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11-12-29刘艳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1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作为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就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做了积极的探索。
一、提供合作条件,培养合作意识
教师要努力创造合作的环境和氛围,提供合作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新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教学时教师引导同桌的学生互相数数,你数给我听,我数给你听,看谁数得好,并随之对学生说:“哪对同桌愿意在数完后向大家说说你们是怎样数的?老师要奖励数得最完整、最棒的同桌一颗合作星。”于是,孩子们数得非常认真,你数气球,我数蝴蝶,你帮我检查,我帮你改错,在互帮互助中,学生第一次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二、教给合作方法,积累合作经验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虽然几个围在一起,但事实上各人做各人的,一点看不到合作的迹象。因而,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必须讲清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每i-步骤做什么,目的是什么。此外,还应该通过适当的示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由于合作学习并不是一教就会、一讲就透,也不是一次就能获得成功。因此,一定要给学生尝试合作的时间,教师要仔细观察、及时反馈、适时总结,引导学生积累一些合作经验再进行合作。这样做虽然看起来好像浪费时间了,但是学生只要掌握了合作的方法,以后再做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在数学学习中,独立思考的机会还应给予充分的保证。在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运用合作最恰当;哪个教学环节用合作的方式最合适;在备课时都要考虑周到。这样,合作探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1.独立思考有困难时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是很正常的,这时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教师加以适当指导,使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通过教师刨设的合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
2.独立思考不全面时
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如在教学“数的分与合”时,有的数字比较大分的方法比较多的时候,由于学生个人认识问题水平的局限性,仅靠一个人的思考是不全面的,或很难将问题回答全面。有的学生就容易漏掉了,这时可以考虑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组内的几个成员相互讨论、相互补充,从而使得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在小组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尤其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给予认真的思考和关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克服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弊端,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落到实处,收到更好的学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