科学的技术手段,用电来形容教育技术手段,可想而知电教何等深奥。它意味着干电教工作学DWrLvxAp27zPIND8FXXTbw==的是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干的是新工作,遇到的是新问题。事实上也正是这样,从三机一幕的幻灯片到教育电视、从普及信息技术实施到校校通、校园网、班班通,无一不是新鲜事物,所以开拓、创新也成为电教人特有的一种素质。
  “十五”期间,教育部提出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SE程。为了解决计算机硬件的困扰,我们采取过企业投资建机房、学校组织培训等方式。面对2003年“非典”和新一轮课程改革,为了最低程度地减轻对全市中小学课程的影响,电教和教研联手组织各学段教师分年级、分科目录制了“空中课堂”。如何推进课改,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求全市中小学以加强校本教研、开展集体备课为突破口,开辟了“一级教案”专栏。同时,我们紧紧抓住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机遇,结合实际,将网络覆盖的学校取消了卫星接收系统,由电教馆接收,统一网络传输,调整了部分硬件,为各中学增加了教师电子备课室,为教师远教资源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从校园网到班班通,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创新是电教人的素质,开拓是电教人的作风,站前列是电教人的追求。
  三、讲责任、抓管理、促应用
  抓电教工作,一手要抓建设,一手要抓应用。如果说建设投入取决于政策和领导认识,那么应用效果取决于管理力度和电教队伍。使电教设施发挥最大的作用地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实现效果是我们的一种责任。电教人常说得一句话就是:以成绩求支持,以支持求发展。我们也常常有这样的感觉,领导越支持,投入越大,身上的压力和责任就越大。如果说那么大的投入没有换来预期的效果,我们就有一种负罪感和愧疚感。为了将电教设施建好、管好、用好,我们在学校设立电教中心主任职位,电教中心主任享受学校中层领导待遇,负责学校电教事务,解决了多年来电教管理人员不稳定和没有“名分”的问题,形成了“电教馆——学校电教中心——班级电教管理员”三级管理机制。学校对教师应用列入对教师本人的考核中,学生担任电教管理员,对每位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上课情况及设得运行情况进行真实的详细记录,有局域网的学校利用多媒体广播功能对应用情况进行适时监控,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广泛开展。
  为使信息技术深入到教学教研中,在局机关只有部分人有电脑的情况下我们优先将奖励的计算机给教研员每人配备一台,通过教研员的使用带动教师的应用。特别要求:调动工作的进城教师必须是教学能手。而在每次的教学能手评选中,参选教师必须利用远教资源、多媒体手段进行讲课,否则“一票否决”,这项措施坚持至今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目前,“十二五”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始终弘扬“创新、服务、合作”的精神,加快普及“班班通”建设,努力提高应用水平;全面部署“学校网站”建设,开展“数字校园”创建活动;全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科质量;继续强化资源建设应用,提升网络教研的深度和广度,让网络教研不仅服务于教师,也更多地延伸到学生,建立家校间、师生间、校际间多元的互动平台。在致力于信息技术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抓住各种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机会,共谋科学发展,齐创崭新局面,让信息技术由转型发展向跨越发展迈进,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