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导入新课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效果
2011-12-29曹忠梅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1期
对于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们而言,课堂的导人方式一定不能马虎、一定得经过深思熟虑,因为一节课刚开始的几分钟,对一堂课的发展方向和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具体到高中思想政治课而言,由于这门课程在形成学生的理论观点、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方面有导向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之现行教材中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枯燥、课堂导入方式单调,大多为复习旧课后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广大思想政治教师就更应该在钻研教育规律、研究教学法上狠下工夫。笔者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战线上的一名中年教师,下面就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导人方式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导入的情趣性
前苏联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睿智,它可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笔者在某杂志上了解到一位政治教师在课堂上总让学生“大笑三声,小笑不止”。这一切都足以说明思想政治课应该具有情趣性,这种特性会使教学收到满意的效果。那么,情趣性的营造可以置于一堂课的开头吗?回答是肯定的。
在教学高二政治《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一课时,一位女教师在学生热烈的掌声中以唱歌的方式进入了课堂,歌声在“人生好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处戛然而止。之后她借用海水潮涨潮落的道理来说明人生道路的曲折坎坷,进而顺利过渡到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对该教学行为作出如下评价:教育者是从教育对象的已知信息出发,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构建联系、探究新知。由于高二的学生对流行歌曲本来就感兴趣,加之其中的歌词与新课内容较为贴切,因而能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和认同,不失为一次成功的新课导人。
二、导入的简洁性
从时间上看,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是刚从课间休息转八课堂教学的几分钟、是学生从行为及思维上准备新课学习的几分钟、也是教师参与到一个学习群体中去的前几分钟。因此,“导入新课”的基点是“导”。既然是“导”,在情境设置上就不能故意绕圈子、走弯路,造成课堂资源的浪费;既然是“导”,教师就不能滔滔不绝而不着边际、就不能冗长啰嗦而离题万里,让学生在视听和理解上都感到吃力。
三、导入的直观性
现代教育学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这既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将更精良的“武器装备”提供给了教育战线上的战斗者。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师在屏幕上向听课者展示的东西要具有直观性,要使媒体内容,含文字、图片、动画、影音文件等,一目了然。
具体到引入方式上,直观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传承教学资源。
很多时候,还没有上课,屏幕上就已经有内容了,笔者认为这些最先展示给听课者的内容是课堂教学开始的前奏,从属于课堂导入。因此,在处理上应明了、直观。
四、导入的新颖性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所以,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套路,课堂导人也不能干篇一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要树立起创新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具体到课堂的引入方式上,就需要引入具有新颖性,只有“新”,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营造良性的师生互动。
在教学《我国的银行》这一节内容时,教师邀请到一位在银行工作的学生家长,并在上课伊始就向学生作了介绍,之后该教师便“退居二线”,这位银行工作人员就开始了“教学”。这种课堂导入方式以及对整个课堂的构思打破了传统思维下对教育者角色的局限,将社会劳动者请上讲台,相对于常规教学,这便是“奇招”,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不愧为新课程精神的具体实践。
五、导入的针对性
在散文的谋篇布局上,讲究“形散神聚”。而在思想政治课的导人上,我们讲求“形聚神亦聚”。也就是说,在导人新课时,教师的语言、行为、播放的课件内容(含文字、图像、MPG文件),学生的回答、思考等各种教学资源,都应当围绕能顺利、自然、和谐地引入新课服务,一言以蔽之,在导人上应该具有针对性。
在上述《量变与质变》导人幻灯片之中有很多信息:框题、大树、老子的名言等,这些信息都有一个中心——与量变和质变有关,图片和文本内容还相互关联图片上呈现了一棵需要几个才能合抱的大树,与“合抱之木,生于毫来”相联系。这样,整个画而就针对“量变和质变”组织材料,不同的材料也因共同的中心而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六、导入的时代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思想政治课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与时代最贴切,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具有时代性,而在课堂刚开始的几分钟,就应体现出鲜明的时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