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快乐的自己 为幸福人生奠基
2011-12-29赵翠丽王红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8期
打造“快乐成长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
学校以“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最公平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是最优质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办“优质特色,社区满意”的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具有适应社会能力”为育人目标;以“快乐成长、和谐发展”为学校文化核心理念。学校在规范化办学的同时,走内涵和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把“做快乐的自己”作为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景。即锻炼身心,做享受健康之乐的快乐自己;学会做人,做享受文明之乐的快乐自己;勤奋好学,做享受学习之乐的快乐自己;发展个性,做享受特长之乐的快乐自己;互助友爱,做享受和谐之乐的快乐自己;创新体验,做享受展示之乐的快乐自己。让孩子们健康茁壮地成长,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
优美整洁的校园,具有特色的育人环境,体现了学校校园文化;坚持全面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引导师生可持续发展;以“三礼”教育为主题,以特色活动为途径,增强德育实效性;德育进社区的不断深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发展中的团结湖小学,牢固树立“教好每一个学生,满意每一位家长”的服务观,恪守“快乐、诚实、勤奋、创新”的校训,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让学生快乐成长!
实现“在实践中育德,在体验中成长”的思路
德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学校始终把德育定位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而理想的德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魂唤醒,是一种文化的浸润,无声的熏陶。学校本着“在实践中育德,在体验中成长”的思路开展德育,做到主题鲜明(“三礼”教育);贯穿全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实践体验(参与、感悟、践行);与时俱进(与形式紧密结合);机制保证(校内外的评价、奖励、监督),突出德育的实效。为此,我校在追求理想德育中始终以“十个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德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以德育课题,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升;以德育特色,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形成。
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以践行“四好少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做有责任感的好少年”主题活动为载体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十个主动文明信号灯”系列养成教育活动,开展以《弟子规》国学教育为载体的“三礼”教育活动。结合文明城区的创建,我校又以“五个活动”为主题,结合学校常规活动开展了“文明朝阳精彩有我”的活动。学校每月坚持开展社会大课堂,全校共有15个社团每周三下午活动。学校每年举办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社团展示、阳光健身、感恩行动等大型活动。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受到教育,幸福快乐地成长!
落实“质量就是学校生命”的思想
学校教学工作树立了“质量就是学校生命”的思想,注重向管理要质量,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最优化。一方面认真落实《团结湖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狠抓过程管理,保证教学环节和过程的质量,使每位教师恪守勤奋、创新的校训,牢固树立“教好每一个学生,满意每一位家长”的服务观;另一方面抓实科研管理,以课改为抓手,先后参加市级课题《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研究》、朝阳区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儿童文学促进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验》,按照“主课题引领,校本推进,子课题深入”的科研实施策略,扎实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努力造就了一支“科研型、学习型、创新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增设了11门校本课程,多层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为了给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以“学习习惯主动十个一”为依托,开展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对教师、学生、家长的调研概括出的十个最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包括基本的习惯,如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审题、做好预习复习、思维习惯等。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我校结合学区《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框架》,从抓教师良好的教学习惯入手,分学期重点落实,如勤于动笔的习惯(写作、解题)、认真书写的习惯(板书规范、是否用尺子)、注重和及时引导学生听讲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注重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学校把教师良好教学习惯的养成,纳入教师教学评价细则中。通过常态课以及研究课检查落实。同时定期监控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落实“每天一道开放题”和“每天阅读三十分”的要求。
彰显“德育进社区”办学特色
一所学校的文化最重要的是一贯秉承的传统及其久而久之形成的特色。经过10年的探索与研究,学校已经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德育进社区”成为了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之一。学校与团结湖街道的6个社区,签订了教育协议书,并和社区一起制定了《团结湖小学“德育进社区”行动菜单》。在社区建立了团结湖社区图书馆、团结湖老年餐厅、司堃范爱心工作室等10多个德育基地,聘请了80多名社区居民、家长、校外专家等为学校的校外辅导员。每学年开学初,家长委员会的委员和社区辅导员,一起参与学校“德育进社区工作”的研讨,共同制定计划。学校少先队大队于2007年6月成立社区少先队组织,组建了9个红领巾社区志愿服务社团,200个红领巾实践服务岗。一方面,利用社区实践课、班队会课让每一名队员走进社区,和校外辅导员一起参加公益活动,提高队员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利用节假日深入社区开展“德育进社区”系列行动,即学习行动、关爱行动、绿色行动、“DV”行动、文体行动、科技行动。
通过德育进社区活动,一方面让学生把学到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社区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强化,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在体验中塑造良好的品格;另一方面是一种教育的延续,用学生的行为感染家庭,影响社会,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质,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几年来的付出与耕耘,让孩子在学校这个幸福乐园,享受着学习之乐、守纪之乐、友爱之乐、助人之乐、实践之乐、体验之乐、展示之乐、创新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