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先行 特色发展 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体系
2011-12-29马骏潘杨捷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8期
呼家楼学区地处CBD中央商务区核心地带,有着丰厚的底蕴和历史积淀,目前拥有11所学校,15处校区。多年来,学区秉承“服务+引领”的工作原则,给空间,倡导“无为而治,自主自发”,引领每一所学校均衡、持续发展;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形成了和谐与人文的管理氛围。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学区致力于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体系,逐步完善了七大工作体系:德育体系、智育体系、队伍建设体系、校本课程体系、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体系、环境建设体系、评价保障体系。全面的评价系统不仅稳步提升了学区各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和谐发展、均衡发展。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建设工程。为打造一支素质强、理念新、有创新精神的干部团队,我学区与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联合,连续举办了两期“干部专业发展高级研修班”,召开了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主题的学区教代会,在学区原有干部考核方案基础上,通过了《中层干部任期目标考核方案》、《呼家楼学区干部一票否决制》、《呼家楼学区学校重点部门工作人员责任追究制》等文件,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干部梯队培养体系,为学区各校培养了一批干部人才。
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校本教研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平台,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形式。学区一直以来在“校本教研”上努力实践,大胆尝试与探索。分别于2005年召开了以“以联片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的市级研讨会,2009年又以“有效实施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为主题召开了区级现场会,2011年学区再一次以“构建多种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为主题承办区级校本教研成果现场会,受到了各级专家领导的好评。校本教研的有效实施,实现了干部管理水平、教师队伍素质、教学质量、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2009年,在全国教育专家关鸿羽的指导下,学区引领各校在对“如何培养学生思维习惯”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对小学9个学科重要的思维习惯进行了梳理,编写了《各学科思维习惯培养指导纲要》和《思维习惯策略集》,在全区召开了现场会。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指导下,学区从学校和师生的实际出发,切实将学校的管理与服务、学校的教学工作落实在提高质量、促进每个人的发展上。在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呼家楼学区始终坚定认为质量应是全方位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学校管理机制、干部整体素质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支撑。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我学区编写了《教学管理指导手册》、《语数英知识框架体系》,再结合原有的“学校、干部、教师、课堂、学生”五大评价,逐步形成了有效促进人的发展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
形成各校的特色文化。我学区的“三礼”教育、“奥运”教育成为朝阳区乃至北京市教育工作的品牌,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区各校文化的构建,引领着学校的内涵发展,各校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如呼家楼中心小学的“炎黄传承”、日坛小学的“荷文化”、团结湖小学的“三结合教育”等。学区所属学校的校长曾在全国各地的校长培训会上进行学校文化构建体系的经验交流,引起了全国各地兄弟学校的广泛关注。
实践证明,学区实施的人文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为干部的培养与成长创建了条件和空间,为教师的提高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依据与保障。学区将继续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引领各校坚定改革的方向,不断开拓研究的思路,科学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