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重新解读波特的小说《坟》
2011-12-29许兰娟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2期
摘要: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反映南方生活的自传体小说《坟》以成年米兰达的视角叙述了她和哥哥保罗的一段探宝埋兔的童年往事。小说最后一段是关于米兰达对这段往事的忘却和二十年后的突然忆起。从二十一世纪的眼光看来。作者叙述的每一环节都可以在认知神经科学中找到依据。
关键词:长时记忆;视觉思维;嗅觉思维;双重刺激:心理意象
小说《坟》,作为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 PorteL,1890-1980)反映南方生活的自传体小说“米兰达系列”之一。以成年米兰达的视角,讲述了米兰达和哥哥保罗的一段探宝埋兔的童年往事。
《坟》的情节简单,却蕴育了无限的寓意,它暗喻人从幼年的纯真到成年懂事的过程。通常在解读这篇小说时,人们会沿用美国评论家小雷·J·韦斯特的观点,认为这个故事实际上有三座坟:一座是那些迁走了棺材的墓坑;另一座是埋那只野兔和它兔崽的坟:最后一座是米兰达心头那座埋葬她童年的无形的坟。然而,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完全可以采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这蕴含深意的名作。
小说最后一段是关于米兰达对这段往事的忘却和二十年后的突然忆起。从二十一世纪的眼光看来,作者叙述的每一环节都可以在认知神经科学中得到依据,这大概也是波特始料未及的。
一、童年往事与长时记忆
用认知神经科学来解读小说《坟》的最后一部分,女主人公米兰达对二十年前探宝埋兔这段往事的“忘却”其实就是这段往事成为米兰达长时记忆的过程。而二十年后米兰达在陌生国家陌生城市菜市街上对往事的突然忆起,就是在某种刺激下主人公对这段长时记忆的提取。这段记忆是米兰达个人的自传性经验,属于陈述性记忆中的情节记忆,它表现为当事人对可表述事件和知识的有意识的回想。
传统的记忆模型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认知神经科学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记忆的多系统理论。把长时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两种独立的形式。其中。陈述性记忆是可表述的、有意识的、可以言传的,又被称为外显记忆。通常表现为对事件和事实知识的记忆和回想,它可进一步细分为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
对于探宝埋兔这件桩秘密,“米兰达确实对谁也没说,她甚至不想告诉任何人。她怀着困惑不安的心情,对这件恼人的事足足思索了好几天。后来。这件事也就在她脑海中渐渐淡忘了,随后在差不多二十年之间,其它成千上万累计的印象便堆压在上面了。”(鹿金,1984:415)确切地说,米兰达当年在坟地里通过感观看到、听到、摸到和嗅到的外界信息一开始都属于感觉记忆,通过有选择的存储后,这段往事先是成为短时记忆存在于米兰达的脑海中,经过她好几天的思索。逐渐被编码和固化,成为记忆痕迹逐渐独立于大脑中与长时记忆有关的颞中回而得到巩固,形成了高度稳定的长时记忆。这种具有高度情感色彩的事件会被记得特别牢固,即便在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里被尘封起来,但只要在某个地点机缘巧合地遇到某种刺激,这段长时记忆的提取就象饥饿时探囊取食一样顺理成章。
二、视觉思维和嗅觉思维
在小说的最后一段,波特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的视觉思维和嗅觉思维。正是视觉和嗅觉的双重刺激使二十年前的往事没有任何先兆地从米兰达的记忆宝库中蹦出来。
视觉是一切公正的观看或关照活动的本原。视觉是最突出的“距离感观”,也是一种高度清晰的媒介,它能使感知者拥有更加宽广的认识领域,感知者本人却不用与感知对象直接接触甚至直接冲撞。因而能避开感知对象对自己的影响,由此更客观地把握周围事物和事件的丰富信息。
二十年前,被迁走了遗骨的坟圈子里“玫瑰缠结丛生,雪松翠柏参差不齐,一块块简单平坦的墓碑耸立在杂乱芬芳的野草堆里”(鹿金,1984:407)。当年这墓坑给人的印象是杂乱无章,玫瑰松柏本是红花绿叶,相得益彰,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但“缠结丛生”与“参差不齐”的花草树木只会给人留下无序的印象。而正是这种复杂的、无序的场景似乎有更大的刺激性和吸引力,能唤起人更长时间的视觉注意和更大的好奇心。人的视觉是有选择性的。坟圈子和墓坑的无序场景唤起了米兰达视觉的注意和紧张,紧接着她对此场景积极地加以组织,最后组织活动得以完成,起初的紧张消失。在这个跌宕起伏的视觉经验中,当年的场景经过视觉加工如凝固了一般深深印在了米兰达的脑海中。
事隔二十年后,“一天,她在一个陌生国家陌生城市的一条菜市街上,正在泥泞和压碎的垃圾当中觅路走的时候,那桩陈年往事又冷不防地从深深埋葬的地方蹦出来,出现在她的脑海里,清晰而鲜明,保留着原来的色彩,叫她觉得好象面对画框里的一幅景色。自从画中描绘的事情发生以后就一直既没动过、也没变过似的。她莫名其妙地吓了一跳,蓦地张大眼睛站住,一阵幻觉把眼前的景象搞模糊了。这些视觉刺激物驾驭着她的反应,使米兰达对刺激物做出准确的相关再认判断。她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与刺激物出现的场景有关的记忆信息并有意识地回想起当年那片狼藉的墓坑和鲜红的被褪了皮的野兔和兔崽。”
“这天天气酷热,集市上一堆堆生肉和发蔫的花朵散发出来的气味,就跟她那天在家乡空荡荡的墓地所闻到的那股腐烂和芬芳掺混的气味完全一样……”(鹿金,1984:415)糖块的香草味儿、一堆堆生肉和发蔫的花朵散发出来的气味组成了嗅觉刺激,使米兰达想起了当年墓坑中土跟松针细叶掺杂在一起散发的一股挺好闻的腐土香味。
嗅觉作为一种“距离感观”。是人体功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最高深莫测的一种官能。美国科学家琳达·巴克和理查德·阿克塞尔经过一系列关于人体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的研究,阐明了人类嗅觉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因此被授予了2004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使人们理解了人类何以能够辨认出约一万种不同的味道,并终身牢记这些味道,也使每一位读者相信为何事隔二十年后成年米兰达能够确信,陌生国家陌生城市的一条菜市街上的生肉味和花朵味,会跟当年墓坑中的腐烂芬芳味“完全一样”。
三、心理意象和自然本体
在米兰达提取有关当年那件事的情节记忆时,她似乎又对自己的视觉记忆不太确信。“那天的情景,她至今还依稀记得,……她又清晰地看见哥哥,他那童年的脸盘儿她早已忘记,如今他又站在灼热的阳光下。还是十二岁那副模样,两眼流露得意而从容的微笑,一再在他手心里翻弄着那只银鸽子。”(鹿金,1984:415)对于十二岁的哥哥保罗,米兰达勾勒了一个既具体又抽象、既清晰又模糊、既完整又不完整的形象,这种视觉记忆的模糊性和不准确性是每一位读者都能够切身体会到的。
美国艺术心理学家和美学家“阿恩海姆通过大量事实证明,任何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都是通过意象进行的,只不过这种意象不是普通人所说的那种意象。这是通过知觉的选择作用生成的意象。当思维者集中注意于事物之关键部位,把其无关紧要的部位舍弃时,就会见到一种表面上不清晰、不具体甚至模模糊糊的意象……但这种形象的若隐若现和模模糊糊。并不意味着我们对这些事物没有充分的把握,也不是由于心灵只把握到一个完整事物的一部分。这种模糊的形态并不代表一个真实的事物,而是心理意象与事物的自然本体从根本上区别开来。这种形象的产生。其实是心灵对某种事物之本质的认识和解释的产物。”(鲁道夫,1998:30)。事隔多年,通过知觉的选择作用,哥哥面部五官的确定轮廓和确定细节已被舍弃和遗忘了。十二岁的保罗得到宝贝后的满足表情在米兰达的思维中凸现出来,形成心理意象,使其有别于事物的自然本体,从而有力地表现了米兰达内在的情感,她与保罗的兄妹亲情和对童年往事的眷恋。
波特说过:“艺术的名称、形态、效用和基本意义都毫无变化地存在于一切有关的事物中……艺术没法被彻底摧毁,因为它们体现信念的实质和唯一的真实。”(鹿金,1984:10)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一位严肃的艺术家,波特确实用艺术的真实反映了生活的真实。
参考文献:
[1][美]凯·安·波特著,鹿金等译:波特中短篇小说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2][关]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成都:四川人们出版社,1998。
[3]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们出版社,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