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建设与展现:近代留学生群体的自我构建

2011-12-27赖继年

大连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留学生群体科学

赖继年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留学、建设与展现:近代留学生群体的自我构建

赖继年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拉开留学运动的帷幕,随后留学生的队伍不断地壮大。到了民国末年,留学生群体基本完成了近代化转型,这是留学生自我构建的结果。除了通过“留学”这一基本途径外,留学生群体还通过参与社会建设、搭建发展平台来实现自我构建。

留学生;近代化;社会建设;发展平台

鸦片战争后,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的统治秩序逐渐混乱。此时,清朝统治者内部发生了变化,一些人意识到“清政府如要稳定其对全国的统治,必须向西方国家学习一些先进的本领,而这个统治要继续下去,必须与洋人打交道”[1]。这些人从传统的士大夫营垒中逐渐分离,最后形成了所谓的“洋务派”。在兴办洋务的过程中,洋务派首领派出了一大批留学生去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于是大规模的官派留学运动开始了。此后,随着留学教育的发展,留学生的规模不断地扩大,到了民国末年,留学生基本完成了近代化的转型。留学生群体是具有强烈爱国意识的群体,他们都自觉地参与到中国社会的建设中去,这是留学生群体自我构建的过程。一般来讲,留学生的自我构建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纵向上的表现是留学生数量的增多,规模不断地壮大;横向上的表现是留学生的社会参与及其搭建自我展现与契合社会发展的平台。

一、留学进程中塑造:留学与留学生群体的发展

留学既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也是传播知识的一种手段。在近代文化输送的过程中,留学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他们通过新的学习手段,留学到世界各国,把各国的知识带回中国。这并不是浅层次文化对接,而是以社会经济变革作为驱动力的深层次文化交融。近代以来,留学始终与中国社会的变化相关联,每一次留学都是中国社会自我适应时代的过程。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留学教育开始起步,留学生逐渐增多,到了19世纪末,留学生群体初见端倪。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最大程度地在加深。与此同时,以留日为中心的第一次留学大潮出现,清政府派出了少量的留欧生,庚款留美也逐渐兴起。在这一时期,留日生基本属于“政治类”留学生,他们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留学生群体被注入了新的政治内容,并不断地发展。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人的救亡意识在运动中得到了升华。此时,第二次留学潮出现,这次留学“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中心,当然留英、留德、留日也有较大的发展”[2]。“五四运动”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留学”特性愈加明显。1930年代,中国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留学教育服务于战争,回归到了学习科技知识的原始位置。抗战胜利后,许多青年赴美留学,人数达到了5000左右,“留美热”开始出现,“学问留学”处于顶峰状态。通过对留学历程的剖析,我们可以理清近代留学生群体产生的脉络。

严格来讲,中国的留学教育是从兴办洋务开始的。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处于起步阶段,自上而下的官家留学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少数民间自费留学生不能成为主流群体。19世纪60年代,在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中国社会兴起以自强为图谋、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政府决定派学生去欧美学习。“1872—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120名幼童,远涉重洋,前往美国寻求西技真知”[3]。这些幼童在美国勤奋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由于政治等复杂问题,幼童的留学教育中断,他们也于1881年分成三批回国。这批幼童后来大都成为了政界、军界、商界、教育界的重要人物。在吸取幼童留美事件的经验及教训后,清政府陆续派出了陆军留欧生及海军留欧生。这些军事留学生在欧洲国家勤奋学习,大部分人成绩优良。在这批留学生中,除了产生一批军事将领外,还出现了思想家严复、语言学家马建忠、翻译家陈季同等[4]。除了名正言顺的留学生外,清政府的驻外使领群体可以看成特殊的留学生群体。他们基本上都是旧式文人,刚开始时抵触西方文化,经过实地考察后,他们的思想发生了急剧变化,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军事设备、政治制度、教育文化、商业文明等方面向中国进行了传播。在洋务运动时期,除了官派留学生外,还有教会捐助的留学生及民间自费留学生。自费留学生人数少,零星分布在世界各国。这些留学生大多是在传教士的带领下出国留学的。一些自费留学生在出国之前对国外的东西就有所了解,所以他们在留学期间比较容易接受西方的思想文化。自费留学生中不乏名人,革命家孙中山、外交家颜惠庆、国学大师辜鸿铭都是自费留学生。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生,出国前的身份不一,他们对西方世界的认知度也不尽相同。有些是旧式文人,他们对西方事物一无所知,有些人出生在华侨家庭,对西方事物有些了解,但他们在国外所学都是近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留学改变了他们的知识结构、思想状态及价值观念。以上这些表明,一个不同于旧式知识群体的新型留学生群体产生了,它在留学的进程中不断地塑造自己,不断地发展壮大。

20世纪初,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多,群体力量进一步壮大。此时,留学生已经不满足对物器文化的追求,于是把视角延伸到社会政治领域,“政治留学”便成了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痛定思痛,决心学习西方。1901年后,清政府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将鼓励留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次年,日本取得胜利,这令中国人吃惊不小,日本成为许多欲出洋留学人的首选目标。一批批青年离别家乡,东渡日本。1906年前后,赴日留学者达两万多人。这些留日生爱国热情高,大多数人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留学期间,他们饱尝日本人的侮辱,感于祖国的落后,很少沉溺于学业,而是整日奔走,忙于国家之兴亡。留日生回国后,积极传播民主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最后“辛亥革命”取得成功。孙中山充分肯定了留日生的作用“本党从前在日本组织同盟会所得的会员,不过一万多学生,他们回国之后到各省去宣传,便收辛亥年武昌起义登高一呼,全国响应,不到半年全国就统一的大效果”[5]。在中国学生涌向日本的同时,清政府向欧洲国家也派出了留学生,据不完全统计,官派与自费的留欧生在清末的最后10间已经超过了1000人。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向美国派出了留学生,自费留美生日渐增多。1909年开始的“庚款留美”助推了留美教育的发展。留欧美生与留日生不同,他们少了一份虚嚣之气,多了一份沉稳之态。虽然国外的民主革命的思想对他们有一定影响,但并没改变他们“学问救国”的态度。他们在国外勤奋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留欧、留美学生中涌现了一批社会名人。如政治家、社会活动家马君武,中国地质学的创始人丁文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与蒋梦麟,外交家顾维钧、文学家胡适、国学大师赵元任等。这些留欧、留美生在中国教育及科技的近代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第一次留学大潮中的留学生群体既延续了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群体的风格,也与它有不同之处。这两个阶段的留学生都抱有“救亡图存”的思想,并在国外都学习近代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但第一次留学大潮中的留学生群体有了更浓的政治色彩。许多留日生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并积极地组织及参与反清运动。一些留欧生、留美生也受到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影响,思想发生了变化,渐渐地投身于革命的队伍。这些特点是留学生群体在中国留学教育进程中自我塑造的结果。

1912年,清朝灭亡,取而代之的是中华民国。民国时期的留学生群体不断地壮大,逐渐成熟,“新文化运动”带来的马克思主义为留学生群体注入了新的血液,“政治留学”的特征显著。1915年前后,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中心的第二次留学大潮出现。虽然清政府被推翻了,但是“庚款留美”依然继续进行,民国初年的留美热潮也出现了。清华学校自1912年至1929年,一共派出了1200多名留美学生。留美生基本上是学习理工科的。与此同时,北洋政府还向日本、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派遣了留学生。辛亥革命期间,日本的留学生人数锐减,民国初年得到了恢复。这个时期的留日生与清末时的一样,都非常积极地参与政治运动;留英生也依然延续着清末的作风,沉静学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与留苏热的出现,给中国留学生群体注入了新的血液。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从1919年开始,1921年基本结束,这年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已达到1600多人[6]。留法生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生活俭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中央分批派出了多名留学生赴苏联学习。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成功。孙中山提出了“以俄为师”的口号,于是他派出了多名人员赴苏联学习。他们基本上是学革命理论与军事知识的。这批人后来成为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对中国革命的进程有着深远影响。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对留学政策作了调整,提高了留学资格,加强了留学生的管理。这个时期,留美教育呈现起起落落的波浪型发展状态。1929年-1932年间,留美人数大幅度下降,1933年-1937年间,留美人数慢慢回升。与此同时,“庚款留英”开始兴起。从1933年到1947年,“庚款留英”董事会先后举办了9届“庚款留英”公费生考试,共派出193名学生[7]。1937年,中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留学教育的步伐慢了下来。这个时期出国留学的人数同其他时期相比大为减少。国民政府出于培养战时人才的需要,限制了文科生。这个时期出国留学的人大部分成才。抗战胜利后,美国的国际地位提高,许多青年把美国当成了自己的留学目标,留美热逐渐形成。这个时期,留英、留日人数要比以往减少。纵观整个民国时期的留学,我们发现留学生群体在这个时期的政治色彩更加浓厚。两种不同性质的留学平行发展,有机结合,贯穿了整个民国时期。无论是“政治救国”还是“学问救国”都是中国留学生群体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自我选择的结果。留学生群体在留学的过程不断地自我调整及更新,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社会建设中体现:留学生与中国社会的变革

作为中西文化载体的留学生群体,在历史时间与空间的转化下不断地发展,并逐渐地成为社会建设的核心。1931年的《当代中国名人之调查与研究》中记载了1103位教育界人士,有留学背景的人为904人,占总人数的82%[8],可见留学生群体的核心地位。留学生群体一旦出现就迅速地参与到中国社会建设当中,推动中国向近代化社会迈进。这种过程既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留学生群体自我构建,不断发展的过程。如前所述,留学可分为“政治留学”及“学问留学”两种,留学生群体的社会建设也依此分成了两种:一是传播革命思想,发动武装斗争;二是参与教育、科技、人文社科方面的建设。

属于“政治留学”的留学生回国后积极地宣传革命思想,参加革命活动,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政治性变革。辛亥革命的发生、发展和中华民国的成立,留学生的功不可没。如前文所述,孙中山是以留日学生为骨干力量组织反清活动的。留学生回国后利用他们在清政府各部门的有利地位,在新军中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大造革命舆论,自己也投入反清的革命当中。武昌起义后,留学生们在宪法、法律文件、国家机构的设置、政党政治运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民政府的历届高官中,留学生比例很高,且不说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等头面人物都留过洋。陈独秀、李大钊曾经留学日本。20年代的中国领导人中,留法勤工俭学生比例甚高,如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立三、陈毅、蔡和森等曾经都在法国留学;30年代,很多高级干部是从莫斯科留学回来的,如叶剑英、张闻天、杨尚昆、王盛荣等。在共产党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留学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翻译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宣传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并组织和发动了各种武装起义。在共产党核心人物的领导下,各种群体力量汇聚在一起,历经长期的斗争,最后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属于“学问留学”的留学生在中国教育、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近代化过程中起了很关键的作用。留学生回国后,一些人选择了教师的行业,改变了教师队伍的构成,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发展。洋务运动时期,许多留学生回国后从事了教育事业。一些留美幼童回国后投身教育事业,如蔡绍基、吴仰恩、梁敦彦等。清政府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也曾鼓励留学生学习师范教育。民国时期,留学生成了高等院校师资的主要来源。1931年,全国共有公立私立大学79所,其中校长为留学出身的有65人,占总数的82%[9]。留学生们还积极地创办新式学堂、参与教学管理。晚清时期,留学生积极创办新式学堂:徐锡麟、陶成章等在绍兴创办大通学堂,何炳麟在长沙创办明德学堂。留学生还用民主思想管理学校。留学生姚宏业创办的中国公学在开办之初不设校长,而是设立评议部管理学校。

民国时期,留学生大力地推广民主化的管理模式。蔡元培在北大时便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郭秉文在东南大学时主张办学要求四方面平衡,其中人文与科学的平衡即包括了平等对待各种学术思想,提倡学术自由之意。在教育改革方面,留学生也作出了巨大贡献。清末,留日生将日本的教育学制带回国,促使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进行学制改革。民国时期,留学生们还为建立中国新教育体制积极奔走,他们引进实用主义教育学说,邀请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来华做巡回演说,还主导了新学制的改革。在这一时期,留学生为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民国初年的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的主持和努力下,学科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1924年至1926年间,北京大学创办了教育学系、东方文学系、生物系、心理系。1926年,叶企荪、杨光弼、钱崇澍、金岳霖分别创办了清华物理系、化学系、生物学、哲学系。与此同时,国内其他各大高校也在留学生的主持下纷纷建设新的科系,加强了学科建设。留学生还积极地参加科技建设。他们引进西方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与科技成果。留学生们认为,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且将科学理解为“有系统的知识”,自然科学并非科学内涵的全部,奠定了我们今天理解科学的基础。与此同时,他们通过发表文章、译著书籍举办科学演讲等途径,传播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诸学科领域及19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与成果,如电磁学、热力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留学生还积极倡导科学方法。他们向国人主要介绍的是实验法和逻辑法。颜任光用实践证明了这种方法,他与温毓庆等名教授创建物理实验室,积极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竺可桢与王琎对逻辑法有所偏爱,竺可桢认为,“科学上最有威能之方法,乃演绎法”[10]。如前文说述,许多留学生归国后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他们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现代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并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为中国科技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了参加科技建设外,留学生还积极地参加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洋务运动时期,马建忠于语言学、严复于西方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李叔同于美术学、音乐均具开启先路之功。民国年间,留学生又引进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哲学、法学、政治学,现代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专业。在电影领域,留学生通过创办或参与创办电影公司、拍摄大量的进步电影,创作电影剧本、进行电影理论建设等绰有成效的工作,为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音乐方面,一批在国外专门研习音乐的留学生回国后,全面引进了西方音乐理论知识,创作和演出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美术领域则涌现出了一批美术家,如徐悲鸿、刘海粟、黄风眠等。他们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创办美术学校,培养了大量的美术人才。

由此可知,留学生群体与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变革融为一体,他们参与中国社会建设的同时,自身的力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基本上处于上升状态。这种变化是一种自我构建的过程,也是一种双向动力:既是促成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的外部推力,也是自我近代化转型的内在动力。

三、学术交流中展现:留学生与创建学术平台

新型的留学生群体除了在与社会互动中构建自我外,还积极地搭建展现平台,不断地进行自我展现,既发展了自身也推动了中国学术的发展。他们主要是通过创建学术团体及学术刊物来进行自我展现,推动学术发展的。

在学术平台中,学术团体是最主要的平台。留学生回国后积极地创办学术团体来展现自我。广义的学术团体是指知识分子为某些的兴趣而组成的团体,参加团体的人或研究学术,或传布知识,或宏扬理念[11]。它是近代学术走向规范化、独立化、纵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知识群体进行近代化转型必须路径。留学生群体通过学术团体来进行学术活动,展现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晚清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创办了学会。据学者闵杰考证,这个时期的学会多达72个[12]。20世纪初,留学生掀起了组建学会和学术团体的高潮。1900年春,励志社成立,开了留日学界创设团体的先河。1906年,蓝公武创建了爱智会。很多人参加了该会,对西方哲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开展过辩论会。1912年,詹天佑创办了中华工程师会。学会集合了包括铁路建设在内的土木、水利、机械、采矿、冶金、兵工、造船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二百余人。这个时期是中国近代学术的奠基时期,学术团体刚刚开始兴起。1915年前后,留学生的数量增多,并在中国的学术崭露头角,于是中国的学术团体像雨后的春笋一般涌现出来。1914年,赵元任、任鸿隽、杨铨等在美国创立了中国科学社,该社以“联络同志、研究学术,以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为宗旨。1918年,随着大批社员毕业回国,中国科学社迁回国内。中国科学社的领导机构理事会、董事会由民主选举产生,有一定的任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集中制,既保证了领导工作的正常运转,又保证领导层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个人独裁专制的出现。它通过召开年会开展学术交流,宣传科学,使内地比较偏僻的地方得到许多科学专家莅止,把最新的科学发现或当前的科学问题,做成讲题,向当地的公众进行演讲[13]。通过这些,留学生们既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又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科学社成了民国时期范围最广的综合性、群众性科学团体。1917年,过探先、陈嵘在上海成立中华农学会。中华农学会开展了多次学术交流会,留学生在学术交流中展现自我,推动了农业科学的近代化转型。1920年,讲学社成立。讲学社是一个专门负责聘请外国名哲来华传播国外最新理论的民间学术团体,以梁启超为精神领袖,蔡元培、蒋百里、张君劢等是实际操作者。讲学社邀请了杜威、罗素、杜里舒和泰戈尔来华巡回演讲,介绍宣传了他们的思想,在全国掀起空前的学术热潮。1921年,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该社先后邀请孟禄、推士等一些国外著名教育家来华演讲,传授先进理念,介绍国际学术动态,开阔了国内教育的视野,推动了世界先进教育理念的引进。1928年,孙本文等人发起成立了“东南社会学会”。到了1929年,孙本文扩大了范围,组织成立了全国性的社会学组织“中国社会学社”。该学社以联络全国社会学者共同研究社会学理论、研究社会实际问题、举行实地调查和编纂社会学书籍等作为主要任务。该学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从1930年到1947年,学社共举行过八届年会,对推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学生群体建立了许多学术团体,由于受篇幅所限,不能一一陈述。为简明起见,现列表示之:

表1 留学生参与组建的主要科学团体一览表

除了创办学术团体外,留学生还创办了各种类型的报刊杂志来传播文化知识,探讨学术问题,展现自我。清末(20世纪初),由于留学生不断地增多,留学生创办的刊物不断地涌现,这个时期的刊物以翻译西方书籍、介绍西方文化为主,同时也刊载了留学生的论文。《译书汇编》1900年在日本创刊,“专以编辑欧美法政名著”为宗旨,设政治通论、政治、法律、经济、历史、哲学等专栏。《译书汇编》先后译载了法国卢梭的《民约论》、美国伯盖司的《政治学》等,“译笔流利典雅,风行一时”[14]。1901年,《教育世界》创刊,王国维任主编,《教育世界》介绍了大量的教育理论论著,并刊登了学者的论文,促进了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1903年《政法学报》创刊,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法学类刊物。该刊设有论说、学术、讲演、杂纂、研究资料等栏目[15]。留学生及其他知识分子均可在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提出自己的见解。1910年,由张大义任总编的《铁路界》创刊。该刊的主要栏目有:论说、时评、历史、学科、谈丛、调查等。民国时期的社会风气比晚清开放,思想更为活跃,学术争鸣热烈。在这种环境下,留学生创办了大批的学术刊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该杂志一开始就提出解放、进步、民主、科学,与旧文化坚决斗争,为新文化运动开辟道路。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从1920年9月到1921年7月,《新青年》上刊载了27篇关于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的文章。1917年《太平洋》杂志创刊,该刊物是一个综合性的刊物,以政论为主,具有浓厚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主要刊发政治、法律、经济方面的学术论文。中国科学社于1915年创办了《科学》月刊。开始的几年,《科学》月刊基本上是以介绍西方的科学知识为主,随着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为主的刊物越来越多,《科学》月刊进行了改革,使内容多寡与读者多寡相符,“首次为高中及大学生,次为中等学校之理科教员,再次为专门学者”[16]。中国科学社在30年代初发行了普及型半月刊《科学画报》。该刊物宣传科学化思想,介绍科学知识及科学原理,也刊登学者的学术论文。《科学画报》开辟了各种专栏,科学实验和工艺制作专栏培养青年动手制作的能力,从动手中获得知识;小玩意儿、化学游戏、物理游戏等趣味性专栏,可以启发青年爱好科学。《科学画报》在一年时间内就“受到了读者热烈的欢迎”[17]。

从上可知,留学生群体通过创办学术团体与报刊杂志来展现自己的学术素养,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并不断地完善自己。学术团体与报刊杂志是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时是交叉发展的,在学术交流的动力下,这种平台促成了各层面的互动,同时自身也不断地发展,与留学生群体前进的步调一致。

[1]贾春增.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变革[M].华文出版社,1996:38.

[2]李喜所.中国留学史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3.

[3]李喜所,刘集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1.

[4]裴毅然.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与探索[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43.

[5]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285.

[6]郑名桢.留法勤工俭学运动[M].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43-45.

[7]刘真.留学教育(四)[M].台北:国立译书馆,1980:1928.

[8]当代中国名人之调查与研究[J].民族杂志,1935(2):31-33.

[9]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272.

[10]竺可桢.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M].科学普及出版社,1981:47.

[11]张玉发.戊戌时期的学会运动[J].历史研究,1998(5):5-26.

[12]闵杰.戊戌学会考[J].近代史研究,1995(3):39-76.

[13]任鸿隽.中国科学社史简述[J].近代史研究,1983(1):2-13.

[14]冯自由.革命逸史[M].中华书局,1981:99.

[15]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2集[M].人民出版社,1982:489.

[16]科学今后之动向[J].科学,1935(1):21-31.

[17]王琎.本报一年来之回顾[J].科学画报,1934(8).30-33.

Self-construction of Overseas Students in Modern Age

LAIJi-nian

(School of History,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During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the Westernization group raised the curtain of the movement of studying abroad.Soon afterwards the number of overseas students kept increasing.By the late Republic of China,the groups of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had completed the modernized transformation which was the result of their self-construction.Besides,the overseas students also achieved their self-construction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putting up the development platform.

overseas students;modernization;social construction;development platform

K254.2

A

1008-2395(2011)05-0033-06

2011-08-06

赖继年(1979—),男,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研究。

猜你喜欢

留学生群体科学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留学生的“捡”生活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科学拔牙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