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海洋
2011-12-29方秋停
台港文学选刊 2011年4期
太平洋和台湾海峡到底有什么不同 ?
这问题于南回公路上一次次被问着——
路弯转,拉出层层的山棱线,深浅绿色混着枯黄,新春已在路上。四轮迫切向东行,中央山脉盘踞,村落集聚在岛屿外围。沙石与河流相互冲积,厮磨演变着各种相处形式。沿途尽览风光,也见着道路施工,河堤整修,污染河床堆累出烂泥巴。
山峦与树影尽皆沉默,云雾于其间窃窃私语,各种生活面貌纷呈于岛上 —— 繁华热闹,萧条冷清,美和杂乱一同存在着。
绕过这山,要用多少的气力和决心?东西岸阻隔着高耸的心灵界线。行至山岭尽头回转,群山退到左手边,右方则出现了另一种水蓝——太平洋以不同的洋流姿态出现。陌生的蓝,疏远的波浪,滨海公路一径清冷。午后太阳眯着眼,时而自云中透露温柔光芒。面海树林整排为海风修剪平整,光秃树枝仍然撑起丰美景观。视野为山海所平分,天空阴晴不定,一时阳光一时阴,蓦地细雨洒来,于车窗上留下一颗颗雨之心。一座岛屿,两面海洋,中间是屹立千年的山岭,如何推想,这海中坡岭,曾有多少生灵为存活争战。
雾气调整山岭层次,光影则于海上晃动水蓝色阶,一道深蓝贴着远处地平线——车再往前,阳光亮开,海水湛蓝,路旁房舍抹上一层釉彩。绕过台东市区,到了富冈码头,湾前泊停渡轮,渔船漆着鲜艳的蓝色、红色。
褪去流行资讯,以及种种无谓的比较与追求,生命变得轻盈简单,焦虑的眉头一旦放松,便神清气闲了起来。
褪下长衫,穿上短裤,于岁末以投奔热浪的心情踩进海里。指间夹着吐司,卸除一切机心,豆鱼及斑纹热带鱼群聚过来,于我兴奋的脚踝间厮磨点咬 —— 啊,此情此景教人惊异,人与自然久已丧失的亲密关系,竟存于这清寂的海边。鱼嘴一张一合,整群于我脚指间汇集,闲适散放出磁性,吸引生灵前来伫足与留连 —— 鱼以滑润身躯穿过我张开的指掌,喜乐自心底发出,人鱼相通感应,这情景深深植入我心。
而在不远处的沙滩,赫见一整排度假饭店面朝着海,以贵气傲然挺矗,外头则有抗议布条围拉起来 —— 开发与保护声浪两相对峙 —— 礁岩无语,鱼群回绕,惬意风光束手观望。想要伸手摸摸鱼身,又怕它逃逸无踪,珍惜与担忧两相混杂 —— 下次再来,这一切是否还在?
回程,大海移向左手边,山岭换于右边起伏。春天的脚步靠近,枝上枯叶苏活成亮丽金黄色,粉、紫及鹅黄、艳红的九重葛热闹于路边。车轮随着思绪往右拐,翻越记忆及想象,重又转回西岸的生活空间 —— 左手边海浪依然翻涌,那蓝似熟悉却又陌生 ——
台湾海峡和太平洋到底有什么不同?
心底又喃喃自问着……
(选自台湾九歌出版社2010年散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