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

2011-12-29王蕾

中外企业家 2011年12期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在企业的内部发展中,内部控制是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完成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同时也影响着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应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在企业制度中的作用,以便满足促进企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企业内部结构的完善。由此可见,为了确保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针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应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因此,本文旨在论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以便推动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
   1.明确企业管理中的目标。内部控制渗透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它是根据企业管理层的目标与方针设计的,所以说,只要企业内部存在着经营活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就需要与之相符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由各项政策与制度共同组成的,并且都在无形中渗透着企业管理中的目标。
   2.优化企业的战略目标。一个企业的发展主要围绕它的战略目标而进行,因此一个企业能否正常运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目标的合理性,构建内部控制制度也是如此,它需要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出发点,并要不断优化企业的战略目标,以便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因此,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核心的,以便实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预期目标。
   3.保证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管理层之间的沟通需要相关的报告与资料,因此,要想确保各项决策与判断的正确性,应保证企业信息的真实性。例如,在某企业的内部控制中,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该企业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确保了各项报告与相关资料的真实性,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目前,由于很多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缺乏一定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导致企业的管理层与员工将内部控制看做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因此,要想实现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形成正确的观念,就需要给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气氛。例如,某印刷厂为了加深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与理解,按时对员工进行关于内部控制的培训,从而实现了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深刻认识。由此可见,良好的内部控制气氛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也在无形中规范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
   2.构建内部的治理结构。在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过程中,仅靠内部控制的制度很难实现,因此,要想实现内部控制的实效性,还应构建合理的内部控制结构,这样,不仅能给企业的治理机构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平台,同时也能给企业的内部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更有效的实施。例如,某企业由于内部控制的范围存在目盲的弱区,因此,为了将内部控制的相互监督落到实处,该企业合理地构建了内部的治理结构,从而给企业自身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实行人性化的内部控制。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各项工作环节的管理都是由“人”控制的,因此,要想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沟通,就要随时把握企业员工的思想,并且要注重员工的道德观与专业素质,以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团队。例如,在某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中,保险公司的领导者按时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业务与职业道德的培训,并且还随时掌握内部控制人员的思想状况。这样,不仅实现了保险公司人性化的内部控制,同时也提高了公司管理层与员工的自我约束力。
   4.构建企业内部控制的体系。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中,不仅包括监控防线,同时也包括事后监督与审计委员会,并且三者存在于相互独立的控制层。例如,在某食品加工厂的内部控制中,构建了以下三层内部控制的体系:监控防线为食品加工厂的第一层内部控制体系,并且融入了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制度;审计委员会作为第二层控制体系,它直接由该企业的董事长负责,并且以该企业现有的审计、稽核等检查部门为基础;事后监督则是最后一层内部控制体系,其主要负责对该企业内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的核查。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内部结构更趋于合理化,为了推动企业内部机制与结构的完善,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企业应不断深化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以便在保证各项工作有效完成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