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的可行性研究

2011-12-29陈铁成

体育科学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排球老年人

姚 鲆,陈铁成

(1.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361021;2.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福建省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的可行性研究

姚 鲆1,陈铁成2

(1.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361021;2.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高校气排球运动开展情况及气排球运动引入高校课堂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索福建省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气排球运动适宜在高校中推广,福建省部分高校气排球运动开展不错,但大部分高校还属于气排球运动的空白地区。制约气排球运动在我省高校的普及与推广主要有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的因素。建议通过加强宣传、明确气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发挥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气排球队的推动作用,合理利用高校现有场地条件,组织相关气排球活动等方法将气排球运动成功引入福建省高校课堂,从而更好地推动气排球运动的发展。

福建省;气排球;教学;课程设置

作为室内排球的衍生项目之一,气排球运动正在逐渐吸引一些排球专家学者和爱好者以及其他体育领域的人士对其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从非排球专业角度的研究的开展,气排球运动也逐渐暴露它的局限性,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气排球运动的参与人群过于集中在老年人这个有限的群体中。普通高校作为年青人聚集的地方,应该是气排球运动向低龄人群推广和普及的良好载体之一。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在他们逐渐厌倦有限的传统体育锻炼项目时非常渴望有新兴的体育项目进入大学体育课堂。气排球运动是一项极具健身价值的运动,同时具有技术要求低、娱乐性强、少伤害等特点,非常适合进行学校教学。气排球运动进入大学校园,不仅能让普通高校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增加一种选择,更能让他们掌握一项终身锻炼的技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客观地说气排球运动与普通高校的结合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检索国内有关气排球运动相关文献资料、书籍和研究成果,教育部及高校的相关文件。

1.2 调查法

本文以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和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选取高校涵盖福建省各个地区,包括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漳州师范学院、集美大学、三明学院、武夷学院、龙岩学院、莆田学院、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院等。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福建省部分高校气排球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

2.1.1 气排球选项课总体情况现状及分析

由表1可知,我省9普通高校中只有漳州师范学院和莆田学院将气排球课设为体育专业学生必修课和大学体育选项课,属于气排球运动开展较好的学校,集美大学也将气排球设为面向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这三所高校仅占所调查高校总数的33.3%,而其余的66.7%的高校均未开设任何形式的气排球课程。总体而言,目前我省普通高校气排球选项课的开设情况并不是非常普及。

表1 福建9所普通高校气排球课开设情况

根据调查及访谈的结果来看,在被调查的9所普通高校中,气排球教学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把气排球列入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学期18周,每周4学时,共计72学时。气排球作为众多普修课程之一,是体育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所教授的内容比较全面,考核的要求也比较高。

第二种是将气排球作为大学体育选项课选择之一。学习时间为四学期72周,每周2学时,共计144学时。与其他大学体育选项课一样,具有完整的教学大纲、考核标准、教学进度等教学文件。气排球选项课注重的分阶段地、系统地向非体育专业的普通大一和大二学生介绍气排球运动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三种是把气排球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学习时间为一学期17周,每周2学时,共计34学时。这是一门介绍性的课程,意在使学生初步地了解气排球运动,所教授的内容比较简单,考核标准也比较低。

2.1.2 气排球课程设置影响因素的分析

气排球运动在高校内的推广主要受到管理者(学校领导)、组织者(高校体育教师)、参与者(在校大学生)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作为管理者的学校领导对于在本校开展某一项运动或开设某一门课程具有政策上的决定权。学校领导的认可对于气排球运动在我省高校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获得政策上的扶持,气排球运动才有可能在我省高校中站稳脚跟,这也是气排球运动今后在高校中获得更好发展的前提。而领导的认可必须建立在其对气排球运动的了解和学校是否具备开展气排球运动条件的基础上,这种条件就包括了有无相关的场地设备和教学力量的保障,以及学生对于气排球运动的接受和认同等方面,只有具备了以上相关的条件,学校领导才有可能同意在本校开展气排球运动。其次,高校体育教师作为组织者对于气排球运动在我省高校的推广和普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组织者作为承上启下的桥梁,对上要向学校领导推荐、介绍气排球运动,让管理者尽可能地了解气排球运动以获得其对气排球运动在学校推广的首肯;对下要向学生传授气排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激发其学习动力和参与热情。因此,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了解气排球运动,还要掌握一定的气排球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在我省高校推广和普及气排球运动的愿望和能力。最后,在校大学生作为气排球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对于气排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气排球课程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对于气排球运动的认同主要是来自于气排球运动是否能给予其运动的快乐和健身的效果,大学生的态度是客观和纯粹的:认可的积极参与,大力推广;不认可的消极对待或置之不理。在高校推广一项运动,如果学生的反应是消极的,那么即使学校再如何加大力度,它的推广前景也是可想而知的。

2.2 福建省普通高校开设气排球选项课的有利因素

2.2.1 气排球运动对场地设施和运动技能要求不高

作为室内排球的衍生项目,气排球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室内排球的场地,而不必单独新建场地,适合在学校广泛开展。因此,高校推广和普及气排球运动在场地建设方面一般不会增加学校的额外负担。气排球的最大特点就是比赛方法简单易学,运动技能要求不高,第一次接触此项运动即可参加比赛,大大地增强了趣味性,加上使用的球体轻软,不伤手指,安全性高,非常容易让在校大学生接受。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于已经接触气排球运动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学习和练习气排球技术是简单和一般的,反映了学生认为学习和练习气排球的难易程度适中,只有大约3.4%的学生认为学习和练习气排球是非常难的。

表2 学生认为学习和练习气排球的难易程度

气排球运动方式灵活,目前全国比赛采用5人制,我省部分比赛采用4人制,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减人数进行比赛;并且场上队员的站位也较室内排球机动许多。

调研结果表明,有49.8%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气排球运动适宜作为终身体育的锻炼项目。需要说明的是,在被调查的9所普通高校中学生中,有部分同学是通过非教学途径(学校或学校附近社区的老年人气排球活动)了解、参与气排球运动的,在这种背景下能有接近半数的学生认为气排球运动适宜成为一项终身体育锻炼项目,足可以验证气排球运动的项目魅力和健身价值。

2.2.2 气排球运动广泛的群众性,为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

2.2.2.1 运动对象范围逐渐扩大

气排球发端于老年人,但不局限于老年人群体[1],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第一次接触气排球时说过:“气排球很好,既适合老年人也适合中年,青少年[2]。”调查表明,气排球已逐渐向低龄化延伸,各地也纷纷举办一些针对年轻人群的气排球比赛[3]。这些比赛和举措成功地将气排球运动推向了社会,吸引了广大低年龄人群参与气排球运动。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如果参与者局限于某一特定人群,其推广和普及必将受到极大限制,气排球运动也是如此,从促进其更好地发展的角度出发,向低年龄层次推广和普及势在必行。

2.2.2.2 由娱乐性向对抗性发展

气排球起源于娱乐活动,初衷是为了让老年人锻炼身体、娱乐休闲。但随着气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各类比赛的组织更加正规化。各级参赛队都十分重视气排球比赛,期望获得较好的成绩。因此,技术训练更加严格,战术筹备更加精密,比赛场面更加精彩,水平逐渐上升,技战术含量增高。但同时其竞赛规则、比赛方法等逐渐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像“完成所有下压弧度的击球必须在进攻限制线后起跳”、“对方在前场区进行吊球,拦回对方为违例,拦到本方算一次击球”等这些规则的制定本意是为了保护老年人的参赛安全,但随着气排球运动的发展,特别是向低龄层次的延伸,原有的竞赛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已限制了气排球运动的发展。因此,气排球运动竞赛规则必须在由娱乐性向对抗性的转变上进行完善,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其中。当然,这种转变并不是对气排球运动的否定,气排球运动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独特性,为了使气排球运动能更好地发展,应该在保留其项目特色的基础上针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必要的改进。

2.2.2.3 形式多样化

气排球运动不拘泥于形式,可以围圈嬉戏,也可以隔网比赛。击球手法多种多样,战术可简可繁,能根据不同的需求组织不同比赛。气排球还可自行规定比赛规则,使比赛更具观赏性和趣味性。根据气排球运动的特点,能够衍出其他形式的气排球运动,如比赛人数改变,击球次数变化等,这样能更加丰富气排球运动的内容和形式。气排球运动的灵活机动性,能够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扩充其参与人群。这样一来,没有了人数、形式上的制约,气排球运动必将拥有更大的吸引力,这种相对的随意性在客观上保障了其更好地普及与提高。

2.3 福建省普通高校开设气排球选项课面临的问题

根据对9所我省普通高校55份教师和248份学生有效问卷的整理结果,大家在对于影响气排球运动在我省普通高校开展的主要因素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多选)比较集中在对气排球运动的认识,高校其他运动项目的存在,气排球运动自身的局限性等几个方面。

2.3.1对气排球运动认识上的误区

由表3可知,排在影响因素前三位的分别是学校领导(管理者)、教师(组织者)、学生(参与者)对气排球运动的了解和认可。大家误认为气排球运动只是一项适宜老年人参与的运动。这种在宏观上对气排球运动认识误区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它的推广和普及。此外还有一种对于气排球运动认识上的误区是:气排球只是“变得更轻的室内排球”,类似于软式排球。气排球和软式排球都是室内排球的衍生项目,但是气排球运动有其明显的项目独特性,这与软式排球存在明显的差别。正是由于以上对于气排球运动认识误区的存在,导致我省部分普通高校存在热心扶持开展老年人气排球运动,而无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推广气排球运动的局面。

表3 影响气排球运动在高校开展的主要因素

2.3.2 高校其他选项课对气排球选项课的冲击和影响

在升学的压力下,绝大多数的中学的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喜欢的运动项目。而进入大学后,由于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不同,高校开设了较多项目的体育课程,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所以对于气排球运动,在校大学生普遍抱着可接受、愿意尝试的态度。但由于各高校的之间在教育资源,场地设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开设的体育选项课也不尽相同,也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但相对中学阶段,大学的体育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正是由于这种体育资源的丰富性,给新兴体育项目的空间就会相对减少,气排球运动可以被高校接受,但在现有体育教学格局下,它的生存空间毕竟比较有限。气排球运动运动要想在我省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保证其娱乐性和趣味性的同时,针对性地迎合年轻人的需求。

2.3.3 气排球运动自身的局限性

气排球运动是我国自创的一种排球运动衍生项目[4-5]。因为气排球运动只有短短的27年历史,加之它的运动参与者的对象又是针对老年人群,所以在向在校大学生这类低年龄层次人群推广和普及时难免会体现出其自身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气排球运动的竞赛规则方面存在以下不足:由于现阶段气排球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老年人,因此规则的制订原则是“限制竞技性、突出安全性和娱乐性”[6]。但部分规则并不适合气排球运动向中低年龄段普及与推广。这种不适合主要是体现在对抗性不强上:气排球运动要求所有下压弧度的球必须在进攻限制线后起跳,这样一来,像室内排球中许多精彩的网前球(尤其是快球)就很难出现,这势必会导致比赛的精彩性受到一定的影响,比赛中攻防双方的对抗性减弱。另外,气排球运动的竞赛规则将拦网技术的作用弱化,拦网技术的作用受到较大的限制,尤其是拦对方前场区的吊球时,这种限制严重影响了防守一方的防守反击的组织,同样影响了比赛的对抗性。这些规则上的不足是很难让年轻人接受的,会使他们在参与气排球运动时感觉很不适应,特别在网前对抗时会出现畏手畏脚、不知所措,这些不符合年轻人性格的特殊规定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气排球运动要想在我省普通高校更好地开展在竞赛规则上还要注意减去不必要的技术条款,减少不必要的比赛中断,增加比赛的连续性、竞争性和观赏性[7]。

其次,气排球自身球体较轻易受天气因素(尤其是刮风)的影响。在我省普通高校室内场馆数量普遍有限的现状下,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使气排球运动在我省普通高校的普及与推广受到限制。目前,最新一代的“夕阳乐”气排球已经在浙江省问世并投入使用,它对旧的气排球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受到了气排球运动爱好者的普遍好评。但同时,最新一代的气排球也带来了一些困惑与不足:一方面,技术的更新带动了价格的上涨,新球的价格是旧球的价格的2~3倍,虽然新球的使用寿命延长许多,但是价格上涨的幅度过大肯定会影响到销售;另一方面,新球飞行速度较快且飞行轨迹较规范,这样的变化使得以前经常出现的一些出人意料的精彩场面出现的概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比赛的娱乐性;此外,新一代的气排球在球体重量上并没有明显的增加,易受天气因素的影响问题依然存在。由于气排球运动参与者对象的不同,对于运动器材也会有新的要求。青年人在力量上肯定会比老年人的强,因此气排球应在抗击打性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在我省普通高校的普及与推广。

2.4 福建省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主要对策

2.4.1 发挥高校老年人气排球队伍人气效应,促进气排球运动引入高校课堂

2.4.1.1 福建省部分高校气排球(老年人群)普及情况现状分析

虽然气排球选项课在我省普通高校的开设情况并不理想,但这并不代表气排球运动在我省普通高校的普及与推广情况也不理想。由于气排球运动具有的较高健身价值和娱乐性,加之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和铁路老年人体育协会的大力推广,气排球运动在全国的普及状况已今非昔比。福建省作为气排球运动开展较好的省份之一,各行各业的离退休同志纷纷参与气排球运动中,高校离退休同志就是广大气排球运动爱好者的一部分。根据调查及访谈的结果来看,我省普通高校离退休同志参与气排球运动的情况与气排球选项课开设情况恰恰相反,66.7%的高校有常设的老年人气排球队,这些队伍不仅每周固定时间、固定场地进行训练,而且还经常参加区、市、省甚至全国性比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22.2%的高校开展了老年人气排球运动,但是日常活动不规律,参加的比赛也不多,仅有一所高校没有组织老同志参与气排球的活动。这些高校老年人气排球队伍的存在,客观上也为将气排球运动引入我省普通高校教学提供资源和条件。

2.4.1.2 合理、有效利用高校老年人气排球资源和条件

在此次被调查的9所高校中有8所开展了老年气排球运动,其中的绝大部分的普及程度较高。应该合理、有效利用高校老年人气排球资源和条件,以推动我省高校气排球课程的开设。根据调研,集美大学的气排球公共选修课经过协商,将上课时间定在该校老年人气排球队活动时间之一(每周六上午)。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增强了教学的师资力量,方便学生尽快地掌握气排球的基本技术,并且通过组织观看高水平的老年人气排球比赛的方法以提高学生欣赏比赛和参与比赛的能力。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是成功的:学生可以比较快速地了解、参与气排球运动,体验气排球运动带来的快乐;老年人也有了一个更大的展示自我,推广气排球运动的舞台。

2.4.2 加强教学管理者对气排球运动的了解

教学管理层面的因素对于气排球课程的开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教学管理层面的因素直接决定了气排球课程能否开设。对于起排球运动而言,必须要让高校管理者了解自身的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样才有可能在高校内立足。因此,气排球运动在我省普通高校的推广的当务之急就是得到更多的人(尤其是管理者)的认同,可以通过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老年人气排球组织)以及学校所在地的气排球氛围的影响来达到宣传气排球运动的目的。

2.4.3 发展气排球运动课程建设

任何一门新课程的开设对于一所高校都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在没有相关经验和模式借鉴的情况下,还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设气排球课程,所面临的困难和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巨大的;但同时,能开设气排球课程表明了该校的气排球教学师资力量和气排球理论研究水平都比较强,而且通过开设气排球课程又能进一步提高该校对于气排球运动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来讲,率先开设气排球课程可以使学校在该领域的教研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获得在该课程领域中的发言权和权威性,为其他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提供指导和参考。目前没有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学校可以学习和借鉴已开设气排球课程学校的经验和模式,填补在气排球课程教学领域的空白。

2.4.4 明确教学理念、增强教师素质

气排球课程的开设必须要有正确、清晰的教学理念和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教师。气排球运动是一项极具娱乐性和趣味性的运动。气排球运动的教学理念应该是:“突出娱乐性,获得成就感”。气排球还是一项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运动,教师在传授气排球运动技能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了解气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得到身心的快乐和参与气排球运动所获得的成就感。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对教师的素质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对气排球有着较深入的了解;熟练掌握相关技战术方面的技能;正确区别气排球教学与其他项目(特别是室内排球)教学的不同之处;此外,教师还要明确自己不仅是气排球教师,更是气排球运动的推广者这一重要角色。要出色地完成气排球课程的教学任务,必要的学习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向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同志请教,多参与气排球运动及其理论研究,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等途径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4.5 激发学生对于气排球运动学习的兴趣

气排球教学要突出娱乐性,要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接受气排球运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气排球运动不仅愉悦身心,还可以增进与他人之间的交流,获得友谊。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了气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后,学生才会认可气排球运动,参与气排球运动,推广气排球运动。鉴于气排球运动对于运动技能要求不高的特点,在日常教学和课外活动时尽量多安排和组织气排球比赛,不要过多地拘泥于对气排球基本技术的学习。有了学生的认可,气排球运动在我省普通高校的开展就有了良好的保障。

2.4.6 发展气排球运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对我省气排球运动开展较好学校的调研表明,每年的校园气排球比赛都举办的非常成功,有些学校还组织了本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学校和兄弟院校之间的气排球比赛和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比赛和活动活跃了校园气氛,丰富了师生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增进了院校之间的友谊。希望我省各高校以开设气排球课程为契机,大力推广气排球运动,充分发挥气排球运动的社会价值,在促进校园文化的同时让气排球运动为营造“和谐校园”发挥一定的作用。

3 结论与 建议

3.1 结论

1)气排球运动在福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普及程度不高,但在高校中的离退休教职工中开展较好,这为将气排球运动引入我省普通高校教学提供了资源和条件。

2)气排球运动适宜在我省普通高校推广与普及,其有利因素有:①气排球运动对场地设施要求并不高,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场地,不必另外新建;②气排球运动对运动技能要求不高,有没有室内排球基础的均可参与;③气排球运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以面向所有的学生,对运动参与者没有性别的限制;④气排球运动能在高校体育中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体现其社会价值;⑤气排球运动的运动对象逐渐扩大、由娱乐性向对抗性转变、运动形式更加多样性等发展趋势更加迎合在校大学生的需求;⑥气排球运动是一项适宜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运动项目,体现“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

3)我省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大部分管理者(学校领导)、组织者(高校体育教师)、参与者(在校大学生)对气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认识不够,尤其是错误地认为气排球运动只适合老年人参与;各高校由于学生数量大、运动项目选择多,无法更好地兼顾气排球运动的需求;气排球由于其竞赛规则有较强的保护运动参与者健康的目的,以及其具有球体较轻的特点易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制约了该运动在我省高校的推广和普及。

4)将气排球引入我省高校课堂的主要对策有:①发挥高校老年人气排球队伍人气效应,促进气排球运动引入我省高校课堂;②加强教学管理者对气排球运动的了解;③发展气排球运动课程建设;④明确教学理念、增强教师素质;⑤激发学生对于气排球运动学习的兴趣;⑥发展气排球运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3.2 建议

1)加大气排球运动向低龄化推广和普及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各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气排球组织的作用,大力宣传、积极推广气排球运动。

2)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及领导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有关人士展开高校学生气排球运动方面的研究,使气排球运动能更好地为高校学生的健康服务。应注意加强气排球运动的保健指导,以有效减少或消除运动损伤。

3)高校有关部门应通过建立的各种宣传路径,加强宣传气排球运动在高校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促进作用,并通过定期与社会力量联合开展具有青年人特点的气排球比赛活动的方式,以保证气排球运动在高校的良性发展,从而使气排球运动成为我省高校学生的一种时尚健身运动。

4)对气排球运动的部分规则和运动器材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以更好地适应气排球运动在我省普通高校的开展。

[1]白志强.浅谈气排球比赛[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9,12(4):97.

[2]蔡志源.气排球的基本技、战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228-封3.

[3]黄真理.气排球走向青壮年人[N].泉州晚报,2003-03-11(4).

[4]连道明,陈铁成.软式排球、沙滩排球、气排球理论与方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5]姚鲆.气排球与室内排球技术的比较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3):55-56.

[6]姚鲆.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推广前景[J].体育科学研究,2007,11(2):25-27.

[7]郑华伟.《老年气排球竞赛规则》的演变历程回顾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2):100-101.

The Feasibility Research of the Balloon Volleyball Course Held in College of Fujian Province

YAO Ping1,CHEN Tie-cheng2
(1.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2.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In order to promote further development,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balloon volleyball course inducted into college education system,resolve obstacles in balloon volleyball held in college,the paper made useful suggestions by referring to literatures,investigation and so on.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college should be the good place for balloon volleyball expanding;the balloon volleyball has been popular in some areas in Fujian province,but not in college.It is poorly affected by so many factors like society,colleges,teachers and students.By the way of expanding balloon volleyball,the author suggested that disseminating the healthy and social value of balloon volleyball,growing the old men balloon volleyball team,making use of playground in college,holding balloon volleyball games in college.

Fujian province;balloon volleyball;teaching;curriculum setting

G 84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7413(2011)05-0063-06

2011-07-04

姚鲆(1975—),男,安徽歙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排球教学与训练、体育社会学。

[责任编辑 江国平]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排球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