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部分区县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调查
2011-12-28李琛
李 琛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上海 200003)
上海部分区县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调查
李 琛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上海 200003)
调查显示,当前上海中小企业面临多重困境,盈利状况不容乐观。比如:其资金总体偏紧,融资成本持续增长;借贷门槛高,难度大;资金紧张波及上下游产业链,使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民间融资风险大、利息过高,企业认同感低等。“用工荒”和《社会保险法》实施效应叠加,进一步推高用工成本;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竞争压力巨大。因此,当前中小企业迫切需要政府加大支持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创新研发的帮扶力度,加强扶持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落实效果。
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调查
为了解当前上海市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近期上海调查总队联合区县调查队对部分区县的若干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走访调研形式,共调查了浦东新区、闵行、宝山、松江、金山、青浦、奉贤、崇明的200家中小企业,涉及五金配件制造、服装制造、电镀加工、自动化仪表制造、高新科技、精密仪器制造、汽车用品制造与销售等多个行业。样本具体区域分布如下:
表1 上海市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样本分布
二、受访中小企业普遍面临困境,盈利状况不容乐观
今年以来,央行连续出台多项抗通胀的货币政策,中小企业融资压力骤增。同时,人民币持续升值,各项原材料、燃料价格、人力成本加快上涨,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多重困难,盈利状况不容乐观。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中小企业利润增长趋缓,部分企业利润持平或下滑,甚至面临亏损停产。奉贤区半数以上的受访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或亏损;青浦区受访的29家企业中,有18家企业表示盈利空间受到一定程度挤压;金山区50家受访企业中,有28家盈利基本不变或减少,其中4家大幅减少;闵行区14家受访企业中,有5家净利润同比增长,3家持平,6家减少;松江区30家受访企业中,有17家表示经营发展面临困难,其中停工2家、半停工4家,另有9家面临转型。浦东新区和崇明等区、县受访的中小企业均表示利润持续下降,一些企业的利润率仅维持在3%~5%的范围内,部分甚至已处于亏损边缘。
(一)融资成本持续增长、贷款难度加大
受访企业普遍反映,今年央行三次加息、银行资金管制力度加大,进一步推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贷款难度。
1.融资成本持续增长。中小企业贷款数量少、频次多,融资服务成本比大型企业高。青浦区有四成受访企业表示今年融资成本明显上升。闵行区近半数受访企业表示从银行贷款比较困难。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受访企业反映,目前银行贷款利率上升,企业贷款成本已达贷款额的11%以上,即使部分企业有贴息项目(贴息2%)也要9%以上。宝山区一家精密机械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财务成本越来越高,赚10元钱,要给银行4元,对中小型企业来说,压力太大了。”
2.借贷门槛高,难度大。受访企业普遍感到,目前银行信贷资金有进一步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的趋势,使得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进一步突出。如浦东某企业研究中心欲贷款30万元,连找多家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均未如愿。还有企业反映,今年银行的贷款条件更趋严格,往年只要持设备购买合同便能办理抵押贷款,今年则必须凭房产等实物才可以办理贷款。然而,中小型企业因受规模、资产等条件限制,一般较难符合银行的贷款要求。另外,中小企业贷款手续繁琐、需要准备的资料复杂且审核时间长,部分企业即使贷到了款,由于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也影响企业的运营节奏。闵行区和松江区均有近半数的受访企业表示目前融资比较困难,宝山区也有部分受访企业表示融资较去年困难,甚至有部分受访企业表示不太在乎利率的高低,是否能获得贷款才是其关注的问题,贷款资金不到位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
3.资金紧张波及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恶化市场环境。一方面,部分供货单位因资金紧缺,致使原本可以赊销的现在必须带款提货;另一方面,部分企业靠拖延原材料付款时间来缓解流动资金短缺的困境。在银根紧缩的前提下,企业采购多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的形式,这也使企业的采购成本激增。款项不到位、资金使用成本上升造成到货慢、生产周期延长、产供销不平衡、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
4.民间融资风险大、利息过高,企业认同感低。调查显示,目前银行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大部分企业不倾向于其他融资方式,更不认同民间融资。主要原因是借贷风险大,利息更高,有企业表示民间借贷成本甚至高于企业收益。闵行区14家受访企业中有5家企业运用民间借贷或其他方式融资,但这部分资金构成比例不到15%,主要是民间借贷月利率高达3%-5%(折算为年利率大约在40%),远高于正常情况下银行贷款利率。
(二)用工成本上升难以消化
“用工荒”和《社会保险法》实施效应叠加,进一步推高用工成本。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受访企业均反映今年以来用工成本提高。一方面,年初“用工荒”的出现大幅推涨了工资水平;另一方面,今年4月1日,上海全面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7月1日起实施《社会保险法》,上海外来劳动力综合保险实行新标准。受此影响,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雇用外来劳动力较多的企业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有两家受访企业反映,按照新标准缴纳社保费后,公司社保缴费每人每月增加100-150元左右。奉贤区受访企业反映上半年用工成本已上涨了20%-35%。
高科技行业企业虽然用工人数较少,但是由于用人成本高,社保费缴纳标准提高后,人均提高的成本也相当可观。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企业预测,按照社保新政策过渡期下限工资额度计算,一般外来员工的养老缴费增加2.6倍,而高科技中小企业为留住外省市人才,基本都按社会保险的上限缴纳社保,企业相关支出增加近10倍。
(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而产品价格上涨乏力
持续通胀压力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中小企业叫苦不迭。奉贤区受访的8家企业上半年原材料价格涨幅在5%-15%,闵行区近八成受访企业反映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原因,松江区30家受访企业中有7家明确表示原材料上涨后企业生存出现危机。
不少中小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但产品售价却涨不上去的困境。调查中,多数企业反映部分产品一旦有涨价苗头,订单便流向成本更低的江浙一带,甚至向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国家转移;而部分行业的无序、过度竞争等因素也使中小企业难以通过提价来消化成本上涨压力,“高进低出”现象普遍。松江区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为保住订单而亏本经营的情况。
此外,部分企业因已有比较稳定的上下游流通渠道,都已经签订了半年至一年、甚至更长期限的合同。所以,在各项成本上升的形势下,不能通过调整售价来转嫁成本上涨的压力。
(四)人民币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较大的汇兑损失
本次调查涉及的出口企业及跨国公司普遍表示,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汇兑损失影响明显。松江的受访出口企业均表示在目前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出口压力巨大。闵行区有超过三成的受访出口企业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是对企业出口规模造成负面影响的首要因素。调查中,多数受访企业表示目前的汇率水平尚可承受,人民币兑1美元的汇率在6.3-6.4元将是大部分企业的承受上限,若进一步升值,企业出口业务将难以维系,甚至有部分企业将直接面临亏损或停产。
三、中小企业迫切需要政府加强扶持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落实效果
(一)加大支持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创新研发的帮扶力度
受访企业表示,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些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措施。闵行区有三分之二的受访企业希望政府在财政资金和税收优惠上提供帮助,如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加大财政对企业的贴息支持等,帮助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
不少受访企业表示,在创新过程中缺乏资金及技术方面的支持。因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扶持措施,帮助企业驱动创新,推进中小企业良好发展。
(二)加强扶持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落实效果
更多的受访企业期望政府能确保现有政策的执行效果。受访企业一是希望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和连贯性。有的企业提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已过去一半,但部分“十二五”政策的操作细则尚未出台。例如参与“浦东新区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的企业反映,其2010年的补贴仍未到位,且2011年的补贴也未有明确说法;今年软件企业的退税政策与往年相比严格了不少。这样,对企业制定今年及未来几年的经营策略带来了不确定性。二是希望政策落实应更贴近企业实际情况。有企业反映,补贴政策执行相对滞后,要到后期通过评审后才能到位,希望进一步提高时效性,真正发挥为企业雪中送炭的作用。也有企业反映,目前高新成果转化补贴,贴息面较窄,比例小(只有2%),款项落实周期长,补贴发挥作用有限。尤其在当前通胀环境下,补贴起到的实际效果随着时间的拖延,被通胀消化了。因此,企业希望补贴政策在操作环节设置上能更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提高效率,扩大政策效应。
此外,中小企业还希望有关部门放宽贷款条件,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力度;希望简化贷款手续,使中小企业及时融资,保持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扩大生产。
10.3969/j.issn.1674-8905.2011.12.003
周群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