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古圣贤的追齐与超越

2011-12-29马俊芬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2期

  摘要:陶渊明的诗文中引用了大量古圣先贤安贫乐道的典故事迹。一方面,陶渊明以古圣先贤为榜样和知音,为自己孤独的灵魂寻找精神慰藉,冲淡内心之矛盾。另一方面,陶渊明又不完全苟同于古圣先贤的处事哲学,他的安贫乐道带有强烈的个性特色,是魏晋玄学人生观的产物之一。陶渊明的一生是一个和魏晋自觉精神相一致,呼应心灵需求,寻求自然适情的过程。他的自然适情是通过诗酒而实现的精神自适。
  关键词:陶渊明;追齐;超越;古圣贤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成就卓越的伟大诗人,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是流芳百世的诗文作品。更重要的是其一生坚持“安贫乐道”的伟大操守。“安贫乐道”作为陶渊明诗文的一个重要主题,一系列古圣先贤安贫乐道的典故事迹几乎贯穿于其创作始终。
  诗文所引用的古圣先贤安贫乐道的典故事迹,按涉及的人物分,共计21位(其中有两人或多人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做一人计),分别是商山四皓、颜回、荷蓧丈人即植杖翁、菹溺即长菹和桀溺、邵生、伯夷叔齐、荣启期、张挚、杨伦、扬雄、蒙袂拒食者、子思、黔娄、袁安、阮公、张仲蔚、黄子廉、于陵仲子、丙曼容、郑次都、薛孟尝。其中颜回出现次数最多,计六次,诗如“被褐心自得,屡空常宴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箪瓢屡空,晏如也”(《五柳先生传》),“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等。颜回是儒家安贫乐道精神的最彻底信奉者,他用自己的一生向世人阐释了儒家这一主要思想。其次是春秋隐士荣启期,主要有“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饮酒二十首》之二),“荣公言有道”,“长饥至于老”《饮酒二十首》之十一)等。伯夷叔齐在陶渊明的诗中一直以一个整体出现,如“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饮酒二十首》之二),“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拟古九首》之八),“夷投老以长饥”(《感士不遇赋》),另外《读史述九章》中有《夷齐》篇专门抒写对此二位贤士的景仰之情。另外一位出现较多的先贤是约与孔子同时期的荷蓧丈人,“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癸卯岁始春怀田舍二首》),“超超丈人,日夕在耘”(《扇上画赞》),荷礤丈人身体力耕,不赞同孔子汲汲于世的观点,是一个逍遥自在的隐士形象。其余的十几位古圣先贤或于乱世隐耕保身,坚守道义如商山四诰“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芜”,或通达世事,淡视衰荣如秦末邵平“邵生田中瓜,宁似东陵时”,或如黔娄者“朝与仁义声,夕死复何求”,视荣华如粪土,坚守自己的气节。这21位不同时期的古圣贤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人生经历。却共同秉承着同一种气节操守即安贫乐道。
  
  一、陶渊明以古圣贤为榜样和知音
  
  不论是颜回的“屡空常宴如”,在贫困中地坚守着儒家道义;还是伯夷叔齐为坚持操守和正义,不食周粟;黔娄励志苦节,安贫乐道,要之,古圣贤以他们的气节和精神为陶渊明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榜样。在陶渊明未正式隐耕之时,古圣贤的事迹撞击他的心灵,感召他的灵魂:而在其正式隐居之后则为其提供切实可依照的模范典型,使其坚定自己的归隐道路和固穷的人生选择。同时,古圣先贤的事迹给陶渊明以精神慰藉,他们是陶渊明在远古时代的知音,在其动摇矛盾时给予他坚守己志的力量和勇气。陈寅恪在论述陶渊明思想时认为:“故渊明之为人实儒而外道”。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在陶渊明的思想中占重要地位,即使是在义熙元年归隐之后,出仕和归隐之争也时时在诗中出现。然而,他最终选择了回归田园。朱熹评价说:“晋宋人物,虽日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可以想象,当时的隐逸名士中也肯定不乏沽名钓誉之徒。然陶渊明的归隐却完全是其内心的需要,是自然而然无所欲求的。不过,现实中却很少有人理解他的心思,比如《饮酒二十首》之九中有田父劝他改道,“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对此陶渊明婉言谢绝。对知音的渴望之情在他的诗中多有体现,一些是直接抒发内心孤独之情,知音难觅之痛:“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和胡西曹示顾贼曹》)。这些诗句中屡屡出现“独”字,陶渊明精神之孤独可见一斑。此外,陶渊明的作品中还有一些是通过自然事物的比兴来寄托孤苦之情,如“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因植孤生松”(《饮酒二十首》之四)、“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咏贫士七首》之一),“失群鸟~孤云”、“孤生松”等意象形象地刻画出了诗人渴慕知音,己志无人可共诉的孤凄之感。此外,陶渊明在抒写自己渴求知音之切时,还有一类诗是引用古人交游典故。如前面已引的“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此外还有东汉张仲蔚和刘龚的故事,东汉郑敬和邓敬的故事。茫茫人世中似乎无一人可知己心,解己意,强烈的孤独感使饱读诗书的陶渊明很自然地引古圣先贤为知音。陶渊明的隐耕并非一个简单的一蹴而就的过程,“贫富交相战”,仕与隐,贫困与舒适的矛盾时时在心中激撞,而这一矛盾又集中表现在他的晚年。身老之后,贫困交困,回顾一生,他似乎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元嘉三年,他作了《咏贫士七首》,以先贤的事迹回击了内心的怀疑,肯定了自己一生的追求和坚持。“道胜无戚颜”,也许现实是困窘的,然只要保持了自已内心的“道”,又何必戚戚呢?
  
  二、陶渊明坚守的安贫乐道已超越古圣先贤
  
  陶渊明并非一味地盲从于古圣先贤,作为一个善于思考的哲人,其生活的时代和古圣贤的时代已大不相同,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学。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式来观照世界。在《形影神》中,他理智地创造了一个“神”的形象,对代表儒家思想的“形”和代表道家主张的“影”分别加以劝导,他的思想既不能简单地归入儒家,亦不能概而称之受道家影响,而是以自己的智慧融会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另外还有佛家的一些观点,这些在其自身经历的调和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哲学。陶渊明生活的年代是魏晋玄学思潮由成熟而渐趋终结的时期,我们应该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中考察陶渊明的人生哲学和处事态度。罗宗强先生认为:“从玄学的基本品格而言。则它在人生态度,人生目的上还是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的,那便是以一种委运任化的人生态度,达到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同时,他也肯定指出:“在中国文化史上,他(陶渊明)是第一位达到心境与物镜冥一的人”。简而言之,陶渊明的人生哲学可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自然适情”。何谓“自然适情”?“自然”一个层面上是指自然界或者人所处的客观自然环境;另外,它作为道家独创的一个概念,指一种顺应事物自身固有规律发展的状态。“适情”则强调了个人感情的成分。因此,本文所说的“自然适情”是在心境与自然冥一,遵循事物本来规律的基础上,顺应自己内心发展的需要,让自身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首先,陶渊明的安贫乐道是和自然融合为一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和谐生活既是他放弃仕途,选择安贫乐道的直接原因,更重要的是为他的守贫乐道提供了现实的环境和天地。陶渊明一生三次出仕为官。三次辞官归家。这三次辞官的初衷都是因为官场生活不称己意和内心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陶渊明也曾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风云际会的思想,但他的仕途生活却是相当平淡,终其一生,他的抱负在动乱的时局中都未得到施展。与他们诗文中所提及的古圣贤不同,陶渊明不是将山水自然界作为生活的点缀,而是真正地与自然界融会在一起,自然界是其安贫乐道精神的一部分,他同样是自然的一分子。
  其次,陶渊明自始至终的自觉和务实态度。这一点和他所处的魏晋时代所表现出的自觉精神是一致的,是时代精神的反映。陶渊明是个理智而实际的诗人。他清楚地认识到衣食的重要性,他讲求躬身劳作,而不是虚无飘渺的身后之名。与古圣贤相比,陶渊明的人生哲学或者说其所乐之道更务实。不是一味地形而上学,而是能够正视现实,正视人之作为人这一客体的客观局限性。陶渊明的出仕与隐居,正如魏晋时期所表现出的自觉精神一样,他始终是清醒的。出仕是让自身在世俗中被承认和得到接纳,而隐居是让精神完全地融会于自然。正如袁行霈先生在他的《陶渊明的哲学思考》中所言:“他(陶渊明)既未违背魏晋时期思想界的主流,又不随波逐流”。隐居田园时,他既能正视现实的艰苦。又能让精神享受与自然泯一的安适,悠然从容地邀游于天地之间。惟其清醒,他才能用心体味自然的独特之美;惟其清醒,他才得以达到心境与物镜的泯然为一。但也正因为他的清醒,他的物我冥一的境界只能是暂时的。他无法忘记时代的困局,无法忘记时时困扰自己的物质困乏,更无法忘记自己坚持内心操守的艰难,所以我们从他平淡的诗文中读出了无处不在的伤感和忧愁。
  最后,诗酒花营造的精神家园是“自然适情”生活的寄托。人的命运终究难以逃脱社会大环境的限制和制约。晋宋易代,兵阀混战,长期政治混乱的社会背景下,陶渊明如何去实现他的“自然适情”呢?他最终选择了归隐,在自己的园田里,他把心灵寄托于写诗、喝酒、赏菊花,诗酒花伴随了他全部的隐居生活。只有在自己的诗中,他才可以自由地抒写己志己意;只有在喝酒时,心中的块垒才得以暂时消除:而菊花则是他心灵知己的实物写照,卓然独立于世俗之外,寂然绽开,傲然芬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和平安乐的环境,这是他希冀的生活。陶渊明追求自然适情的途径,是“把心灵和行迹分开,以心灵的自由弥补行迹的不自由”,身体流连于大自然中,以诗酒为寄托,以菊花为友,借古圣贤而自励自勉,这便是陶渊明自然适情生活的全部。
  
  注释:
  ①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刊印,1945。
  ②《陶澎(陶靖节身集)引》,转引自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146。
  ③按逯钦立,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本,本文其他关于陶渊明的活动年代均按此年谱,在此向逯先生道谢。
  ④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307。
  ⑤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