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助推班主任工作

2011-12-29刘晓君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8期

  提起积极心理暗示的效应,我自然会想到一个经典案例:马卡连柯的一个学生曾是“惯偷”,教育多次都不见效果。一次,马卡连柯把去银行取钱的紧急任务交给了他,开始他大吃一惊,随后异常兴奋,立即跑得大汗淋漓,把钱取了回来,此后他竟改掉了偷窃的习惯。马卡连柯正是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方法(我相信你),使自己的要求(让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成为学生内心的需要,从而取得净化学生心灵的教育效果。
  在去年担任班主任的一年时间里,我也曾尝试利用积极心理暗示帮助我的学生走出困境。
  李某是我们班的生活委员,一直以来都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学习一直都非常努力,在高二上半学期一直都名列班里前十名。但是在高二下半学期的中段,他的数学学习出现困难,导致成绩整体出现下降。我通过观察了解到她正处于苦恼、急躁之中,情绪很低落。
  我通过和她本人谈心以及和她母亲的电话联系,了解到了她的心结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她本人对数学这门学科非常重视,因为她自小随父母生活在日本,直到初中才回国,因此她的文科基础比起同龄人要差一点,所以她对理科的期望值很高,而数学一向是她的优势科目,数学出现了问题,极度打击了她的自信,她认为她在学习上已经没有优势了。其次,她也承受着来自家庭的压力,他的父亲曾是当年家乡所在市的高考状元,现在常年在外地工作,在学习上对她的要求很高,每次从外地回家或是打电话都非常关心她的学习成绩,希望她能够考上一所非常理想的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曾和她长谈了一次,告诉她,身为她的数学教师,我对她的能力完全没有怀疑,她只是出现了一些“高原反应”,只要放平心态,一定可以走出低谷,恢复正常。同时也介绍了一些自我减压的方法,如自我语言激励、想象激励、优点扩大法等。但是收效不是很明显,因为她对我说,我说的这些道理她都懂,但是她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就是会不自觉地钻牛角尖、去自我否定。既然谈话的效果不理想,接下来我便采取了更加隐性的方法,利用积极心理暗示。
  首先,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我认为应该通过自我成就感与外界的肯定来帮助她恢复自信心,因此一直设法创设这种机会。有一次在课堂上,我让全班学生对一个代数问题进行讨论,尝试一题多解。班里有好几个思维活跃的男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法,这时李某也举起了手,出人意料地说出了一个几何解法,不但当时全班学生没有人想到,就连我在备课时都没有想到,我立刻让她上讲台来给全班同学讲,讲完之后不但男生很佩服,女生更是自发为她鼓掌,觉得她给女生争了光。这时我抓住机会,赞扬了她一番,说这次她是我的老师。那节课后李某的自信心提高了很多。此后我又任命她为我们班第二位数学课代表,让她平时不仅帮我收发作业,也帮我在课余时间给同学们讲讲题。当天李某的妈妈就给我打来电话,说李某一回家就向她报喜,说我任命她当课代表了,觉得我对她特别肯定。果然,经过了不长的时间,她就渡过了高原反应期,成绩明显上升。在这期间,我一直给她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你的数学学得很好,老师很肯定你,很重视你。这种无痕的教育代替了直白的语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知道孩子真实的思想状况,不要只单纯地过问成绩,要关注到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和进步,给孩子建立一个合理的期望值,另外,要更多地从心理层面上给孩子以关怀,帮孩子卸掉过重的思想包袱。
  第三,多和学生沟通,尽可能让她将压抑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并给予无条件的心理关注和尊重。我认为这对于思想负担过重的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轻松感,在交流中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进而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态的平衡,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我曾经听不少人说过,班主任什么性格,这个班就是什么性格。我想这是因为,班主任的心态会影响学生,班主任有怎样的心态,学生自然也会有怎样的心态。所以我对自己说,我要做一个心中充满阳光、努力工作、乐观生活的人,并把这种心态传递给我的学生,带给他们最积极的心理暗示。
  □栏目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