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苏南地区县级小康水平对比简析

2011-12-28孙如志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1年12期
关键词:六合区江宁区苏南

孙如志

(南京市统计局,江苏 南京 210008)

江苏苏南地区县级小康水平对比简析

孙如志

(南京市统计局,江苏 南京 210008)

《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是江苏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量化导向,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省辖市及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现就对苏南地区19个县(市、区)2010年小康统计监测资料进行综合评分、对比排序,从而建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以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为关键,协调社会发展,巩固生态环境等,以此推进其向更高水平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排序;综合得分;建议

按照“两个率先”的总体要求,江苏省自2006年以来开展了以县为单位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统计。《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是江苏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量化导向,是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前奏和基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省辖市及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按照全省苏南、苏中、苏北的地域和时序的战术推进,现就苏南地区已实现以县为单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县(市、区)进行对比排序,研究分析,从而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提供借鉴。

一、研究背景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统计局等部门的相关通知及要求,苏南列入省小康监测统计的共有19个县(市、区)。按照省定小康目标值并经认定,19个县(市、区)自2005年以来先后于2009年全部实现以县为单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表1),目前正向建设更高水平小康迈进。

二、排序方法

根据《2010年江苏省县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统计报告》中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按照《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统计指标》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的权数进行加权综合排序,计算出综合得分由高到底排序。

计算方法:1.设定基础分(A)。苏南19个县(市、区)先后均已实现总体小康达标,为消除最高与最低得分的大落差,设定每个指标的基础分为20分。2.设定小康指标数据排序(B)。按苏南19个县2010年25个小康指标数据整理出排序情况,排序位次可以并立。如昆山市人均GDP在苏南19个县中排序第一位按第一计算,句容市人均GDP排序第十九位按第十九位计算。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均达到100%则均按第一计算。3.设定25个指标的总权数为1分(C)。为便于计算和阅读,将省定总权数由100分缩减为1分,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的权数分别除以100。4.两个逆向指标按排序倒减计算。即“城镇登记失业率”和“恩格尔系数”排序第一,实际为倒数第一(20-19),其他依次类推。5.满分为19分。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均排第一,则综合计分为19分。

计算公式:综合总得分∑(Y)=∑{(A-B)×C}

三、综合得分结果

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得出综合得分结果并由高到低排序(表2)。其中,昆山市以15.73的最高分排第一位,句容市以4.17的最低分排末位。区、溧水县和浦口区等5家;以9.99分以下为第三个层次,为六合区、金坛市、宜兴市、溧阳市、高淳县、丹阳市、丹徒区和句容市等8家。

对照表1中实现小康达标的时序,2005年实现小康达标的6家与本文测算得分相符,仍然位于苏南19个县(市、区)前列。其他县(市、区)按实现小康达标的先后和小康发展水平,大体上相适应,有个别县(市、区)小康发展水平提升较快,也有个别县(市、区)小康发展水平提升较缓。

南京市列入省县级小康监测的有溧水县、高淳县、浦口区、江宁区和六合区等5家。实现小康达标的时序分别是:2007年江宁区,2008年高淳县和浦口区,2009年溧水县和六合区。尽管其实现小康达标的时序比较靠后,但小康发展水平提升较快。在苏南19个县(市、区)中,江宁区处于中上水平,溧水县和浦口区接近中等水平,六合区和高淳县处于中下水平(表3)。

在表2中,19个县(市、区)综合平均分为10.99分,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以13分以上为第一个层次,为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吴江市、江阴市和太仓市等6家;以12.99-10分区间为第二个层次,为江宁区、扬中市、武进

江宁区与比较接近的太仓市的综合总分相差1.73分(表4),在小康的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四大类指标中,前三类江宁区比太仓市分别低0.68分、1.38分、0.46分,而生态环境类江宁区比太仓市高出0.79分。在小康25个指标中,江宁区只有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城市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等8个指标得分略高于太仓市,还有17个指标得分低于或相同于太仓市。

四、研究分析及建议

分析上述综合得分及排序情况,现就苏南19个县(市、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几点建议。

1.得分排序可商榷。苏南19个县(市、区)得分排序只说明相对水平,基本上与每个县(市、区)实现总体达小康的时序大致相同,实现总体达小康较早的县得分(或水平)就高,较迟的县得分(或水平)就低。总的说,苏南19个县(市、区)均巩固和发展了小康建设成果。然而,每个县(市、区)巩固和发展过程的特色和特点在该得分排序中尚不能真实、全面地得到反映。这就使得分排序有所欠缺,有时在小康指标数据上相差不大,但在排序得分上可能差别明显。

2.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是关键。排序得分较高的县,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得分也高。经济发展类指标满分为4.56分,昆山市以4.36分高居榜首,距满分仅差0.2分,高于此项19个县平均分(2.39)1.97分。在19个县(市、区)中,达到或超过此项平均分的有昆山市(4.36)、张家港市(3.86)、江阴市(3.70)、常熟市(3.56)、吴江市(3.40)、太仓市(3.28)、扬中市(3.08)、宜兴市(2.60)、江宁区(2.60)和武进区(2.52)等10家。生活水平类指标满分为6.46分,常熟市以5.34分高居榜首,距满分仅差1.12分,高于此项19个县平均分(3.58)1.76分。在19个县(市、区)中,达到或超过此项平均分的有常熟市(5.34)、昆山市(5.27)、张家港市(5.21)、太仓市(5.17)、江阴市(5.04)、吴江市(5.03)、武进区(4.28)、江宁区(3.79)和扬中市(3.75)等9家。

在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两类指标中,按19个县平均分,南京5县(区)只有江宁区入围。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两类分项指标看,主要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较低(表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昆山市最高达142185元,苏南19个县(市、区)平均数是77793元,南京5县(区)均低于此平均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吴江市最高达30957元,苏南19个县(市、区)平均数是26713元,南京5县(区)中的江宁区达到27349元,其余四县(区)均低于此平均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江阴市最高达14898元,苏南19个县(市、区)平均数是12484元,南京5县(区)均低于此平均数。可见加快经济发展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是争先进位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的关键。

表5:南京5县(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及差距

3.社会发展要协调。南京5县(区)的社会发展类指标得分,溧水县、浦口区、江宁区、六合区均高于苏南19个县(市、区)平均分,高淳县低于平均分0.16分。从社会发展类分项指标的平均数看,南京5县(区)的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城乡村(居)民依法自治等3个指标数均达到100%,高于苏南19个县(市、区)平均数。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溧水县(1.07)和高淳县(1.32)未达到平均数(1.9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溧水县(98.9)和高淳县(98.7)未达到平均数(99.0);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高淳县(96.7)、江宁区(97.4)、六合区(98.1)未达到平均数(98.3);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六合区(97.4)未达到平均数(98.6)。因此,社会发展类指标,水平高的县区要巩固,水平低的县区要提升。

4.生态环境要巩固。南京5县(区)的生态环境类指标得分,溧水县、江宁区、六合区均高于苏南19个县(市、区)平均分(1.40),高淳县(0.85)低于平均分0.55分,浦口区(0.86)低于平均分0.54分。从生态环境类分项指标的平均数看,城市绿化覆盖率,溧水县(40.8)、浦口区(38.8)、江宁区(41.3)、六合区(40.5)均未达到平均数(41.6);森林覆盖率,高淳县(17.5)未达到平均数(19.6);环境质量综合指数,高淳县(81.8)和浦口区(80.6)未达到平均数(86.0)。总的来看,南京5县(区)的生态环境类指标好于苏南其他县(市、区),但水平也不是最高,还需要持续提升。

10.3969/j.issn.1674-8905.2011.12.019

高萍萍)

猜你喜欢

六合区江宁区苏南
苏南年俗亦动人
南京江宁区 加强顶层设计 建设平安校园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南京江宁区 精准有效防控 筑牢安全底线
南京江宁区 为企业正常复工做好安全保障
南京六合区 严查严管严改 保房屋安全
南京市六合区群众由“信访”到“信法”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教师作品选登
苏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