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协整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

2011-12-27锐,陈

财经论丛 2011年3期
关键词:十一五波动变量

王 锐,陈 倬

(武汉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一、引 言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十分剧烈,经历了快速上涨、急速下降、再次回升的过程。农产品价格与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探讨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对稳步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以及平稳物价都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几年,国内外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关注金融危机前一轮全球农产品价格飙升的原因,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国外的学者主要通过建立计量模型 (如一般均衡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等),对某一种或某几种因素与国际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如从汇率(Benavides,2004;Trostle,2008)、库存 (Benavides,2004;Mitra,2008)、食物消费 (Trostle, 2008)、生物质能源 (Trostle,2008)、贸易政策 (Trostle,2008)等方面探讨了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原因[1]。也有学者关注食品价格上涨对依赖农产品进口的低收入国家的影响 (Rosen,2008)。国内研究的重点也由国家政策的影响转移到供给需求等市场因素的影响[2],基于全球化视觉分析的文献也有所增加,近几年主要从供给 (方松海、薛淑珍、王保忠、徐雪高等,2008)[3]、需求 (吕剑, 2007;程国强等,2008;胡冰川等,2009)、货币溢出效应 (方松海、马晓河、黄汉权,2008)、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传导 (周应恒等,2007;赵荣等,2008;罗锋等,2009)等方面探讨了金融危机前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由于数据匮乏、统计口径不一致,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文献仍然较少。同时,也缺少对整个“十一五”期间农产品价格变动进行分析的文献。因此,本文拟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协整理论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各种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并着重考察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二、“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

2005-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总体上呈先高后低再高的波浪型变动特征,农产品价格先迅速上涨后冲高回落然后再次上升,2005-2008年上半年农产品价格大幅飙升, 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农产品价格骤然回落,然后从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再次持续上涨。每一个阶段都各有特点,2005-2008年上半年的农产品价格大幅飙升,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个阶段的农产品价格属于恢复性上涨[4],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是急先锋,成为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主导因素。2008年三季度开始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主要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对我国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造成了冲击,主要农产品价格全面下滑。2009年下半年开始,农产品价格伴随着宏观经济的恢复逐步回升,2010年底已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最高水平。

三、模型建立与变量数据来源

(一)模型建立与说明

本文主要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常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从而解释各种经济变量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与传统或经典的计量模型相比,VAR模型更能动态地反映出多变量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变化规律。

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将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归纳为[5]:①农业生产成本变化,包括土地租金和物质费用的变动;②城乡居民收入变化;③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④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⑤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现采用价格指数剔除货币供给和名义价格因素的影响,设立的模型如下:

其中,DAP为国内农产品价格,IAP为国际农产品价格,AMP为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IOP为国际石油价格,PDI为居民收入。

(二)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DAP选取人民银行公布的企业农产品价格指数。国际农产品价格一般都是分品种公布,难以取得价格总指数,而国际食品价格指数是粮、油、糖、肉、水果等主要农产品实际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可以作为反映全球农产品整体价格[6],因此IAP用国际粮农组织公布的国际食品价格代替,该指数以2002-2004年月度平均为基期数。IOP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公布的国际石油价格指数,该指数为布伦特、德克萨斯与迪拜三地价格的平均。AMP和PDI分别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数据取自中经网。所有变量都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的月度数据,并且进行了指数化和同比化处理。

四、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通过初步分析,发现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与农产品价格指数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这主要是由于农产品作为居民生存生活的必需品,受收入水平的影响较小。因此,可以剔除PDI,将模型调整为:

(一)单位根检验

首先运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各时间序列曲线图发现,序列没有时间趋势,围绕着非零常数上下波动,因此采用仅包含常数项的检测形式。结果表明,DAP、IAP、AMP、IOP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进一步对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单方根检验,发现4个变量的一阶差分都为平稳时间序列,因此DAP、IAP、AMP、IOP都为一阶单整序列 (见表1所示)。

表1 变量单方根检验

(二)协整检验

为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采用Johansen(1987,1990)提出的JJ(Johansen-Juselius)检验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特征根迹检验 (trace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都得出相同的结论,即4个变量之间存在着2个协整关系,这表明国内农产品价格、国际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成本及国际石油价格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见表2所示)。根据AIC(Akaike info criterion)信息准则,VAR模型滞后阶数为1。

表2 特征根迹协整检验结果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防止经济序列出现伪相关,需要对IAP、AMP、IOP是否是DAP的变化原因进行考察。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 (Granger causality tests)来分析。结果表明,在1%的检验水平下,IAP、AMP是DAP的格兰杰原因 (见表3所示),IOP并不是DAP的格兰杰原因,即和其他两个因素比,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不显著。另外,3个变量的联合变动是DAP变动的原因。顺便对变量间逆向因果关系分析,发现DAP并不是IAP、AMP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国际农产品价格、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和国内农产品价格间都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同时,发现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会导致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变动,这与许多国际农产品价格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表3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四)脉冲响应分析

经过检验和调整,可以建立滞后阶数为1的VAR模型,通过滞后结构检验,发现所有的单位根都落于单位圆内,因此调整后的VAR模型是稳定的。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国际农产品价格、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动态影响。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方法(generalized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前8个月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是正向的,这种正向影响在第4个月达到最大,然后逐步减弱,在第8个月转为负向影响,因此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时滞约为4个月 (如图1所示),这与有关文献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7]。而国内农产品价格同样会受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前3个月是正向的,然后转为负向影响,从第21个月开始再次呈正向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农产品特殊的生长周期所导致的 (如图2所示)。另外,国内农产品价格还会受到其自身的影响,这种影响一开始最大,然后逐步变小,这也较为符合农业生产决策过程。

图1 国内农产品价格对国际农产品价格的脉冲响应

图2 国内农产品价格对生产资料价格的脉冲响应

图3 国内农产品价格对自身的脉冲响应

五、结论与建议

以实证分析结果为基础,进一步结合已有的理论和经济现实进行定性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我国农产品价格仍主要由农业生产成本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

虽然实证分析并不能给定变量间唯一确定的协整数量关系,但相关检验仍表明,国内农产品价格各影响因素从强到弱依次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国际农产品价格、国际石油价格。因此,我国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农业生产成本决定,“十一五”期间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前一轮的农产品价格的飙升,主要还是由于种子、化肥、农药、柴油、农用薄膜、农用机具、用电等农资价格的上涨导致了农业生产的直接成本增加。当然,由于农产品较长的生长周期,农业成本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另外,农资价格与农产品价格之间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农产品价格波动并不会影响到农资价格,这可能与某些研究结论不太一致。

(二)我国农产品价格中的国际传导因素日益突出,但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反向影响很小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农产品价格和国际农产品价格之间是单向的引导关系。随着国内外市场的逐步融合,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日益传导到国内,国际农产品价格本身主要通过外贸途径和期货途径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8]。反之,我国农产品价格对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却并不显著,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缺少话语权。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不完善,在农产品定价中主要以美国芝加哥交易所价格为主导。

(三)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传导存在着时滞,二者并不是完全同步波动

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传导存在着4个月的时滞。一旦国际市场上需求和供给受到冲击,国际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产生同向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第4个月才能达到最大。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农产品进口从合同签订到进口农产品作为原料投入国内生产或进入消费市场存在着时滞,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期货市场的信息机制并不完善,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到国内农产品现货价格之间的传导存在着较多阻碍因素[8]。另外,我国农产品收购和储备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国际市场的冲击。

(四)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会对我国农产品价格产生冲击,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太显著

实证分析表明,无论同国际石油价格对国际农产品价格冲击相比,还是同国内农产品价格其他影响因素相比,国际石油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都不显著。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存在着特殊的石油定价机制,石油价格市场化程度很低,政府管制力量很强,国际石油价格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需要以国际农产品价格或我国农业生产成本为中间变量,这延长了传导链也增加了传导中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影响非常有限。

“十二五”期间国际国内市场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一)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尤其注意国际农产品价格的监测和预警

应建立健全全球农产品信息库,分品种定期公布各主产国的生产、消费、价格、贸易等信息。同时建立异常波动的预警模型,建立可行的产业救济安全保障机制,减缓国际农产品市场对国内农产品造成的冲击。

(二)加大某些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减少进口农产品对国内价格的影响

拓展依存度较高的某些品种的国内生产,以替代部分进口需求。如花生、油菜籽、油茶籽等特色或传统优势油料,一方面应从科研、良种培育、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等环节提高产量,促进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应从种植、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建立可追溯体系,增强国产产品的竞争力。

(三)完善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充分发挥国内国外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功能

应加快我国期货市场的开放步伐,逐步引导境外投资者进入,促进农产品期货品种多样化,为农民以及农业企业的生产预测、锁定收益、规避风险提供完善的期货机制。同时,鉴于国际期货市场的主导地位,应鼓励国内期货经纪公司及农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期货市场金融衍生品的交易。

(四)稳定农业物资价格,避免农资价格剧烈波动

为稳定农资价格,在生产领域,允许不同性质的资本进入农资生产行业,鼓励规模经营和品牌经济,提高农资价格的市场化程度;在消费领域,重点对农民购买农资加大直接补贴。另外,还可以建立农用物资的储备制度,减小农用物资生产和消费的季节性波动。

(五)完善农产品收购和储备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农产品收购储备体系的缓冲器作用

继续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提高中央与地方多级储备管理水平,同时完善风险基金和储备基金制度。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也需提高管理水平,加大对收购企业的监督、增值税的管理以及收购价格的执行。

[1]Trostle R.Global Agricultural Supply and Demand: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Recent Increase in Food Commodity Prices[R].USDA,2008.

[2]巫国兴.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 [J].农业经济问题,1997,(6):18-23.

[3]张志英.新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及调控取向 [J].社会科学研究,2008,(3):49-52.

[4]陈国强,胡冰川.新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分析 [J].管理世界,2008,(1):21-27.

[5]黄庭满.国内外专家认为:农产品高位运行不会引发全面通胀 [N].经济参考报,2008-03-25.

[6]胡冰川,徐枫,董晓霞.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模型 [J].中国农村经济,2009,(7): 86-95.

[7]罗锋,牛宝俊.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J].国际贸易问题,2009, (6):16-22.

[8]Tokgoz S.The Impact of Energy Markets on the EU Agricultural Sector[R].Center for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Iowa State University,2009.

猜你喜欢

十一五波动变量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羊肉价回稳 后期不会大幅波动
微风里优美地波动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十一五”至今广西农科院产业支撑能力分析研究
干湿法SO2排放波动对比及分析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
宁夏科技发展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研究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