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氛围”
2011-12-23刘建明
文/刘建明
说 “氛围”
文/刘建明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某国举国之人误喝了一种魔水,结果弄得全都言行乖张、疯疯癫癫。但有一个人未喝,尚能保持清醒,而大家却众口一词说他 “疯了”,因为他的言行举止与众不同,是个 “另类”。最后这个人被逼无奈,只好也喝了魔水,于是,其言行也就与众无异了。由此可见,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氛围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那么,何谓 “氛围”? 《辞海》中对此解释说: “笼罩着某个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这个 “某个特定场合”当然是有大有小,小到一个家庭或者单位,大至一个地区甚至整个社会。所以,就有 “家庭氛围”、 “单位氛围”、 “社会氛围”之说。实践证明,氛围是一种软环境,但它的作用并不软,一旦形成,影响很大,必然会对生活于该群体的成员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进而对其造成一种不得不与氛围保持一致的 “压力”。显然,故事中那个起初未喝魔水的人最终喝了魔水就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对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他们所处的政坛也同样具有一种氛围,可以说,这种政坛氛围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清廉与否,影响着他们能否和同僚们和谐相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少数单位或部门中那些搞权钱交易、假公济私、贪赃枉法的官员不仅不以腐败为耻,反以为荣,并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而那些不贪不占、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干部却时常会被孤立,甚至为周围的人所不容。安徽省某县原县委书记夏某的遭遇就说明了这一点。他上任不到一个月,就收到来自方方面面的礼金22万元,生病期间又收到 “慰问费”40余万元。但是,夏某很是洁身自好,不贪不沾,他将这些钱全部退回或者上缴财政,结果是捅了马蜂窝,得到了 “不懂礼数”的名声,与他一起共过事的人都 “与他保持距离”,没有一个副县级以上的领导愿意和他交流和沟通,由于太“脱离群众”,变成了 “孤家寡人”。于是,他在当了180天的县委书记后就 “撤离”了。
按理说,作为领导干部,夏某拒收和上缴礼金合情合理合法,并无什么不当之处,值得褒扬和学习,那为什么会得到 “不懂礼数”的名声并变成 “孤家寡人”呢?究其原因,就在于他所处政坛的氛围为腐败所笼罩,他的所作所为与这种腐败氛围格格不入,他的自律行为 “破坏”了整个群体的 “游戏规则”,断送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财路,触犯了他们的“既得利益”,于是犯了 “众怒”也就在所难免了。
由此可见,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的政坛腐败氛围一经形成,其危害不可小觑。它不仅腐蚀党员领导干部,毒化他们的思想,颠覆他们的价值观念,迫使那些意志薄弱者与之同流合污,而且还严重污染社会风气,使得正义得不到伸张,邪气占据上风,廉洁遭到排斥,腐败得到放纵甚至变成“时尚”,日益泛滥,最终是“贪官蹑高位,廉吏沉下僚”,进而丧失群众信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有百害而无一利,确实需要认真涤荡一番。
事实证明,氛围都是可以营造和改变的,政坛氛围也同样如此,它的清廉与否,全在于社会的营造。有鉴于此,反腐败固然要将那些腐败分子绳之以法,严惩不贷,同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坛氛围也十分必要。因此,各级党委政府更应动用一切力量,旗帜鲜明地宣传、保护和支持廉洁奉公的干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清廉光荣、腐败可耻的人间正气,努力营造人人痛恨腐败、人人监督腐败和人人敢于揭露腐败的浓厚氛围,形成打击腐败的强大攻势,让腐败分子犹如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惟其如此,崇廉、敬廉、思廉的政坛氛围才能日渐形成,腐败分子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