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子》中的隐喻意义
2011-12-29汪顺来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2期
摘要:理查德·赖特是位隐喻大师,他继承了黑人文学中的隐喻性传统,在《土生子》中塑造了一个新黑人的形象——托马斯·别格,粉碎了白人主流文化中黑人的概念化形象——汤姆叔叔。文章根据隐喻理论和黑人文学中的隐喻性传统,分析小说中特定的意象、场景和结构,旨在揭示小说中的隐喻意义:在白人主流文化的挤压下,美国黑人的恐惧心理、艰难的生活处境和黑人文化身份的危机。
关键词:《土生子》;托马斯·别格;隐喻理论;隐喻性传统;恐惧心理;文化身份
一
隐喻是指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语言行为、心理行为和文化行为,在不同的隐喻中,“彼类事物”与“此类食物”各自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它或者是客观存在或者是主观意念,或者彰显或者缺位。美国著名的语言哲学家唐纳德·戴维森(Donald Davidson,1917-2003)认为隐喻具有一种特殊的含义或意义,并且隐喻意义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隐喻常表现为一种意象,而某些意象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此外,隐喻的理解与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密切相关,如人们对现实生活中老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境下有不同的主观意念。如我们中国人视老鼠为可恶的贼,它懒惰,喜欢不劳而获:西方文化里的老鼠形象截然不同,它是中机灵、可爱的小动物,像影视文化中的米老鼠。赖特彻底颠覆了老鼠的传统形象,展示老鼠的残忍、对抗的一面。赋予它深刻的隐喻意义。
二
《土生子》是一部成长小说,讲述了黑人男青年托马斯·别格的成长历程,从一个唯唯诺诺的黑小子变成一个双手沾满血腥的杀人犯。小说中的场景独特,具有深刻的隐喻意义。场景描写是作者对人物所处的环境进行的想象性的描绘,是“由语义特征系统形成的,与生活在此场所的人物意义发生重大关联。”《土生子》的场景主要发生在别格居住的贫穷、拥挤不堪的黑人区和白人资本家道尔顿家,两个不相容的黑人世界和白人世界。
小说一开始描述了别格生活的环境和杀鼠的场景:一家人挤在一间非常小的房间。妹妹和母亲换衣服时,别格和弟弟不得不转过脸去。生活在这种环境的人们人性的扭曲当然在清理之中,所以当房间出现老鼠时,妹妹和母亲惊恐万分,别格残忍的心理一下子爆发出来:“别格咬紧牙关。举起铁锅。……老鼠害怕得肚皮不住地颤动。别格向前迈了一步,老鼠发出一声厉叫,声音长而细,像是一曲表示抗拒的战歌,它的两只珠子似的黑眼睛闪闪发光,它的两只小前爪在空中乱抓一气。别格扔出铁锅,……老鼠平躺着的黑色尸体暴露出来,两只又长又黄的獠牙清楚地露在外面。”在这段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中,作者用老鼠的地位来隐喻别格的生存环境,用老鼠的下场来暗示别格的命运。事实上,别格杀鼠时,恐惧占据了他的全身,支配着他的意识,而老鼠的反抗激发了他本能的冲动,可以说别格杀鼠时的残忍手段恰是掩盖内心的恐惧。别格的表现已失去了人的特性,与困在房间里无处可逃的老鼠没什么两样。荣格认为,只有在健康的环境和教育下,人格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否则,不健康的环境和教育影响必定造成畸形的人格。
小说的场景接着发生转换,别格来到白人资本家道尔顿先生家工作。这是一个冷漠疏远的世界:一个紧紧地包藏着白人秘密的世界。身处白人之间,别格的心情非常复杂,他感到恐惧、吃惊甚至耻辱和仇恨。他感到是自己的“黑皮肤成了某种他所痛恨的东西,成了耻辱的象征,这象征他知道是跟黑皮肤紧密相连的。这是阴暗处、无人区,是把白人世界和他所在的黑人世界隔离开来的世界。”由于长期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种族主义给少数族裔留下了无法愈合的创伤,其结果就是这种心理疾患“种族的悲哀”(the meehlaneholy of race)将受到的不公正的对待自我内置、消化,有意识地把某些不愿看到的东西变成无意识的、缺场的,变成反复萦绕在主体内心、不断吞噬、破坏甚至摧毁人的正常心理调节机制的恶魔。
别格心理的扭曲正是美国社会长期的种族歧视的结果。赖特对黑人的处境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他采取隐喻的表达法,借用“白猫”的意象来引发读者思考黑人的文化身份。在族裔文学研究中锁探讨的“身份”多指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或称文化认同。据《辞海》定义:文化身份主要诉诸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也就是说,文化身份可以看成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特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但另一方面,文化身份又具有一种结构主义的特征,因为在那里,某一特定的文化被看作一系列彼此关联的特征,因此“身份”的概念可以当作一系列独特的或有着结构特征的一种变通的看法。Identity既隐含着一种带有固定特征的“身份”之含义,同时也体现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人所寻求的“认同”之深刻含义。美国黑人的祖先是来自非洲的奴隶,在美国少数族裔中他们是奴隶的后代,处于社会的下层。尽管法律上规定黑人享有白人同等的权利,但是非裔作为一个族裔群体,肤色问题成为一个无法为白人文化认同的顽疾。在美国,“种族优越论”使得黑人文化总是处于受支配的、边缘化的地位。
《土生子》中道尔顿家的白猫俨然是白人主子的化身,寸步不离道尔顿夫人,时刻监视别格的一举一动。别格在道尔顿家失去了自由,无法融入这个白人群体,更谈不上主流文化的身份认同,因为“那只白猫,它的两只乌黑的大眼睛正盯着他看。光是瞧着她(道尔顿夫人)和那只白猫就使他心里不安”。别格杀死玛丽后焚尸的全过程,始终没有逃脱白猫可怕的眼睛:“一个声音使他猛地转过身来;两道晶莹的绿光——控告与犯罪的光芒——从一个坐在旅行箱边沿上的白色形体上向他射来。他的嘴张了开来,发出无声的尖叫,他的身体热烘烘地瘫痪下来。原来是那只白猫,它的两只圆圆的绿眼睛越过他。凝视着从锅炉火门边软绵绵地耷拉下来的白脸。”接下来,也是白猫揭发了别格的罪行,撕开了他的身份:“这时候,那只大白猫蹿下楼来,一下子跳到别格的肩上。直挺挺地坐在那儿。别格站着不动,觉得这只猫告发了他,指出他是杀害玛丽的凶手。他想把猫揪下来:但它的利爪紧紧抓住了他的外衣。……它四脚落地时一声长鸣,随即把身子紧贴着别格的脚蹭起来。真他妈的!这只猫怎么老缠着他?”小说中白猫的出现的确耐人寻味,它是道尔顿家的宠物,也是这个白人家族的一员,它的两只绿眼睛总围绕别格的身体,随时撕毁他黑色的面具,它成了种族主义的帮凶。显然,赖特借用“白猫”的意象来暗示在美国白人主流文化的强势下,黑人的文化身份,犹如猫势力范围下的老鼠,面临着生存危机。
三
《土生子》在结构上也有深刻的隐喻意义。小说分为三个部分:恐惧、逃跑、命运,活生生地再现了老鼠的生命历程。小说的第一部分中的场景:别格杀鼠、险杀格斯、误杀玛丽、谋杀蓓西。主人公无不是在焦虑和恐惧中度过的。在种族歧视横行的年代,黑人的心理非常复杂,对白人是又恨又怕,多数人患上了恐惧症。如同老鼠怕见白光一样。弗洛伊德把恐惧归因于焦虑,他认为焦虑可分为精神官能症的焦虑和特殊恐惧性的焦虑。第一种焦虑是一种普遍的顾虑,一种“自由漂浮,无固定目标”(free-floating)的焦虑不安,很容易附着于任何思想上,影响判断力、引起期望心,仿佛期待着可以自圆其说的机会。这种情景可称为期望的恐惧(expectant dread),患者多是多愁善感的或悲观的,甚至杞人忧天的人。第二种焦虑与第一种相反,它常附着于固定的对象和情景之上,如黑暗、白色、旷野、猫、蛇、鼠等。别格的心态显然属于第二种。他恐惧穿一身飘荡的白衣服的道尔顿太太,恐惧道尔顿家的那只白猫,恐惧白皮肤的简和玛丽,恐惧街道上白皑皑的雪。别格的心理实质上是在白人主流文化挤压下的美国黑人普遍的复杂心理。这种恐惧心理发展到极端必然引发种族暴力,所以说别格的悲剧是美国社会制度的必然。
第二部分描述了逃亡中的别格如仓皇不可终日的老鼠的情景。作者描述了一个凄凉的黑人世界:这一带有不少空楼。一扇扇窗户就像一只只瞎了的眼睛,那建筑物就像一副副骷髅站在冬日的寒风里,骨头上覆盖着皑皑的白雪。赖特用极其精炼的文字展现了白人文化殖民下的黑人世界,暗示了黑人文化的危机。一连串的比喻揭示了主流文化强大的吞噬能力,它刺伤了黑人的眼睛,让他们看不见自己的文化优势;它渗透黑人的心灵深处,扭曲、毒害、摧毁他们的灵魂,使他们变成骷髅:最后,黑人的精神文化领地就变成了冬日寒风里的那一座座空楼。
第三部分讲述了别格在狱中的情景。别格入狱是对主流社会的一个合理的交代,但是也是别格重获新生的开始,从一个自然主义的受害者转变成一个现实主义的新黑人,其中的隐喻意义不言自明。别格深陷图圄,他的命运就已注定,正如一只猫爪下的老鼠岂有逃生的可能。麦克斯律师的辩护和黑人牧师的忏悔也无法挽回别格的命运。事实上,小说的结尾部分隐喻了美国黑人的解放之路:法律和宗教都不能挽救黑人的生活境地和文化身份危机,黑人的解放唯有靠民族意识的崛起、身份的抗争和黑人精神文化的捍卫。
赖特在《土生子》中塑造了一个新黑人形象,彻底颠覆了白人心目中对黑人的概念化形象(或刻板化形象stereotypes)。在美国,少数族裔总被主流文化视作“他者”。白人心目中的非裔黑人是温顺、臣服的汤姆叔叔:白人想象中的华裔黄人就是唯唯诺诺的傅满洲、阴险狡诈的陈查理。塑造刻板化形象就是为了排斥“他者”和界定身份。后殖民理论的代表人物霍米·巴巴(Homi Bhabha,1949-)指出:“刻板化并不仅仅是对成为某种歧视的替罪羊的虚假形象的刻画,它是一种远比这更为含糊的反射和内射,是隐喻和转喻性质的策略的文本,是错位、负罪和挑衅,是带上‘官方’和虚幻的面具在将其撕裂的文本……”这一语道破了刻板化形象的本质。即将少数族裔永远成为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下的“他者”。
别格的反抗行为击碎了主流社会的美梦,也唤醒了美国黑人的民族意识。《土生子》因此成为美国黑人文学的经典。赖特继承了黑人文学的隐喻性传统,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美国社会的现实,让读者去思考主流文化挤压下美国黑人的心理和文化身份的危机。
注释:
①(美)理查德·赖特,《土生子》,施成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文中引文均出自该译本,文中只注页码。
参考文献:
[1]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8。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19。
[3](美)罗杰·福禄,语言学与小说[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42。
[4](瑞士)卡尔·荣格,荣格性格哲学[M],李德荣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292。
[5]陆薇,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5,84。
[6]徐颖果,跨文化视野下的美国华裔文学——赵健秀作品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2。
[7](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扬韶剐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