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打运动中身体平衡破坏与恢复的研究

2011-12-29林仰硕周永盛

体育科学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黑方红方投影

林仰硕,周永盛

(1.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2.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散打运动中身体平衡破坏与恢复的研究

林仰硕1,周永盛2

(1.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2.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散打运动中身体的平衡,不仅影响着进攻与防守转换的速度,而且影响着完成单个或者组合动作技术的质量。然而破坏平衡与恢复平衡应从运动力学原理出发,根据运动中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情形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破坏平衡与恢复平衡是对立而统一的,只有不断的破坏这一平衡又建立新平衡,才能达到不断提高散打运动水平的目的。

散打运动;身体平衡;破坏平衡;恢复平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散打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知识网、图书馆查阅和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对研究课题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与散打界的专家以及知名教练员交流,了解本课题在散打技术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1.2.3 个人体验法

通过个人跟几位知名散打教练学习体验、实践并相互交流经验,为本文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散打运动中保持身体平衡的力学条件

为了使身体在运动或者静止状态中保持平衡,就必须满足作用在身体上的一切外力相互平衡,也就是身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所受的合外力矩为零。[1]91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力学条件,身体才能保持平衡状态,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从上面的表达式中可看出,运动中身体所受到的力以及力矩满足上述力学条件时,身体既不产生平动也不产生转动而处于平衡状态;身体在静力性动作中,肌肉力量是满足上述力学条件的重要因素,它的大小取决于身体各部位和整个身体相对支点的位置。身体局部平衡是整个身体平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整体平衡是由各个局部平衡来实现的。[2]

2.2 散打运动中保持身体平衡的特点

2.2.1 散打运动中保持身体平衡的力学特点

在散打运动中保持身体平衡的力学特点是:适当降低身体重心,增加自身的稳度,灵活选择打击点,集中击打力量,迅速调整身体重心建立新的平衡。可以用前鞭腿的动作技术来分析。前鞭腿在击打时是由提膝、转髋、小腿鞭打以及支撑脚脚尖外展等几个动作技术连贯而成,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完成这些一连串的动作离不开支撑腿稳固的支撑。为了提高身体的稳度,在踢腿时支撑腿应微屈适当降低身体的重心;另一方面,鞭腿对打击点的选择是最灵活多变的且启动速度快、力量大,高可击打头部,中可击打躯干,低可击打大、小腿部位,这些击打点击打是否准确取决于提膝的高度。不管对任何部位的击打,支撑腿脚尖的外展加大了进攻方向上的稳定角,使提膝、转髋、小腿鞭打一气呵成,将力点集中在脚背上,增强了击打的力量。另外,支撑腿脚尖的外展,决定了鞭腿的运动幅度,为迅速收回攻击腿调整身体重心建立新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2.2.2散打运动中保持身体平衡的生物学特点

人体不仅可以保持平衡,且在平衡遭到破坏时,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通过视觉和本体感觉,靠肌肉的收缩创造平衡的条件,达到维持和恢复平衡的目的[1]105。在散打比赛或训练中,运动员运用鞭腿进攻对方时,腿部连同身体一起向攻击方向移动,身体重心向支撑面边缘靠近,稳度就会下降。很多运动员在实战中由于未击中击打目标,而控制不住身体出现旋转的现象,此时就有失去平衡的可能,同时也为对手的反击创造了条件。出现这种状况,除了支撑腿做出相应的动作保持身体的平衡外,重要的是身体内部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反射性地调节支撑腿及腰、髋周围肌肉收缩的强度及周边韧带的紧张度等,这种调节在训练中必须达到自动化状态;另一方面,应迅速确定击打目标,控制好自身的发力点,不管有没有击中目标应快速收回,恢复原来的平衡状态,而要达到这种状态,腰、髋及支撑腿周边的肌肉在瞬间要做出调节。这种调节能力的提高,在平时训练中要加强单腿支撑的平衡练习,用以提高肌肉的感觉能力和对腰、髋旋转时肌肉力量的控制。

3 在散打比赛或实战中平衡的破坏

散打运动技战术的使用以及攻防的转换速度是千变万化的,在此过程中并非始终都要提高自身的稳度保持其平衡,有时反而要根据场上的需要而快速破坏自己原有的那种平衡状态而达到自身进攻或防守或反击的目的。

3.1 主动进攻与防守反击破坏自身原有平衡状态

散打运动中进攻与防守的变换交替是不断进行的,在这过程中快速启动至关重要。运动员在实战或比赛中,采用主动进攻的方式就必须有意识地改变自身原有的平衡状态,减小进攻方向上的稳度,根据自己的进攻策略快速启动达到进攻的目的。例如,实战中使用左低鞭腿—右直拳—左高鞭腿的组合动作进攻对方。在有效距离内,改变原有状态,右脚快速滑进,左低鞭腿踢出(下盘),左脚迅速落地改变踢腿时的平衡,建立两腿支撑新的平衡,同时右脚蹬地转髋,右直拳顺势击打对方头部(上盘),此时两腿前后支撑稳定性较好,重心落在两腿之间。紧接着左高鞭腿击打对方的躯干或头部(中或上盘),身体重心必须后移至右腿,减小自身的支撑面和稳度,达到右腿支撑、左腿踢出的新的平衡。在实战中只有不断有意识地破坏与建立新的平衡,才能提高连续击打的能力,完成进攻的战术策略。在采用防守反击的打法时,只有快速退防改变原有平衡状态才能避开对方进攻的锋芒,紧接着再次破坏自身的平衡状态达到反击的目的。例如:红方用后低鞭腿进攻黑方的前大腿,黑方可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化解对方的进攻。一是黑方直接后退,利用前脚掌用力蹬地后滑步,身体重心平稳后移,两脚的支撑面不变,破坏平衡后继续保持原有平衡,但这种防守失去了反击的时机与距离;二是黑方直接向前滑步,避开红方鞭腿脚背上的力点,用拳直接击打或用摔法或击打后再摔红方,不管用何种方式都必须先破坏自身的平衡,快速建立自己想用的动作平衡,才能保证反击时动作技术的连贯、有效,达到防守反击的目的;三是黑方微收前腿,避过红方进攻力点,破坏自身原有平衡,减小两脚的支撑面,等红方力点一过迅速建立新的平衡,再用拳或腿或摔反击红方。

3.2 破坏对手的平衡

根据平衡稳定性的规律,对方的重心投影点至最近边缘支撑点的方向,就是对方平衡最不稳定的方向。加强本身的平衡及沿在此方向的稳定程度,这样才能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破坏对方的平衡。例如:在比赛中双方都处于平衡的对视状态,红方突然先破坏自身的平衡,前脚向前迈出一大步,后手以直线拳法击打黑方胸部,同时前手向下搂抱黑方腿部,这种突然性地进攻易迫使黑方后撤避开红方的进攻,来建立新的平衡,但由于腿部受制,使其身体重心的投影点超过最近边缘支撑点,反而使其向后的稳度降低。在这种状况下,红方在此方向上的稳度大大地超过黑方,若红方的直线拳力量够大,前手抄抱到位就可使黑方失去平衡而倒地。

4 散打运动中平衡的主动恢复

在散打运动中稳定身体重心快速恢复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依据散打实战的规律,比赛中,倒地(主动倒地除外)对方是得分的。在接腿摔至各种摔法中,唯一的目的就是破坏对方的身体重心,使其失去平衡而致使对方倒地自己站立而得分。另一方面由于散打运动是在动态的过程中完成各种进攻、防守动作的,本身在运动中就存在不稳定因素,因而如何主动恢复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4.1通过“补偿运动”来恢复平衡

例如,在双方抱摔时,一方向左侧方用力摔对方,另一方就得往相反的方向用力,使身体的质量分布得到改变,重心的投影点回到自身的支撑面内,在这种情况下,相反方向不能用力过猛,以防对手突然接力变向发力,导致倒地。又如,红方突然下潜佯装进攻抱摔黑方的双脚,黑方做出的第一反应弓腰下压红方。在弓腰下压时应该注意控制好自身的重心,使重心的投影点仍在自己可控支撑面内。否则,红方若是佯攻,突然抽身向侧移动,而黑方因判断错误,提前做了身体的“补偿运动”而控制不住重心自动前扑倒地,这种例子在实战中也常出现。

4.2 改变支撑面积恢复平衡

4.2.1 沿重心偏移的方向扩大支撑面,使身体重心的投影点位于新的支撑面内

例如:在散打运动中,由于外力的作用或者身体进攻或防守时,当身体失去平衡而往某一方向倾倒时,可以向这一方向迈出左腿或者右腿,来扩大支撑面,重新恢复平衡。这种状况在双方运动员相互抱摔时最常出现。

4.2.2 重新建立平衡或恢复初始平衡状态

例如:当红方用左踹腿击打黑方胸部时,黑方用双臂防守护在胸前并用力往前推,致使红方收腿不及,原有的踹腿平衡遭到破坏,身体重心后移,重心的投影点超过支撑面,使身体后仰失去平衡,此时,红方应迅速收回左腿并落地,并经支撑腿的后方撤步,通过快速移步来稳住重心,恢复平衡状态。

4.3 身体本身通过自我控制、调节来恢复平衡

例如:在散打比赛或训练中,运动员运用侧踹腿进攻对方时,腿部连同臂部一起向攻击方向移动,此时身体重心必然向支撑面边缘靠近,稳度就会下降,这时就有失去平衡的可能。出现这种状况,除了支撑腿做出相应的动作保持身体的平衡外,重要的是身体内部在神经系统的自我控制和调节下,反射性地调节支撑腿各关节周围肌肉收缩的强度、加强下肢各关节周边韧带的紧张度等,来重新恢复平衡。

5 结论

1)主动进攻与防守反击破坏自身原有平衡状态:主动降低稳度破坏身体平衡是在提高身体重心的同时将重心投影点移至支撑面的前部边缘处,从而达到降低身体这一方向的稳定程度的目的。

2)破坏对方平衡:只有准确地判断对方的支撑面的形状和重心投影点在支撑面内的位置,确定对方的重心投影点至最近边界支撑点的方位。再合理调节自己的支撑面形状和重心位置,加大自身的平衡沿此方向的稳度,然后沿此方向施力给对方,这样才能比较容易地破坏对方的平衡。

3)平衡的主动恢复可以通过“补偿”运动。

4)改变支撑面来恢复平衡。

5)身体本身通过自我控制调节来恢复平衡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散打)[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45-248.

[3]张昌亨,李玉刚.运动生物力学[M].武汉: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出版,1996.

[4]运动生物力学教材编导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Research on Damaging and Restoring the Body Balance in Wushu Sanda Sports

LIN Yang-shuo1,ZHOU Yong-sheng2
(1.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Sport Science,Fuzhou 350108,China;2.P.E.College,Jimei University ,Fujian 361021,China)

The body balance in Wushu Sanda sports,not only affects the speed of attack and defense conversion,but also affects the quality of movement technology in completing single or combination.However,destruction of balance and movement mechanics to restore balance should proceed,according to the movement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the different scenarios to choose.The results show that destruction of balance and equilibrium is restored and unified opposition,and onl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balance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nda.

Sanda;body balance;damaging balance;restoring balance

G 852.4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7413(2011)05-0027-03

2011-08-25

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项目(JA10112S)

林仰硕(1975—),男,福建古田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武术散打教学与训练。

[责任编辑 江国平]

猜你喜欢

黑方红方投影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找投影
找投影
棋规问答
棋盘上的三十六计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提示棋例的盲点
李昌镐的大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