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课题课的基础护理

2011-12-29徐春英徐春艳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1年3期

  课题课就是在教研活动课中,更多地关注个人或集体课题所要研究的问题成分,让教师真正在“发现问题一找到办法——解决问题——总结提升”中成长。课题课分为研究课与课题汇报展示课,既可以作为单项科研课题活动开展,又可与常态教研活动结合开展。为了使课题课有效发展下去,从女性的保养角度说开去,在选择适合自己“护肤品”的前提下也应先做好它的基础护理。
  
  洁肤——为课题课清理问题
  
  美丽的开始,是清洁。课题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观摩形式,对提高教师的理论应用水平,加深对课题的理解深度,训练教师的授课能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现实中,却出现了过多的重视教师某节课的展示,现场教师轰轰烈烈地研讨,而事后又如微风拂过,心中并未留下多少值得回忆的现象。有时,我们过于热衷地讨论教课者讲得好不好,却不愿意去深思其中背后隐藏的内涵。长此以往,以公开课的形式来展示时,即使是骨干教师,也不是很情愿。就算你是领导以其身份去光明正大指导教师的常态课、选拨课、研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也并未达到全面指导的作用。因此,让教研组成员参与其中显得尤为重要。至于那些教研课与科研课相结合的问题,还是课题课本身存在的问题等,学校管理者有必要坐下来想想是用“洗面奶”经常性清理,还是阶段性地用“清洁霜”清理更深层的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虚心倾听基层教师与上级教研部门人员的指导不失为好方法。只有跳出自己原有的思维,深刻反思并努力去改变是一种好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努力引导教师认识到课题课的重要性并积极参加实践,这也是解决课题课存在问题的更主要的方法。
  
  滋润——为课题课进行补养
  
  保湿是女人一生都要做的护肤功课。因此,课题课也要通过滋润进行补养。课题课是推动校本教科研向纵深发展的活水之一。当我们意识到教研存在的问题后,就要有选择适合教师在课题课中得以成长的动力。
  课题研究的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做了良好的示范,也体现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缺憾的课堂是不存在的,就算是再优秀的教师的课也并不能说是完美的。无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如何优秀,也要首先看这节课是否反映出课题研究的主体思想,课堂教学是否为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否为课题研究最有力的说服。我们的做法是,先进行课堂问题的梳理,以“小而实”的问题在教研组或课题组内讨论后,生成课题课的主题。这样的课题研究课活动,既培养了教师的问题意识,又使他们接受了先进教学理念的引领,使探讨理论问题、改进教学实践、促进专业成长做到了有机结合。
  课题课是教研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要把教研组与课题组、总课题组与子课题组、教研活动与科研活动、不同类型的教研课与课题课进行融合,就需要建立起课题研究课与成果汇报课活动制度,如,课题课听评课制度、课题课管理制度、课题课奖励制度、课题课培训制度等。
  
  护肤——为课题课打造亮点
  
  如何让课题课形成一种文化气氛。也就是研究学校的育人文化、文化育人,所以课题课需要打造亮点。课题研究取得的一些理论成果要充分地应用到课堂中来,使得研究成效更加凸显。所以,从另一层面上说,课题汇报课又是课题研究阶段成果与最终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方式之一。无论对于一线教师的个人小课题研究还是小组合作的大课题研究,都离不开课堂教学实践这片土壤。只有让研究进入课堂,让教师在教学中验证课题方案是否具有操作性,从而及时反思和调整课题研究方向与进度,课题研究才有实效。为此我们要努力打造名师:倡导课题工作化。工作课题化。教师只有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定会成为研究型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