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点拨
2011-12-29吕恒海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1期
新课程理念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主导,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课堂上、学生活动中,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引导的方法也千变万化,常用的引导方法常有下列几种:
一、例证性引导
目前,普通高中面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有不少困难。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运算要求高。从一开始,就出现了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尤其是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课本习题及复习题量大、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很多同学一下子就“蒙了”,一时找不到学习的方向了。且对不少学生来说“学不进去”,“学了也无用”,导致教与学陷人困境,大大地挫伤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严重地影响了普通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要求背道而驰。为了使学生具体理解数学中的某些概念、法则,可启发学生对列举的具体事例进行认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例如研究直线方程时,可先引导学生举一些直线方程的例子,并画出这些直线方程的图像,再根据图像写出斜截式、截距式。从而把斜截式、截距式,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这些概念。
二、示范性引导
在学生百思不解、陷入解题困境的情况下,教师适时深入浅出的点拨,要做到有的放矢,适时引导、解惑。不仅解决疑难问题,而且在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上受到启发。例如,在高一新生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时:在Rk的函数f(x),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