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佳关联的角度解释中西文化的不可译性
2011-12-29丁英花刘爱真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2期
摘要: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明示一推理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的不同使作者、译者、读者之间无法在源语认知环境和目的语认知环境中寻求到相似的最佳关联,从而造成了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可译性。
关键词:最佳关联;翻译;文化;不可译性
一、引言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要求用另一种语言尽可能精确完美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在翻译过程中,不只是字对字的翻译,文化对翻译的精确性和完美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对此Peter Newmamk曾指出,“如果源语的内容涉及到本国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习俗、译文的意思就必然有所走失。”而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涉及交际与认知的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一推理的互明过程,认为人类的认知往往力求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人类的话语交际过程就是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及听话人在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关联理论翻译观认为翻译本质上是一个译者在源语认知语境和目的语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的过程。
二、关联理论
1、明示一推理交际过程
依据关联理论,语言交际活动涉及两种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前者指话语的字面意义,是交际者向交际对象传递某种信息的意图。后者则指交际者传递该信息意图的意图。交际者为使听话人懂得自己的意图,总是以明示的方式表达信息:听话人为了了解交际者的意图。必须将信息进行演绎推理。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一种明示一推理过程,明示一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交际者对听话人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景加以评估,并据此通过话语向听话人示意,传达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依据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语境信息,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最终是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认知。
2、最佳关联
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明白对方话语的暗含内容,主要是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能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往往用一个单一的、十分笼统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排除其他的理解,而只认定一种是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即关联性。
而最佳关联性是话语使用者付出有效的努力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Sperber和Wilson认为,成功交际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而一个话语要建立起最佳关联,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当话语能够产生足以引起听话人注意的效果;该话语让听话人为取得这些效果而确实付出了一番努力。田寻求最佳关联就是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自觉遵守关联原则:任一推理交际行为必须保证其最佳关联性。最佳关联性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人们对话语和语境假设的推理越成功,话语的内在联系就越清楚,这样人们在思辨和推理过程中无须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取得好的语境效果,从而正确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3、关联理论翻译观
关联理论翻译观认为翻译本质上是一种明示一推理交际过程,是一个译者在源语认知语境和目的语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的过程,即译者期望译文读者在理解译文时能取得充分的语境效果而没有付出不必要的认知努力。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行为。包括两个明示一推理过程。涉及到三个交际者。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译者兼有交际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在第一个明示一推理交际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在第二个明示一推理的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则是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根据自己对译文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的估计,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加以示意并传达给译文读者。
三、文化的不可译性
1、不可译性及其分类
所谓“不可译性”是指一种源语文本或单位不能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或单位,实现不了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之间的沟通或理解。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不是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互相传译的问题。指的乃是某些感情和艺术色彩以及文化特色比较浓厚的作品,在传译时由于语言的差别而所能达到的译文确切性的程度问题”。由于源语和译人语本身语言特征的不同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翻译要做到完全的对等是不可能的。正如奈达所说,“在语言间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对等,因此也没有完全准确的翻译。译文的总体影响只会接近原文,而不可能在具体内容上一致。”英国翻译理论学家Cardfort根据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将其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语言上的不可译性是因为源语与译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意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而这种差异使译语中很难找到相应的概念或表达方式来再现源语特征。从而使得译文得“意”忘“形”或得“形”忘“意”。文化上的不可译性则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
2、最佳关联对文化不可译性的解释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众所周知,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普遍的共性又有各自的个性。翻译的可能性,建立在文化的共性上。翻译的局限性,建立在文化的个性上。由于文化的不同,东西方人们对于同一情景付出相同的有效努力后获得语境效果不一定相同。并且所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对相同的事物,现象和话语等产生的最佳关联是不同的。文化的不同会影响人们认知推理过程和寻求话语关联性的过程。这就造成了文化的相对不可译性。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日常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差异造成的不可译性。
由于中西方人们的生活习惯的不同,在生活中有很多词汇是缺省的,这就导致在翻译中无法找到能够使译语国家的人们无法找到最佳关联去理解原语所表达的精确意义。这里以汉语对亲属的称呼,为例。在中国父系、母系两线拉开,长辈就有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伯父、伯母、叔父、婶婶、舅舅、舅母、姑父:姑母、姨父、姨母、表叔、表舅等等,以表示亲属的远近。而英语只需用“grandma,grandpa,uncle,aunt”就解决了这所有的称谓。在翻译时,英语的词就略显笼统,因为对中国人来说每一个称谓都有不同的联想意义,比如哪一方更亲近,每一个词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在里面。而在英语中,不存在这种现象,这就造成了一定的不可译性。
2)宗教信仰的差异所造成的不可译性
西方文化源于《圣经》,英美人多信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而中国人信奉的宗教大多则是佛教和道教。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必然会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产生不同的关联,做出不同的最佳关联,在翻译有宗教信仰内涵的词汇时,就会有问题出现,如“Noah's Ark”译为诺亚方舟,不了解基督教历史的中国人难解其意。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一艘船,并无法与生命的希望等意义关联在一起。
3)不同的历史典故造成的不可译性
语言中的典故往往有悠久的民族文化渊源,为民族文化所独有,因而在译语中无对应词,只能意译,而其弦外之音或寓言形象往往因找不到相应事物而被译文牺牲掉。从而使译文读者无法寻求相同的关联性,产生相似的语境效果。如英语“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源于卖猪人将猫装入口袋,以猫充猪,当顾客要看猪时,蹦出的却是一只猫。而此习语在译为汉语时,只能取其含义译为“泄密”,而译文的读者就感觉不到与此相关的形象与乐趣。
4)地域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可译性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环境所形成的文化。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每种文化都因其地域、气候、环境的特点而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现在语言上就形成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一种语言中某些表达方式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相应的概念或表达方式。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捕渔业、造船业发达,对英语语言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water,fish,sea等词因而有其特殊的内涵意义,如cool fish(脸皮厚的人),fresh fish(新囚犯),of the fish wamr(第一等货色的),written in wamr(昙花一现的),这类表达法在译成汉语时只能意译,失去了其原有的内涵联想。中国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中国盛产竹子这一特征,在汉语中用竹子作比喻的语言并不鲜见,比如,“雨后春笋”、“胸有成竹”、“青梅竹马”等,而英国不产竹子,故英语中没有此类比喻。上述三个成语只能分别译为“like mushrooms”、“have a card up one's sleeve”、“the game of childhood”。在中国,竹子甚至成了坚强、高风亮节的性格特征的写照,而对西方人来说,“bamboo”只是一种普通的植物,没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使得说两种语言的人在即使相同的认知语境中也无法寻求到相似的最佳关联,从而造成了翻译中的不可译性。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明白,人们都共同生活在一个星球上。他们认识世界的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他们都靠听觉、嗅觉、味觉、视觉、触觉等去认知世界。他们都有生、老、病、死的自然生理过程,还有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因此翻译的不可译性是相对的。尤其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不同文化的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理解对方的文化,从而增强在相同的认知环境中,寻求最佳关联的相似性,以增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