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高考命题谈谈数学课复习

2011-12-29赵会州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1期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研究的热点,也应是高考中实施的内容。高考竞争的实质是毕业学生的社会地位与物质待遇的竞争,体现在人身上是综合素质的竞争。通过科学的考试,激励青少年学习国家规定的内容,选拔综合素质优秀的新生,这就是社会赋予高考的作用。
  一、高考命题对人生观、责任感、道德素质的考查日趋增强
  学生在高考中的差距,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差距,还有对竞争特别是激烈竞争的态度上的差距。在高考中有大量具体、生动的政治思想问题,例如,某年稳定物价是我国的头等大事,当年的高考数学应用问题以此为背景,出了一道好题,还有一年是世界耕地保护年,我国压倒一切的工作是农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求人均粮食占有水平的提高,除了努力增加粮食产量以外,只有两条措施:控制人口的增长,控制耕地的减少量,该年的数学应用题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编拟的。
  二、高考命题着重考查考生的潜能和综合品质
  素质教育要立足于人的潜能的开发和综合品质的提高,注重能力考查已成为高考数学命题中的核心课题。近年来,在高考数学科试题中,逐步加强了对阅读、应用和探索能力的考查,这是今后高考数学命题的一个重要的不可逆转的趋向,对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突出表现在:(1)几年来对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在不断强化,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的应用问题以及探索性问题也在不断增多。(2)加强了观察、接受能力的考查。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把阅读能力的考查,作为考查观察、接受能力的突破口,这类试题,不仅仅是要求考生准确把握信息会分析一些选择的正误,更重要的是要求考生有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也就是正确获取信息、正确理解信息、正确运用信息,并将所掌握的信息转换成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意心理承受力和行为应变能力的考查,近几年来,数学试卷的布局和编排,没有固守传统的做法,出现了一些变化。难点分散,全卷的难度梯次不强调严格由易到难,注意题目的立意、情境和设问的角度新颖、灵活,回避成题、熟套,可在解题的同时获取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锻炼学生的行为应变能力。
  三、高考命题突出学科特色,强化数学素质的考查
  衡量一个考生数学水平的高低,不仅要考查其掌握了多少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考查其数学素质的高低。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其特点是:无论是基础知识题还是综合题,都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简单的知识型记忆型试题在试卷中日益减少;常用的数学之通性通法考查全面,在应用中考查,而不是从理论上考查对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认识;在数学思想的考查上,着重于对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与分离的思想、归纳与转化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的考查,使试卷的数学学科特色更加鲜明。
  四、高考命题突出时代精神。加强了应用意识的考查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出现了技术化的倾向,社会对数学应用的需求和数学的社会化功能,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数学教育应该是现实的数学教育,应该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教育应该通过具体的问题来传授抽象的数学内容,应该从学习者所经历、所接触的客观实际中提出问题,然后升华为数学概念、运算法则或数学思想。因此,数学考试必须加强应用意识,才能显露数学、数学教育的本色。
  五、高考命题内涵了素质化的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知、能、情全面发展
  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一般是:学科标准、会考说明、高考考试说明、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学生的心理规律和实际水平等。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整个课堂设计的灵魂。
  在素质教育观下的教学目标必须力求使学生知、能、情协调和全面发展。如知识目标就是要根据大纲的认知要求明确表述本节课应“知道”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应用”什么等具体目标;能力目标则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识记、阅读、模仿能力,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自学能力;情感目标即为个性品质目标,它的设置是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到一个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同样重要的高度。此外,素质教育还特别要求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充分挖掘教材,广泛了解学生,建构素质化的教学目标,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并不是要求每节课都面面俱到,也不是在教育目标上搞平均化,更不是要求每个学生平均发展,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对象,充分利用知识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进行课堂目标的科学设计,提高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相统一。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这已成为社会的共识。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