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名“活”教师

2011-12-29管云霞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1期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每个教师的重要任务。陈鹤琴先生在创立“活教育”理论时,提出“教师要活”。所谓“活”,就是指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要具备活的教育思想、活的教学手段、寻找活的教材,培养活的幼儿。师幼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有老师发起的,也有幼儿发起的。因此,作为教师应非常注重、捕捉来自幼儿的信息(有教育价值的),并与之进行良好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是他们的帮助者、支持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一、在幼儿的交谈中捕捉信息生成活动。并与之互动
  将幼儿的兴趣、需求作为生成活动的依据已成共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幼儿自主活动、自由交谈的时间明显增多,在幼儿的交淡中捕捉有教育价值能生成活动的信息,是进行师幼互动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在一次的认知区活动中,周云翔小朋友在认真地阅读图书,图书中那放大的蜗牛形象深深地吸引了他,于是他就招呼别的小朋友与他一起来分享发现的秘密,并交谈起来。有的说,“我和奶奶一起在地里捉到过”;有的说,“蜗牛像螺丝”“蜗牛是很小的”。显然,他们已经对蜗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捕捉这个信息生成了“蜗牛宝宝”的活动,并为他们探索蜗牛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二、在关注幼儿中捕捉参与活动的信息并与之互动
  对幼儿行为的关注是师幼互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幼儿产生被支持感和信任感的基本条件。因此,每个活动我都非常关注幼儿的信息反馈包括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表情,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来增强幼儿的自尊和自信。每个幼儿的个性、兴趣、需求都是不同的,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在关注的基础上,多与之互动,促进其发展。如周忆君小朋友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在游戏活动中更能体现出她的弱点。在一次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她拿着软棒塞在背后的裤子里,一个人走来走去。她的内心肯定向往有人一起和她玩“捉尾巴”的游戏,可是却不肯主动邀请别人。我适时地走了过去问:“你想玩什么游戏呢?”并和她一起玩了起来,她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去捉她的“尾巴”,她的兴趣油然而生。而且我和她的互动产生了扩散性影响,其他幼儿也跟着玩起来。多次与之互动后,使她感觉到与同伴一起玩的乐趣。于是便慢慢地融入了幼儿的群体中。这是因为她受到了老师的注意,获得了和老师、小朋友一起游戏的愉悦,原来的消极行为也逐变为积极行为,并产生了参与活动的动力。
  三、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中捕捉信息,并与之互动
  越来越多的经验表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互动的必要条件。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更容易产生自信心和支持感。教师的情感对幼儿有感染作用,幼儿知识经验少,是非观念差,独立生活能力缺乏,自制力、有意性都较差。他们不仅需要我们在生活上的细心照料,行为品德上的关爱,学习活动上的引导,更需要我们情感上的呵护:在活动中,回答问题不知对错时;在探索活动有进展、获得成功时;在遭遇失败,需要你的帮助时;穿了新的衣裤跑来与你分享时;交流趣闻乐事时;在游戏中产生矛盾时等等,可以说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随处可见的。
  注重来自幼儿的信息并与之互动,能在实际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主体发展和幼儿的情感需要。如: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在设想什么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在实践自己的设想时会遇到什么困难等等。在活动过程中,因为是幼儿自己提出或发现的,所以他们能积极愉快地进行师幼互动和生生互动,所以把握住来自幼儿的信息互动,对幼儿的发展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能使他们在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中全面和谐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