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上的错误出“彩”
2011-12-29焦小祥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1期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有错误产生,在学生眼里,错误就意味着失败,意味着耻辱。很多学生把错误和耻辱联系在一起。在老师眼里,对学生的错误常常避之唯恐不及。当学生发言出现错误答案时,师立即快刀斩乱麻,或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再接二连三地换学生回答,直至答出预设答案为止;或以执牛耳者的姿势亲自加以纠正,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正因为如此,学生非常担心出错,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很多学生担心出错后会受到同学的歧视,因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失去了许多学习的机会。
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我认为课堂本来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怎样来对待差错。教师要将错误视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要允许学生出错,更要将错误作为促进学生情感、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常常以自己的处理与想象代替学生真实的学情。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以自己的一知半解蒙蔽教师,教师也就难以获得真实的教学信息。只有在真诚、安全、自由的氛围中,学生才会展示“真我”。教师才能获得来自学生的真实信息。
如我在教学完圆的周长后。学生在评价手册上遇到了求半圆周长的题目,批改时发现学生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算出圆的周长再除以2;第二种不仅用圆的周长除以2,并且加了—条直径的长度。
在评讲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这一题的答案,还是产生了这两种方法。我没有草率地进行评价,而是让他们想一想如何求平面图形的周长,求半圆的周长就是求哪些部分的长度。于是,教室里暂时安静了下来。三、四分钟后,课堂上又热闹起来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就是围成图形所有线段的长度的和。”“半圆又不是由线段围成的。”……
这时候,我再一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好,接下去,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到底怎么算半圆的周长呢?”接着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让他们无拘无束地暴露自己的算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和社交能力,有利于创新灵感的培养。当学生个体进行独立探索后,对计算方法都会有不同层次的理解,也有与同伴交流的欲望。通过这时尝试探索,讨论交流后学生得到了新的认识,达成了不仅用圆的周长除以2,并且加了一条直径的长度比较合理的共识。
我趁热打铁,出示一幅由一个长方形ePY+jMFQFcdA0JwSm4+BpQ==和两个半圆组合的图形让学生计算周长。学生由于对周长的认识加深了,很快就得出用圆的周长加长方形的两条长。原本以为这节课应该可以大功告成了,可没想到坐在最前面的一个小男孩嘴里仍念念有词,“我觉得也可以用圆的周长加长方形的周长再减去两条宽呀。”
这时候,我再一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同学们,你们说呢?”刚达成的共识又一次被破坏了。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也是可行的。“好,那就用你认为方便、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吧。”面对这两种不同的方法,我觉得尊重学生的算法是最明智的也是最高明的评价。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允许学生以他喜欢的方式学习数学,真正地做到了充分发扬学生的学习主人翁精神。
课堂上的错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教育的失误。但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经过思考,其错误中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还隐藏着一种超常、一种独特,反射出智慧的光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并将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资源,因势利导,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从而使学生减少错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数学课堂中的“错误”焕发出迷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