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四节 独具匠心 巧妙安排

2011-12-29赵西亮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1年10期

  议论文的写作,在确立了论点,选择了论据,注重了分析后,还必须合理谋求布局,使文章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合理的布局具体表现为:一是“三论”(即“引论”“本论”“结论”)齐全,即要有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二是层次分明,注意结构的完整美、段落的对称美,切忌“三段论”或“虎头蛇尾”。三是衔接自然,即灵活运用多种句式的过渡句,既要巧妙串联材料,又要使段落之间的起承转合自然、清晰、摇曳多姿。四是首尾呼应,放得开,收得拢,善始善终,突出中心。如2010年高考福建一考生作文《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开篇即点题:“硬币有两面,这一面此时或许有些暗淡无色,但将它翻转过来,另一面的价值或许会让你更加惊喜。就像格林兄弟努力整理出的八十六个传说,对人类发展史的研究或许没有太大的价值,但当它们变成了《格林童话》,却为孩子们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梦。所以,要知道硬币有两面,注意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或许事物的其他价值会为你带去意外的惊喜。”结尾部分则照应文题,重申观点:“翻转属于自己的硬币,找寻其另一面的价值,事物的其他价值会为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而主体部分分别以奥黛、几米的相关事例为论据,论证了中心论点。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条理清晰,前后照应,首尾圆合,逻辑性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论部分的论证布局是否严谨有序,往往决定了引论所提出的论题或论点能否分析得透彻,是不是令人心悦诚服。为此,考生要重点掌握以下常见的议论文结构:
  一、并列式
  论证时考生要分别从几个侧面来证明观点的正确,使读者对作文的思路一目了然。它可以是几个分论点的并列,如2010年高考四川一考生作文《溯源》摆脱了以个体为点的窠臼,而是将生命、哲理和爱分别作为一个点,去诠释由此而构成的精彩的线和面;而三个分论点的提出更是令人耳目一新:“生命,本来是一个个独立的点,在彼此的偎依中连成线,构筑了一个精彩的面”“哲人,本来是一个个独立的点,在彼此的搀扶中连成线,构筑了一个精彩的面”“爱与被爱,本来是一个个独立的点,在彼此的关注中连成线,构筑了一个精彩的面”。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三个;各分论点处于同等地位,相互要有联系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最好是从同一个方向用造句法(用话题核心词造句)回答问题,句式大致相同。也可以是例证的并列,即从不同角度列举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事例,有层次地论证中心论点。如2010年高考福建一考生作文《站对人生的舞台》在第一自然段末尾鲜明地提出论点:“站对舞台,获得成功。”中间三段举例论证,均以介宾短语“当……”领起,叙议结合,句式多样、灵活,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议论文呆板的一面。
  二、对照式
  即对论据进行对照比较,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它可以是正反观点或正反例证对比,如2010年高考江西一考生作文《找回童年》,为了论证“重拾这种直率、真诚、童真,甚至略微带点放肆,才是人间正道。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一中心论点,以文强、李纪周、程维高等人为例论证“虚伪、狡诈者可恨”;以李敖、丁俊晖、马拉多纳等人为例论证“真言、直率者可爱”。考生也可采用相关比较的布局形式(本论部分需要辩证分析时),比较出主次、轻重和得失。例如论证“近墨者未必黑”这一中心论点时,可先论证近墨者不黑,并指出这是时代的主流,然后以少量篇幅说明近墨者黑的人只占少数。这样布局观点鲜明,又避免了片面性。
  三、层进式
  中间的主体部分是递进关系,与并列式一样,也是把一个中心分解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论点,也是最好从同一方向用造句法回答问题,句式大致相同,各分论点之间相互联系。但不同的是,各分论点之间一定要有次序,或从小到大,或由浅入深,或由部分到整体等。需要注意的是,各分论点的角度要统一,递进关系要明显。如2010年高考吉林一考生作文《向珍珠贝和咖啡豆学习》:“受材料作文的启发,我想到了珍珠贝……在厄运降临的时候,它并不逃避,而是巧于抗争,不但改变了石子的命运,也提升了自己的生命价值,成就了人间的珍奇。不仅如此,同样聪慧、明智的还有咖啡豆……它能善假于物,利用环境,不但丰富了水,改变了水,自己的个性也得以发扬光大,创造出人我互利、相得益彰的双赢。”该考生凭借对生活的感悟,选择珍珠贝和咖啡豆来结构文章,而且专门就其“灵活变通、积极适应环境”这一方面来析事明理。
  四、总分式(中规中矩式)
  即在论证过程中,先总说后分说,或先分说后总说,或先总说再分说再总说。如2010年高考甘肃一考生作文《浅阅读与深阅读》把深阅读比做“大海”“蓝天”“草原”,把浅阅读视为“小溪”“浮云”“绿坪”。开篇就说“茫茫书海之中,如果深阅读是大海,那么浅阅读只能是小溪;如果深阅读是蓝天,那么浅阅读只能是浮云;如果深阅读是草原,那么浅阅读只能是绿坪”。主体部分紧扣题旨,采取对比论证的方法,具体分析深浅阅读之利弊。结尾以“到深阅读中去,感受大海给你的威严,蓝天给你的旷远,草原给你的无垠!”呼应开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条理清晰,主旨鲜明。
  根据立论需要,一篇文章可灵活运用多种论证结构,从而使论证更加充分,布局更加合理。
  ■
  小城欠缺包容性
  □查一路
  我的一位朋友,从小城市里走出去。他才华横溢,可熟悉他的人却断言,他不会有大作为。原因是这人很傲气,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
  可是,这位朋友很快在一座大城市的一家大公司里坐到副总裁的位置。朋友给我讲了一种现象:中国人到外国去有出息;小城市的人到大城市里去有出息。地方小,人与人之间熟悉的程度高,彼此像一个篓里的螃蟹,用大螯紧紧夹住对方。虽然篓子很浅,但谁也不能出头。
  城市的大小,与它的包容性有很大关系。一个很小的城市会让人清晰地看到,四周到处都是裙带关系,人际关系主宰着一切,同时也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一个人会不会出人头地,并不取决于他有没有才华,而是看他会不会“做人”。
  这种可怕的人际关系,在不发达地区和小城市很受用。在一个资源被行政高度垄断的地方,如果他不随波逐流,加之有鲜明的个性、很坏的脾气,那么他所在的小城市就不会给他太多的宽容。
  有位在深圳工作的同学告诉我,在深圳创业成功的,除了年轻人和许多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还有年龄更大的老年人。这些人本来在内地小城市的体制内几乎要毫无建树地度过一生,可是到了深圳却大放光彩。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很有个性。个性是创业的前提,又是人际关系的克星。如果小城市包容了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那么他们就可能会安心在小城市过一辈子,而且过得很滋润。
  其实,城市无论大小,都应该具备宽容的品质,这是城市起码的精神和人文素质。
  我总是希望在一个城市的街头看到嬉皮士,看到地铁车站卖艺的穷困潦倒的艺术家。我未必要像他们一样去生活,但是,从他们身上,我能感受到一个城市对参差多态的人生的宽容与友善。
  (选自《释然》,有删改)
  点评
  本文是篇观点明确、短小精悍的议论佳作。为什么说“小城欠缺包容性”?作者开篇不拖泥带水地直入正题,以一位朋友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的变化为例,在鲜明的对比中引人深思。接着,作者围绕大小城市在包容性方面的差异继续进行对比分析,而且有理有据,充分论证了小城欠缺包容性的原因和危害。在以上层层对比论证的基础上,作者于结尾段不仅展示了自己的美好愿望,也升华了文章主旨。
  
  ■
  懂得放弃
  上海一考生
  崖边的金子太诱人了,但它却潜藏着巨大的危险,就如甘甜的毒酒,你若是受不了甘甜的诱惑,必然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最好选择放弃。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懂得如何索取,如何放弃。
  放弃蝇头小利,收获传奇人生。
  马云,这位网络上的传奇人物,正值公司盈利的时候,他却认为阿里巴巴的价值不在于每天的浏览量是多少,而在于能否给客户带来价值。他说:“如果看到山脚下有散乱的金子,就忙着捡起,就不会发现山顶上的金矿。”正因为如此,马云才没有被蝇头小利羁绊,以“东方智慧,西方运作,全球大市场”的经营管理理念,迅速招揽国际人才,全力开拓国际市场,成了IT业叱咤风云的人物。
  放弃蜗角虚名,成就辉煌事业。
  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当他完成了电磁感应学说的演讲一举成名后,英国法院用十倍于他现有工资的条件聘请他;英国皇家学院让他任院长,授予他爵位。面对这些诱惑,他没有接受,而是说:“我承认这些荣誉很有价值,不过我却从来没有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这是多么伟大的放弃呀!居里夫人、邓稼先、詹天佑等人,不都是不为名利所累,致力于科研事业,获得了全世界的敬仰吗?
  放弃是一种生命的抉择,是一种心灵的涤荡,更是一种人格的升华。落叶放弃生命投入大地的怀抱,因为它懂得“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真谛;蜡梅放弃与百花争奇斗艳而傲雪独放,因为它明白“香自苦寒来”的训诫。放弃不是失去,而是拥有别样的收获。
  大千世界,人生百态,选择太多,失去太多,悲苦太多,诱惑太多。受金钱诱惑,放弃道义者有之。“三鹿”见利忘义,把罪恶的黑手伸向了纯真可爱的孩子,不知毁掉了多少幸福的家庭!他们忘却了良知,放弃了起码的经商之道,因此才会自取耻辱,遭受灭顶之灾。受到利益诱惑,放弃和平者有之。伊拉克战争,不知给当地人民带来多么深重的灾难。当美国前总统布什扬扬得意于获得丰富的石油资源时,殊不知白宫外的咒骂声和舆论的尖锐批评声正日益高涨。和平是21世纪的主题,他却逆天而行,放弃了和平,选择了战争,在人类走向和谐世界的道路上设置了重重障碍。
  其实,就是贪欲过多,素质低劣,责任感不强,才会让世间有那么多的卑劣与肮脏。所以,让我们学会放弃,懂得放弃,放弃虚名、欲望、权势、金钱,那么人间就会多一份真情,多一份安逸,多一份和谐。
  点评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其得分亮点是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文章开篇先以诱人的金子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以马云、法拉第、“三鹿奶粉”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等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论点,而且以“放弃蝇头小利,收获传奇人生”“放弃蜗角虚名,成就辉煌事业”“放弃是一种生命的抉择,是一种心灵的涤荡,更是一种人格的升华”统领各层,结构相当完整,清晰。最后呼应主题,使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本文语言也很有特色,“那么人间就会多一份真情,多一份安逸,多一份和谐”等排比句的运用,既有力地论证了论点,又给人以美感享受。
  ■
  扎根于脚下的土地
  “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每次读起这句诗,我心里总会有些感慨:是担心岁月流逝,一去不回?或是匆匆而过,碌碌无为?为此,我思索着:我生命的痕迹应是什么?
  想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首先要立足;想要更好地生存则要扎根;为理想和信仰生存是生存的最高境界,这取决于扎根于何方。
  富了不忘乡亲的俞学文如是说:“枝叶虽然要茂盛在城市,但我的根始终扎在农村。”灯红酒绿的繁华城市生活吸引着各种各样的人涌向城市,去追逐理想中的生活,留下孤独的村庄在他们身后哭泣。他们大多会失望,因为在人群中摸爬滚打多年,也只得漂泊。是啊,城市中的水泥地面怎能如此容易扎根?
  扎根于农村未必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近年来,在大批大批的大学毕业生为找工作而忙得心急如焚、焦头烂额时,一部分的大学生已深入农村做起了村官。尽管没有舒适休闲的工作环境,没有高档先进的工作设备,但他们尽自己所能,为改善农民的生活,服务于农民而忙碌着,忙得不亦乐乎。扎根于基层,扎根于农村,将自己所学、所闻付诸实践,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大学生扎根农村,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更赢得了农民们的啧啧赞许。
  然而我这个农村娃却在人生图画上留下一大败笔……
  “嗨,哥们儿,怎么还学习呀?走,咱俩到‘友来有网’里逍遥一下!”朋友一边拍着我的肩膀,一边得意地说。我奋力从题海中游上岸,眨着疲惫的眼睛说:“何乐而不为?”我们一个箭步冲下楼,互相搂着肩膀,头左摇右晃,晃着身子,拖拉着鞋,潇洒地向网吧方向走去。坐在电脑面前,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人物的一举一动,左右手在键盘上飞舞着,时不时从音箱中传来人物惨叫的声音,乐得我使劲地跺脚,嘴不停地吹着口哨,情到深处,还不经意间砸起桌面。这一系列疯狂的举动让早已寻觅我的父亲实在是受不了了,他一把将我从座椅抓起,随即而来的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然而,当时我并未清醒过来,还振振有词地为自己找理由,气得父亲霎时变了脸色,凝眉怒视,咬牙切齿,二话没说将我拖回了家。
  人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更不能忘了自己扎根的地方。这也正是为什么钱学森历尽千辛万苦,放弃美国优越生活,回归祖国。他想扎根于祖国,他希望为祖国的建设尽自己应尽的力量。
  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将信仰作为肥料深深埋下,然后茁壮成长,为了自己,更为了脚下的那片土地。
  升格指导
  不难看出,这是一篇有独到观点的议论文,作者意在表明“扎根于农村未必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这一观点。但是从行文效果上看,作者的这一目的并没有达到。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在于“我”这个农村娃的事例与扎根农村无关,也就不能与上文形成对比论证,以致论证模糊。建议升格时换个合乎论证需要的典型事例,与上文形成对比或并列关系。另外,开篇引题也不够贴切,与结尾难以照应。
  ■
  扎根于脚下的土地
  □孙冬梅
  我抬起头,看到云天浩渺,才感到我们住的地球是多么的渺小,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是多么的渺若微尘,行过原野的我们是何其卑微。幸而这世界有这么丰富的颜色,有如此坚实的大地,使我们虽渺小也可以立足,虽卑微却不失尊严。我们之所以无畏,是因为我们可以以信仰做肥料,深深扎根于脚下的土地,留下难以磨灭的脚印。
  想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首先要立足;想要更好地生存则要扎根;为理想和信仰生存是生存的最高境界,这取决扎根于何方。
  富了不忘乡亲的俞学文如是说:“枝叶虽然要茂盛在城市,但我的根始终扎在农村。”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吸引着各种各样的人涌向城市,去追逐他们理想中的生活,留下孤独的村庄在他们身后哭泣。他们大多数的人会失望,因为在城市中摸爬滚打多年后,也只是漂泊。是啊,城市中的水泥地面怎能如此容易扎根?
  扎根于农村未必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近年来,在大批大批的大学毕业生为找工作而心急如焚、焦头烂额时,一部分大学生已深入农村做起了村官。尽管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没有高档先进的工作设备,但他们在尽自己所能,为改善农民生活,服务于农民而忙碌着。扎根于基层,扎根于农村,将自己的所学、所闻付诸实践,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大学生扎根农村,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更赢得了农民们的赞许。
  难以忘记因扎根农村教育而感动全中国的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他们扎根的地方,环境极其艰难,地处峡谷绝壁之上,进出都要爬云梯。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却在这里扎根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了“云梯”。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人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更不能忘了自己扎根的地方。这也正是为什么钱学森历尽千辛万苦,放弃美国的优越生活,也要回到祖国的原因。他想扎根于祖国,他想为祖国的建设尽自己应尽的力量。
  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将信仰当做肥料深深埋下,然后茁壮成长,为了自己,更为了脚下的这片土地。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文章开篇一改应试作文用排比句式、比喻修辞引题的俗套做法,采用鲜明的对比引出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文章在主体部分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以扎根于农村为议论重点,以俞学文、钱学森、李桂林夫妇为典型事例,诠释并拓展了这一论点。结尾水到渠成,在娓娓道来之后,发出了“为了自己,更为了脚下的这片土地”要“扎根于脚下”的号召,针对现实,引人深思。
  ■
  1.下面是议论文《问天下谁主创新》本论部分的一段文字,请续写两段。要求:(1)每段第一句的句式与所给段落的画线句相同;(2)每段内部结构与所给段落一样,形成对照结构。
  问天下谁主创新?创新属于物欲不能夺其志的人。谁都知道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放弃国外的高薪诱惑与优裕生活毅然回国,投身于我国的科学事业。初读材料,更震撼于他一辈子都不看电视,担当起国家重任,聚精会神做研究工作的精神。看看眼前,手机不仅是通讯工具,也已成为很多人的玩具;电脑不仅仅是工作学习工具,更多的成为了人们的游戏机;汽车不再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而成为一种身份与地位的标签……沉溺在物欲中的人,是不会有所成就的。
  【参考答案】(1)问天下谁主创新?创新钟情于敢为天下先的人。据史书记载,最初西红柿被航海家带回欧洲时,人们大都认为西红柿含有剧毒而扔了它们。后来,一个勇敢的青年敢为天下先,经过几天的尝试,发现西红柿不仅非常好吃,而且无毒,生熟皆宜。于是,我们今天的菜谱上才有了西红柿的一席之地。吃螃蟹,吃西红柿,甚至吃蜘蛛的人,都是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实践者!而现在不少年轻人成了“宅男”“宅女”,不敢越“自己的天堂”半步,更无“敢为天下先”的斗志,怎会成为创新之人?
  (2)问天下谁主创新?创新青睐能沉静下来的人。“光纤之父”高锟在起初提出要找到一种更轻、承载信息量更大的物质时,很多人认为他是痴人说梦。可是他却能沉静下来,一静就是好几年,终于让世人震惊于他的“光导纤维”!如果他满足于现状,怎能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年我国高校学术造假丑闻屡见报端,少数科学工作者不能潜下心来研究学问,而是伸长脖子急于晋升职称,这些人是不可能与创新有缘的。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片段。要求:(1)先列出符合所给材料的一个观点;(2)以苏轼、项羽为例进行对比论证。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黏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来,我那曾祖父的木匠绝活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工夫的。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事以及许多方面也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也得讲究“留一道缝隙”。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参考答案】观点:留一道缝隙是一种智慧,它需要一种乐观、超然的心态。
  在苏轼的人生轨迹中,“乌台诗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政敌在黄州为他留了一方小小的天地,似乎要把他的身体与灵魂牢牢囚禁,要看他不羁的灵魂怎样沉默,看他高傲的头颅如何低垂。而我们却看到他“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当天倾地陷般的打击袭来时,我们却只从他的眼里看到了秋风绿水泛清波!这是何等乐观的心态啊!看似人生绝境,实则不然。
  “彼可取而代也。”是他见到秦始皇之时发出的令天地变色的豪言壮语;破釜沉舟,他又上演了反败为胜的战争神话。然而当四面楚歌响起之时,他却忘记了该给自己留一道缝隙。他挥泪别虞姬,挥刀向天立,让后人为他抛洒了多少惋惜的泪水啊!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书法之于沙孟海,正如音乐之于王洛宾;哲学之于周国平,正如文化之于余秋雨……可以说,他们各自所钟爱的事物也承载了他们生命的几乎全部内涵。
  请以“之于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此处所给的材料对考生的审题、立意和构思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含了题目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根据这段材料提供的信息,写作构思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书法、音乐、哲学、文化等某一事物与某一具体人的紧密联系。(2)这一事物是这个人所钟爱的。(3)这一事物承载了这个人几乎一生的全部内涵。实际上,这三条信息对考生的作文要求都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即考生要在学习、生活或工作中找到一个具体事物,这一事物必须是与“我”有着密切联系的,是“我”所钟爱的,它可能会承载“我”生命的几乎全部内涵。写作时,要写出这一事物对“我”的学习、生活或工作所产生的影响或作用,尤其要突出第三条要求中的“承载了几乎一生的全部内涵”,不能只流于泛泛喜爱的层面。考生可以采用镜头组合法或巧设悬念法构思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