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导师制建设研究

2011-12-29峰,刘

关键词:导师制导师队伍

汪 峰,刘 群

(皖南医学院护理学系,安徽芜湖,241002)

高校辅导员导师制建设研究

汪 峰,刘 群

(皖南医学院护理学系,安徽芜湖,241002)

加强高校辅导员导师制建设,构建适应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辅导员导师制模型,把好辅导员导师的选拔关,明确辅导员导师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有效的考核、监督与反馈机制,以“传、帮、带”为主要形式,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目标。

辅导员;导师制;建设;研究

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种种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能否与时俱进,能否切实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与命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他们身担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他们的工作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还包括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等等。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断发展,新时期的大学生无论在思想、心理还是在行为方式上都完全不同于80年代以前的学生,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实行扩大招生规模,高校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校学生数量逐年激增,而各高校辅导员与学生配备比例却严重失调。现在辅导员队伍过于年轻化,学历层次偏低和工作经验不足是这支队伍的主要特点,这使得他们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处于“做中学”的状态,缺乏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准,“保姆”和“办事员”成为他们的代名词[1]。虽然社会各界对辅导员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但这样一支队伍要想在以教学和科研为主旋律的高校开展好大学生工作,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实行辅导员导师制,聘请学生工作部门、系部领导、年资高的辅导员或校外专家学者担任年轻辅导员的导师,构建和谐、高效、优质的高校辅导员导师制度,建立“传、帮、带”工作机制,以老带新,促进辅导员队伍向着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辅导员导师制模型的构建

(一)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党政共管体制,学校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学校党委副书记或副校长主管。在学校层级式管理体系中,辅导员既要接受校学工部(处)等校级职能部门的领导,又要接受院系党总支、行政领导,然后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团委、学生会工作,评定奖学金、贷款,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就业指导等。然而辅导员工作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教育和管理,它是一门艺术,涵盖了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领域。辅导员给予大学生的指导和帮助融专业知识、实践经验、能力为一体,集服务水平、态度、方法于一身,这决定了辅导员岗位是一个复合型的岗位,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必须是具有专业化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根据当前辅导员队伍现状,专业背景复杂,知识积淀缺乏、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不强,科研水平较低,最终致使他们整体专业素养缺失,现有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校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果在层级式管理中,辅导员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只能由上一级摊派,应付日常事务,结果处于一种低水平的重复过程。面对学生的思想困惑、行为偏差、心理压力和就业迷惘,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只能简单地以制度和纪律来约束和压制学生,影响了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二)辅导员导师制模型的构建

在高校层级式学生工作管理体制中开展辅导员导师制建设(如图1),让辅导员导师对年轻辅导员进行“传、帮、带”,能够弥补当前辅导员工作现状,提升辅导员工作实效。辅导员在接受学工部(处)等校级职能部门和院系领导过程中,增加辅导员导师指导环节,一方面可以对年轻辅导员工作进行规范化指导,避免辅导员精力分散和盲目性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又可以及时对比和总结辅导员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协调学校各部门和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反馈信息,继而不断创新指导理念,更好地指导辅导员工作。辅导员导师根据具体年轻辅导员情况,要制定完备的指导方案。针对校学工部(处)等校级职能部门和系部各学期的工作需要,辅导员导师对所带辅导员进行专门的辅导和培训,提高每位年轻辅导员的规范性管理能力;针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辅导员导师可以通过日常交流和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年轻辅导员进行教育引导,提高辅导员的教育引导能力。对存在问题的个案学生,辅导员导师可以实行“一帮一”帮扶活动,在具体工作处理中传授年轻辅导员如何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辅导员导师还要不断增强年轻辅导员的发展辅导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辅导员开展相关课题申报和学术研讨等讲座,真正使年轻辅导员实现教育出实效、工作规范化和科研不放松,朝着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道路前进。

图1

三、构建辅导员导师制应注意的三个环节

高校辅导员导师制建设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对辅导员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构建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辅导员导师制的建立,可以让年轻辅导员接受辅导员导师的指导与学习,不断开拓视野,拓展管理思路,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进而达到规范管理、有效管理和有序管理的目标。实行辅导员导师制应注意以下三个环节:

(一)把好辅导员导师的选拔关

由于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致使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清,事物等待性较强,大多数辅导员被定性为学生管理的事务性工作者,与专业化和职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差距太大。因此,做好辅导员导师的选拔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传、帮、带”的效果。首先,辅导员导师必须具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敏锐性,能充分把握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真正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其次,辅导员导师必须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或学生工作管理的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原理和工作方法精通掌握,具有较强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再次,辅导员导师必须拥有较高威望,具有很强的学生管理业务水平和敬业精神。[2]最后,辅导员导师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敢于担当指导年轻辅导员成长和发展的意愿,并且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真正做到在教育引导、事物管理和发展辅导等层面上对年轻辅导员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二)明确辅导员导师的工作职责

辅导员导师制构建的目标是以老带新,传授学生管理工作的各种方式方法,提高年轻辅导员工作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因此,明确工作职责是深入贯彻辅导员导师制的有效保障。首先,辅导员导师应该培养年轻辅导员的教育引导能力。由于目前高校辅导员专业背景较复杂,缺乏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管理学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等的储备,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成才目标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等较难把握,对部分思想、心理和行为出现偏颇的学生更无法结合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教育引导,因此加强对年轻辅导员教育引导能力的培养是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其次,辅导员导师应该规范年轻辅导员的学生事务管理能力。在这里,培养年轻辅导员的事务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规章制度的执行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集体建设的环节管理等。再次,辅导员导师应培养年轻辅导员的发展辅导能力。[3]努力提高年轻辅导员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就业择业和社会人际交往等的辅导能力。同时,辅导员导师应该为年轻辅导员职业发展提供正确指导,引导青年辅导员继续加强学习,努力开展科研工作,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辅导员导师的几种职责是相互渗透和互相作用的,只有培养青年辅导员求真务实的态度、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引导青年辅导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青年辅导员的长远发展提供指导,才能建设一批业务精湛、队伍稳定和科研能力强的专业化管理队伍。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考核、监督与反馈机制

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体系是确保辅导员导师制正常运行和开展的重要基础,考核评价工作要根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从制度上确保考核的有效进行。积极推行对辅导员导师和被辅导辅导员的双向考核,建立起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核机制,避免出现“只挂名、无实事”的形式主义。同时,坚决避免考核受到人情和人际关系等非工作因素的影响,真正实现考核与绩效挂钩,保证考核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4]在确立考核机制的情况下,增设监督机制与反馈机制,可定期召开民主座谈会,邀请相关领导和学生代表参加,敞开心扉,以批评和自我批评方式,对前期工作情况进行交流,并积极接受监督,对有建设性的建议要积极采纳。在学期或年度总结上,要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及时反馈给辅导员导师和年轻辅导员队伍,责令整改,并进行跟踪调查,以达到及时反馈、及时整改、有的放矢和实效管理的目的,最终实现优化辅导员工作的目标。

[1] 王小红.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陈建文,蓝海英,赖章敏.建立医学院校辅导员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5).

[3] 张再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 刘从云,吴强.推行高校辅导员导师制理论与实践意义探析[J].教育与现代化,2010(2).

G640

A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辅导员专项)(11JDSZ3044);2011年皖南医学院中青年科研基金社科类项目(WKS201108)

汪峰(1981-),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导师制导师队伍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V eraW an g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