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爱与

2011-12-29刘明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1期

  与同事闲聊中谈到,在新课程下学生好学、好玩的两种不同的个性更加张扬了,会不会导致:“好的(优等生)更好,差的(后进生)更差。”多数回答是肯定的。而我却不敢贸然地断定,我认为:后进生的形成不能归结于新的课程改革,单从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后进生的形成应该跟留守儿童有较大的关系,作为新课程的改革应该并不是疏远了后进生,而是更贴近了后进生。现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关注后进生谈谈本人的见解。
  一、把“爱心”送给后进生。消除心理障碍
  教师在课堂上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后进生在课堂上多表现为:惧怕回答问题、发音细小、爱做小动作等现象。归根结底是这些同学都具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只有消除这些同学的心理障碍,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作为教师要做到:
  1.不能轻易地批评任何一个后进生,认真对待每个错误
  犯错误是每个人都会发生的,何况后进生呢。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后进生所出现的错误。例如,在课上某个同学缺乏学习兴趣,正在打瞌睡,教师是这样处理的:某某同学昨晚做作业时做得可能迟了一点,希望以后早点休息,注意自己的身体。后来,这位同学微笑着坐正了身体。认真地听完了这一课。实际上,教师如果以朋友的身份和谐地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学生就会很快地、平静地回到课堂中来,从而继续本课的学习。
  2.不能轻易地放弃任何一个表扬的机会,激起后进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不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而是学习的产物,是良好教学的必然产物。”当然有了学习的兴趣,必然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产生强烈的新的内驱力,给新知识的学习带来兴趣和动力。作为教师应抓住后进生每次的进步,并当着全体同学的面及时地进行精神上或一定物质上的奖励,使后进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到自己也有出色的时候,重0b782642e2721f33a37e3331b9cfbe4f90fc9f9eee092f5b7fdb8cd9c4dfcc14新树立他们在同学们中的形象,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不能轻易地放弃任何一个“死角”,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
  吃透“两头”,即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是上好一堂课最基本的要求。有些教师往往只重其一,不重其二。即使都顾及了,又忽视了后进生在某一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平时就有不少教师只照顾部分优等生,而不顾后进生理解不理解、掌握不掌握,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其实,只有在每时每刻都调动每一个后进生,只有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能使每个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参与者。
  二、把“问题”留给后进生。增强学习信心
  对于后进生只有自身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才能使学生提高自身素质。那么,教师应提供给后进生更多的展示舞台,设计出合理的问题,让其有表现的动机、欲望和机会。为了把更多的展示机会提供给后进生,要注意以下一些关于“问题”设计的方法:
  1.注意“问题”提供的深浅度,要适可而止
  在课上,每一个教学环节不但要考虑优等生,也要考虑到后进生。那么,“问题”设计的深浅度是教者首先考虑的。否则,要么优等生感到太容易,要么后进生感到无法理解。而解决这种难题的有效方法是设计“双重问题”,即每一个问题两种形式。
  2.注意“问题”提供的时效性,要恰到好处
  知识的呈现是循序渐进的,而问题的呈现也是如此,当考虑到后进生的一些能力的培养时,问题呈现的顺序可适当地改变,而这种改变必须根据课上学生的表现情况,特别是后进生的情况。只有根据这些情况把握好时机,适时地出现目的性较强的问题,才可以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否则,后进生将无法理解和掌握,更不用说相应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
  3.注意“问题”设计的情趣性,要贴近学生
  没有吸引力的问题是很难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更不用说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课前预先准备了三个同样大的纸板“大月饼”。上课时,我对同学说:“今天是中秋节,这三个‘大月饼’让小明、小华、小红(三个后进生)三人分开吃,条件是:小明分得第一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小华分得第二个月饼的四分之二,小红分得第三个月饼的六分之三。你们说说,谁分得多?”我让三个学生上前合作演示,让他们亲自动手,结果一样多,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怎么会大小相等呢?同学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尤其是刚才的三个后进生)。课堂异常热烈,教师就要趁热打铁,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寻找规律。
  综上所述,努力把后进生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是关注后进生的最好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切实地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做到真正地“转化”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