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五节 严密流畅 形象生动

2011-12-29何亚兵郭春亮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1年10期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目的是论证观点,以理服人。在议论过程中,要使论证准确有力,逻辑清晰,语言就必须准确严密。一篇好的议论文不仅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实,论证得当,还要做到语言严密流畅,说理形象生动。那么如何来构建议论文严密的论证逻辑和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呢?考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一、前后照应,逻辑严密
  议论文在论证观点时多采取层层深入的方式,因而在行文中要注意前后照应。具体来说,议论文语言出于说理的需要,一般多采用长句。长句中的定语、状语、补语成分越多,说理就越严密。如2010年高考上海一考生作文《“余”味绵长》中有这样的论述:“在中国,物质和精神的矛盾已经成为大家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句中的定语成分“已经成为大家关注并着力解决的”就用得很恰当准确,既指出了问题尚未解决,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又点明问题正在解决之中,这样的表述显得客观严谨,辩证有力。还可以采取句段排比或者运用反复手法,形成一定的论证逻辑,使得文章的论证层次更加严密合理。如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直面人生中的困难》就列出了三个分论点:“困难,它是弱者的挡箭牌”“困难,它是强者的助推器”“困难,它还是成功价值的标度尺”。这三个分论点在文章的不同段落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构成段落排比,提示了文章的论证层次,也使得论述的语言准确严密,辩证客观,文章前后内容得以合理照应与承接。
  考生在具体写作议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对照、层进、并列等。考生在具体行文中可以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来突出这种关系,如“有”“还有”“虽然”“但是”“固然”“诚然”等,此处不再赘述。
  二、句式多变,凸显气势
  议论文为了反驳或者证明某个观点,其语言一定要有气势。在议论文中恰当运用排比、对偶(对比)和反复等句式,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如2010年高考山东一考生作文《光明与阴影构成美丽的花》一文中的语段:“当我们看到‘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时,看到了杰克与罗丝的生死爱情,也看到了让女人与小孩先走的光明;当我们看到马丁·路德·金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的光明时,也看到一颗罪恶的子弹射穿这位伟人头颅的阴影;当我们看到马克思为共产国际呐喊,呼唤光明时,也看到他的小女儿夭折,他都没有两英镑来安葬她的阴影……这就是光明与阴影的辩证法。”其中连用三组“当我们看到……也看到……”的排比句式,结构紧凑,气势磅礴,客观辩证。
  考生在写作议论文时若能合理运用假设句、反问句等句式,则会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如2010年高考上海一考生作文《滋养文化的“活鱼”》中的语段:“你有勇气像卡梅隆一样拍完令世人惊艳的《泰坦尼克号》后,再花十几年光阴去打磨一部巨作吗?你有决心像余秋雨那样带着一颗深味人世沧桑的心踏上旅途,边走边写吗?不用细密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折射出的是一份安然、平和的心境。”该段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指出我们需要像卡梅隆、余秋雨一样以“安然、平和的心境”来滋养文化,语气强烈,有一种不可辩驳之势。
  考生在具体写作中要结合具体的论证内容来选用句式,不可滥用,以免导致论证语言的烦琐,论证力度的削弱。
  三、生动表述,形象说理
  议论文的语言有时可以适当地形象化、幽默化,以吸引读者。这就需要考生在讲述抽象道理时注意运用打比方(设喻、类比)、举例子(引用、讲故事)等论证方式,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阐释观点。如2010年高考甘肃一考生作文《小议“浅阅读”》一文中的表述:“在酷热的夏季,满头大汗的你最需要的就是一杯清凉的食盐水,因为它不仅可以帮你消暑降温,还可以补充你体内缺失的盐分。这就像是考场中的‘浅阅读’,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自己所需的答案。”这段把“浅阅读”的过程和功效与夏天“消暑降温”时只需要喝“一杯清凉的食盐水”作类比,强调其在实际中的价值与作用。用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来将深刻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不但让人易于接受,而且能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幽默。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论证相对比较抽象的观点或者为了反驳某些似是而非、混淆黑白的错误论断时,考生应该注意化抽象为形象,灵活运用设喻、类比等形象说理的方式,以收到形象说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议论文的具体写作中,考生需要结合具体的论证内容,尽可能地使论证语言做到简洁精练但又不失形象风趣,严密顺畅但又不失生动活泼。只有这样的议论文,才是要言不烦、准确耐读、阅卷者喜欢的议论文。
  ■
  开卷何必有益
  □易中天
  “开卷有益”是一句老话。正因为是老话,因此可疑。
  开卷为什么就一定有益呢?其逻辑前提大约无非认为书是个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接触一下总归有好处。这其实同样似是而非。但凡是好东西,就一定要接触,或接触了就一定有好处吗?人参倒是好东西,也有吃了坏事的吧?何况书非人参。人参好歹是补品,书却未必,没准是泄药。世上有好书也有坏书,有读了让人长见识的,有读了让人犯糊涂的,还有读了让人干坏事的。可见书并非一定就是好东西,怎么能说一开卷就有益?
  就算是读好书吧,请问又有哪些益处?想当然,无非益智、励志、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也就是起到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作用。我不否认读书有这样的作用。问题是,即使读书有此作用,我们也未必一定要读书。比方说,还可以上网,甚至就连打麻将也能益智健脑,要不怎么说麻将是“平面太极拳”?苟如此,则“开卷有益”和“搓麻有益”又有什么两样?至于最为道德家们所看重的“励志”功能,也同样禁不起推敲,读书人的“志”或许要靠读书来“养”,其他人就未必,比如刘邦项羽就不是,“刘项原来不读书”么!梁斌的小说有副对联云:“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这是何等志向?却与读书无关。实际上,“人各有志”,哪能都靠读书来“励”?更何况,一个人的“志”如果还要靠读书之类的办法来“励”,那这个“志”本身就十分可疑。
  再说了,读书就一定励志吗?怕也难讲。周国平先生有云,“玩物也可养志”。同样,读书没准也会丧志。世界上有激励意志的书,也有消磨意志的书。消磨意志的方法很多:有不动声色的(比如让你“玩物丧志”),也有当头棒喝的(比如大讲“人生无常”),弄不好就给你来个“万念俱灰”。
  开卷既然并非一定有益(甚至可能有害),为什么还要说“开卷有益”,而且很少有人怀疑呢?无非也就是为了给读书一个说法,一条理由罢了。但在我看来,读书可以有一千条理由,唯独不能用“有益”做理由。一个人如果事先存了功利的目的,那书是一定读不好,甚至读不成的。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仅仅因为有益才读书,那么,倘若无益呢?就不读了?
  爱,是不能强迫的,也是无法泯灭的。因此,爱,才是读书唯一“正当”而“牢靠”的理由。既然如此,开卷又何必有益?何须有益?还不如说“开卷有趣”呢!
  (选自《青年博览》2008年第18期,有删改)
  点评
  首先,本文的论证很严密,逻辑很清晰。如本文的论点是“开卷何必有益”,主体部分则分为“开卷未必有益”“开卷所得之益”“开卷有爱有趣即可”这几个层次来论证,逻辑十分清晰,论证步步为营。其中的词语如“何必”“未必”“完全”“还是”“即可”等词汇使用准确,这样的论证语言自然会使得说理的客观性、辩证性得到提高。其次,本文运用了大量的反问句式。如“苟如此,则‘开卷有益’和‘搓麻有益’又有什么两样?”“实际上,‘人各有志’,哪能都靠读书来‘励’?”等,这些反问句问得无可辩驳,气势十足。最后,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如文中说书没准是“泻药”,麻将是“平面太极拳”等,比喻得很生动。
  
  ■
  偶然?必然!
  福建一考生
  偶然进入蚌中的一粒沙,若无蚌之日日磨砺,也不会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偶然遗于石缝的一颗树种,若无坚如磐石之志,亦不能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
  正如——众人只道《格林童话》出版是偶然,而不知格林兄弟满心努力尽血汗!
  没有一种偶然的成功,不是用“必然”的意志铸就;没有一种偶然的成功,不曾被“必然”的汗水浸透!
  君知否?华人著名导演王家卫,成就事业非偶然。年轻时,他便在电影公司开始创作剧本,因郁郁不得志而度日如年。后机缘巧合,恰有一小成本电影邀不到导演,他便毛遂自荐,成就了一段佳话。然若王家卫无满腹的才华和过硬的电影技术,这样的偶然自荐又怎能成就其日后获奖无数的荣耀?偶然的背后是必然,我们又怎看得见他积年累月钻研电影艺术的辛酸!
  君可知,因《三杯茶》而垂名的摩顿森似偶然成名,但其之前亦为一凡人。事业不振、家庭不和的摩顿森只是偶然旅行至中东地区,但这一为告别苦闷的举动却让他的爱心播种在那片仇恨美国人的土地上。《三杯茶》中详尽地记录着他为落后的中东地区奉献的点点滴滴。看似偶然的契机,乃是必然的铺陈。若非摩顿森心怀对其他民族的悲悯、怜爱之情,又怎会让爱在他乡闪烁出灿烂之光!
  众只云梵高成功是偶然,却不见那个终日于阿尔小镇拥抱阳光并付出身心的青年;众只知体操王子童非成功是偶遇名师指点,却不知年少时的他在老师门前为求一见而不停地翻着跟斗;众只道周杰伦偶然被人提携而渐成为华语天王,却忘记当年的他日夜写歌,将梦积累成厚厚一叠歌词卷……
  总有一种成功被误读成“偶然”,然而其背后总积淀着“必然”的辛酸!
  没有一种成功只倚仗着“偶然”,通向它的路上一定有“必然”的血汗!
  没有一种成功只青睐着“偶然”,成功往往铺垫着一块又一块努力的金砖!
  偶然的成功,终用必然的意志铸就!
  点评
  作者准确地提取了“偶然存在于必然之中”的观点,作为自己文章的论点,然后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论证。作者选用梵高、童非、周杰伦等事例,运用转折句式构成排比句,句式整齐而富有气势,语言铿锵而富有节奏,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结尾处的三个排比句进一步强化观点,优化结构,令人炫目。
  ■
  苦乃乐之母
  雏鹰想傲视大地甘愿忍受折翅断骨之苦;天空忍受了电闪雷鸣之苦,终于有了日后天高云淡之乐,苦乃乐之母。
  苏轼被贬杭州,郁郁不得志,佞臣当道,百姓生活难他也深感其苦,苏轼每日浸于苦心之中,这才有了他日后的建树。但苏轼没有颓唐,因为他心中有人民,有人民的疾苦。苏堤一天天地建起来,威信也一天天地立起来,苏堤已成,水患已解,苏轼乐了,不虚此番苦行;人民乐了,家园从此安定。生祠矗立堤上,对于苏轼来说,这是多么朴实的纪念,也是自己先苦后乐的见证。苏轼在杭州很快乐,因为他得到了人民的肯定!可以说是苦难成就了苏轼的快乐!倘若苏轼是升迁到杭州的,则他一定会骄奢,便很难体会到人民的疾苦,便很难有日后的丰功,便很难有日后的与民同乐。
  越王勾践忍受了多年的痛苦,赢得了灭吴的快乐!像越王勾践这样的人,古来很多啊。
  是的,没有苦,哪来乐,哪来甜?浸于甜,苦终现!然而有的人却在幸福的光环中走向了毁灭,这是怎样的无奈。
  赵括只知纸上谈兵结果在长平大战中打了败仗。
  “人活着必遭蹂躏……但谁又能说痛苦不是另一种欢乐呢?”斯特林堡如是说。是啊!痛苦是通向快乐的引索,只有品尝痛苦,反思痛苦,击败痛苦,才会体会到苦的乐!是苦孕育着乐,如同怀孕母亲只有战胜临盆之苦,才可享受婴儿呱呱坠地之乐。
  是啊!痛苦是通向快乐的引索,只有品尝痛苦,反思痛苦,击败痛苦,才会体会到苦的乐!是苦孕育着乐,如同怀孕母亲只要战胜临盆之苦,才可享受婴儿呱呱坠地之乐。
  苦乃乐之母。
  升格指导
  文章字数明显不足,作为高考作文,是一大忌。另外,文章内容单薄,材料匮乏,结构较为混乱。因此,建议考生修改时可将材料充实起来,像第一、三、五自然段可选择与此有关的材料让其丰富起来,并用假设句、条件句等与排比句结合起来,形成强烈的气势。第六自然段还存在引文不当的问题,也需要修改。
  ■
  苦乃乐之母
  □薛 珂
  假如雏鹰没有忍受折翅断骨之苦,哪里会有日后的傲视大地之乐;假如河蚌没有忍受沙粒磨砺之苦,哪里会有日后孕育出绝美珍珠之乐;假如梅花没有忍受严寒风霜之苦,哪里会有绽放出美丽花朵之乐。活在当下的人们,如果不能经历苦难的磨炼,又怎能懂得快乐的真谛。
  苦乃乐之母。
  苏轼谪居杭州,被贬之苦,郁郁不得志之苦,佞臣当道不得诛之苦,百姓生活难之苦……种种苦溢满于心。苏轼每日浸淫其中,饱尝苦之深味。他把自己的苦藏在心里,于苦中奋起,成就了一世美名,只因他心中有百姓。于是苏堤建起来了,水患解除了,威信也树立起来了。苏轼乐了,不虚此番苦行;百姓乐了,家园从此安定。生祠矗立堤上,这对于苏轼来说,是多么荣耀的纪念,也是自己先苦后乐的见证。苏轼在杭州很快乐,因为他得到了百姓的肯定。可以说是苦难成就了苏轼的快乐。倘若苏轼到了杭州,高居其上,不去体会百姓的疾苦,是否能有日后的乐,不得而知。
  越王勾践,装疯癫,卧柴薪,舔苦胆,日夜不忘亡国之苦,最后终于尝到了灭吴雪耻的乐!李世民,遭诬陷,削兵权,演兵变,纳直谏,日夜不忘百姓之苦,最后终于尝到了贞观盛世的乐!邓小平,抗日寇,赶美蒋,度文革,图改革,日夜不忘落后之苦,最后终于尝到了国泰民安的乐!
  没有苦,哪来乐,哪来甜?
  赵括一生沉浸于纸上谈兵的甜蜜,终究在长平大战里一败涂地;和珅终身享受锦衣玉食的甜蜜,终究遗臭万年;清朝百年沉浸于天朝上国的甜蜜,终究在列强蚕食下忍气吞声。
  “人活着必遭蹂躏”,斯特林堡这样说过。天堂和地狱在他看来并不是虚无的存在,而是都是现实。当我们快乐时,我们就生活在天堂里;当我们痛苦时,我们就生活在地狱。但谁又能说痛苦不是另一种快乐呢?我们的一生,正是在这种快乐与痛苦的转化中度过的。
  是啊!痛苦是通向快乐的必经之路。只有品尝痛苦,反思痛苦,击败痛苦,才能体会到苦中的乐。是苦孕育着乐,如同怀孕的母亲只有战胜临盆之苦,才能享受到婴儿呱呱坠地之乐。
  苦乃乐之母。
  点评
  修改后的文章材料充实,综合使用各种句式,使语言文采飞扬。排比句式的运用使语意连贯延伸;反问句与假设句配合,相得益彰,使文章内容丰富且情趣盎然,形式多变而意境深远;字数也符合高考要求。由此看来,议论文要想以理服人,说理性强,不仅要使文章生动活泼,能吸引读者,而且要句式整齐,一气呵成,感情充沛。
  ■
  1.下面是议论文《直面“难”》中的几个论证语段,其中论证语言不够形象生动的一项是( )
  A.拿破仑说:“一切都可以改变,‘不可能’只有庸人的词典里才有。”我想说:“‘难’只在弱者的词典里才有。”
  B.难对于强者而言,不啻为他们激发生命热情、斗志的助推器,因为难给予了他们力量,让他们发奋,让他们图强,终成不朽。
  C.生命中,我们要敢于挑战难度,选择生命中的承受之重。即使最终不能成功,也足以自豪。
  D.我们要迎难而上,这样,即使是绊脚石也会成为成功路上的奠基石;即使是阻碍飞翔的风雨也会变成雨后的彩虹;即使是不和谐的声音也会演奏成铿锵有力的挑战者之歌!
  
  【参考答案】C(A项引用名人名言,直观形象。B项运用比喻,生动形象。D项运用排比和比喻,生动,有气势)
  2.为议论文《玉不琢,方成器》拟定三个分论点,要求语言准确严密,内在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参考答案】(示例)玉不琢,是等待恰当的时间;玉不琢,是等待合理的空间;玉不琢,是等待琢玉的伯乐。
  3.为议论文《玉不琢,方成器》中的分论点“琢玉,是要看何人来琢”写一段论证语言。要求语言形象生动,贴切文题,严密准确,富有气势。(不少于250字)
  【参考答案】(示例)琢玉者也良莠不齐,既有伯乐,也有睁眼瞎如楚厉王者。幸亏楚厉王不识和氏璧,否则被他老人家一通瞎琢,哪里还有后来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恐怕只会变成一块废玉罢了!再如韩信,在萧何看来是一块美玉,终成大器;在项羽看来,却不如一块废石。就算项羽真的任用韩信,也会随自己意愿乱“琢”一番,韩信最多不过是第二个范增罢了,终难成器。反观刘邦手下,为何成器者如此之多?不要轻易去琢一块未知的玉,因为你有可能会毁了它。不琢它是留给它发光的空间和时间。当夜幕降临,包裹美玉的丝绸慢慢被揭开,你终将看到美玉被丝绸和阳光遮蔽掉的夺目的光芒!玉不琢,方成器!
  ■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几十年前,《巴尔的摩哲人》的编辑亨利·曼肯说过,财富就是你比妻子的妹夫多挣100美元。行为经济学家说,我们越来越富,但是体会不到幸福,部分原因是,我们总拿自己与那些物质条件更好的人相比。
  科内尔大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说,你是愿意自己挣11万美元,其他人挣20万美元,还是愿意自己挣10万美元,而别人只挣8.5万美元呢?大部分的美国人选择了后者,他们认为这样会感到更幸福。
  弗兰克写过一篇论文《多花少存:为什么生活在富裕的社会里,却让我们感到更贫穷》,里面提到住房,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大面积呢?这主要取决于邻居拥有多大的住房;如果邻居的住房小,那他也不需要太大的住房。
  曼肯说,最好的基点应该是凯利·帕克,他是澳大利亚最富有的人,他的一个肾是移植的,心脏也做过手术。曼肯说:“你难道希望自己拥有40亿美元,而一个肾是移植的吗?”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这四则材料都涉及“幸福”,都讲到幸福与财富、金钱即物质之间的关系(第四则还涉及健康),而且侧重说明的都是“幸福的相对性”,所以这个材料作文所阐释的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幸福是什么?第二,幸福是相对的。在写作时要注意把握好这两个方面,不可只写其一。主次关系可以根据自己写作的实际需要来自行确定。考生在写作中可以侧重探讨幸福源自于什么,也可以探讨幸福的不同表现形式,但都需要说明幸福的相对性。
  注意确立好中心论点来论证,不能多话题分散理解。如写作的层次可以分成“追求幸福不等于追求财富”(驳论);“幸福与人的心态密切相关”“幸福是一种追求的过程”(立论)。这样就逻辑清楚,前后照应了。在具体论证过程中,可以引用名人对幸福与物质关系的理解,也可以选用名人在生活中对待物质方面的事例及追求来说明如何获取幸福。语言上可以采取排比、反问句式以及类比等修辞手法,做到形象说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教授正向学生们讲述一个故事。
  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店买钉子。他左手做持钉状,右手对着左手作锤打状。售货员拿来了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随后用右手指了指左手。售货员恍然大悟,于是赶紧拿来了钉子,聋哑人心满意足地走了。聋哑人刚走,店里来了一位盲人……
  讲到这里,教授突然停了下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你们说,这个盲人将用什么办法简单而快捷地买到一把剪刀呢?”话音刚落,一位学生便站了起来,声音洪亮地回答道:“他只要伸出两手指作剪东西状就可以了。”其他学生纷纷表示赞同。教授咳嗽了一声说道:“都错啦,其实他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了!”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思路点拨】这个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立意,从而确立不同的中心论点。结合所给材料,考生可以从“思维的惯性”“不可简单模仿”“要深入思考问题”“切忌教条主义”“注意问题的对象”“思维的出卖”等各个角度来构思。
  若从“思维的出卖”这一角度来构思,考生可以横向理解其原因:思维的出卖是自矜的结果;思维的出卖是粗心的下场;思维的出卖是对懈怠的惩罚。所以避免被思维出卖,就需要保持警惕之心。
  在具体论述时,考生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加以证明,也可以采取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的方式来论证,多采用反问句式进行诘问,增强文章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