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流专业职业岗位群的EGP+ESP融合的高职英语课程设计研究
2011-12-29陈歆
陈歆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9;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近年来,物流业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我国物流人才却极度匮乏,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在5000人左右,估计缺口达600多万人,现代物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形成,培养大批既有真才实学又符合物流行业发展要求的专业化人才成为当务之急。[1]物流专业因其良好的就业前景,成为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同时,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物流业务增长迅猛,物流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培养具有熟练英语应用能力和物流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EGP+ESP课程融合的理论依据
Dubin和Olshtain指出:一个语言教学课程的设计必须体现国家总体的语言教育政策,反映该国家语言使用的情况及社会不同层面对语言的需求,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社区的教学大纲设计的安排,否则这个课程设计将失去意义。[2]
依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简称《基本要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活动应在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进行通用英语教学的同时,开展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
通用英语,即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是指以一般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英语,以提高学生受教育水平和素质为目的,把英语作为普通学历教育的一部分,其教学水平的检验主要是评估学生对基本词汇、语法的掌握,以及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上。[4]
专门用途英语,即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如商务英语、物流英语、旅游英语、金融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等。ESP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正弥补了EGP教学中,学生学习目的和交际需求不明确的不足,同时这一目标和《基本要求》中的培养目标一致,也说明在探讨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改革问题时,应重视对高职高专ESP教学的研究。
从定义上,可以看出EGP和ESP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目的不同,侧重点不同,是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初级阶段EGP,高级阶段(ESP)。”[5]
二、EGP+ESP课程融合的教学依据
Hutchinson和Waters认为从教学基本原则上讲,ESP与EGP没有本质的区别。两者在教学内容上虽有差异,即ESP内容上更注重专业与职业,但两者的教学过程是相同的。[6]
根据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定位在“通用英语”(EGP)上;高校英语教学应该定位在“专用英语”(ESP)上。从长远的角度看,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主流应该是ESP教学。[7]大学英语应调整课程设置,逐步把重心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发展。[8]
由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在高职开展ESP课程的教学尤其重要。[9]经过十几年的基础英语的学习,高职学生入学时一般都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但是他们在实际运用中却不能自如地驾驭该语言。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学要把语言技能的培养和有目的的交际活动结合起来,把学生平时语言能力的训练与他们未来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真实语境,切实提高学生工作场景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体现高职教育职业性的特点。因此,要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效率,需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开设通用英语与专门英语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10]
三、物流专业EGP+ESP融合的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置
面向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群,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专业人才职业岗位主要分为五种。仓储物流:货物收发员、理货员、商品配送员;国际物流:报关员、报检员、货运代理;物流营销:销售员、客户服务员;企业物流:采购员、物流规划员、跟单员;运输物流:运输调度员、车辆管理员。针对物流专业职业特点,笔者将高职物流英语课程设计为:英语语言基础模块(EGP)+物流职业英语技能模块(ESP)+校内(物流英语)实训模块(Practice),具体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由图2可知,元动作单元的动力输入件接收前一级元动作单元输出的位移和角度,经过中间件的传递,最后通过动力输出件将位移和角度输送到下一级元动作单元。其中,动力输入件和动力输出件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而中间件是由传动件、紧固件、支撑件以及定位件组成的,对于不同的元动作单元,其中间件可能只包括其中的几类。值得注意的是,判断一个零件属于何种要素,要根据该零件在其所属的元动作单元的实际工作中主要扮演的角色(作用或功能)来确定,单独列举某个零件或某类零件是无法断定其所属类别的。
EGP与ESP融合的初级阶段(第一学期):
由于学生的物流专业知识较少,教师通过物流岗位学习情景为背景设计教学活动,引入简单的物流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学生通过交际活动和读写训练,对专业词汇能有初步认知。
EGP与ESP融合的第二阶段(第二、第三学期):
随着学生的物流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教师通过设置物流职场为交际场景,引入更加专业的物流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学生能够开展更加专业的交际活动和读写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职场中英语应用能力。
EGP与ESP融合的第三阶段(第四、第五学期):
通过前两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物流专业知识、技能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师通过设置更加专业的物流职场为交际场景,使学生运用英语模拟物流行业中的各种交际场景进行会话训练。
具体课时安排见表1。
表1 物流管理专业 英语课程和教学课时安排
(二)教学内容
通过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结合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与职业岗位(见表2)的关系,高职物流专业的英语教学课程目标为:通过英语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领域相关岗位所需的英语知识,具备从事物流行业的基本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熟悉物流专业英语词汇及常用表达方式;提高在物流行业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其教学内容在普通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参照物流岗位工作过程对应的能力要求选取,以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
(三)教学方法
表2 物流管理专业专业 主干课程与职业岗位对应表
物流专业英语课程旨在传授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物流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在物流工作情景下的语言交际能力并发展其涉外工作能力。在教学方式上,首先,可通过交际教学法,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特别是听和说的能力,例如打电话、写商业短文和传真稿、填写表格、审核文件等外贸函电;其次,可通过阅读与物流行业背景相关的短文,使学生了解专业内容,熟悉专业词汇;再次,可以引入真实的书面材料,如公司介绍、专业采访等,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物流专业英语的掌握;最后,可通过案例教学法,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使其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四)教学手段
教学中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为学生创设直观、真实的教学环境,建立完备的语音室、实验室和多媒体等校内实训基地,借助专业实习软件,创设虚拟网络空间,让学生模拟真实情景进行实习实训。将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与他们未来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实际工作场景模拟锻炼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学生提供与他人合作、交流、磋商和协调的锻炼机会。
(五)考核方式
在综合评定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采用考试、考查两种考核方式。综合评定的过程评价具体包含出勤、课堂表现(课堂活动参与情况)、小组活动(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测试(专业词汇和知识);结果评价:考试(以年级为单位)和考查(以班级为单位)主要为笔试和口试。具体比例分配为:
总评成绩(100%)=过程评价(40%)+结果评价(60%)
过程评价(100%)=出勤(20%)+课堂表现(20%)+小组活动(30%)+测试(30%)
结果评价(100%)=笔试(70%)+口试(30%)
课程设计是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高职英语教学需要进行重新定位,需要重新设计课程,笔者提出将EGP和ESP课程融合,只是对高职英语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研究,笔者认识到要做好EGP和ESP的融合,不能只是将两者简单的叠加,必须重新审视两者教学的关系,结合两者的特点,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要求,做好需求分析,将教学与具体的交际任务相结合,突出实用性特点,有步骤地、有目的地将EGP与ESP相融合。同时,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始终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重视EGP教学的同时,加大对ESP的教学投入,以技能培养为手段、以能力获取为宗旨,积极培养学生职场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1] 物流专业就业前景分析[EB/OL].(2011-06-07).http:// steel.baidajob.com/zixun/zhichang/97938_8212098745.html.
[2] Dubin&Olshtain.Course Desig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3] 陈国华.重新认识英语和英语教育的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91-293.
[4] 范谊.ESP存在的理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43-48.
[5] 蔡凤鸣.EGP与ESP,互联及互动[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70-74.
[6] Hutchinson&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7] 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79-83.
[8] 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9] 欧昌清.高职EGP与ESP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92-93.
[10] 黄成夫.高职英语教学贯穿ESP教学理念的原则、教法与实施途径[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5):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