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主要表达方式与艺术创作核心机制
2011-12-19陈洁全
陈洁全
21世纪人类文明进程在多个领域面临总结(也被称为“终结”),又好像面临新文明的诞生,总结和发现成为时代的要求。从人类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方式看,有三种主要表达方式,即艺术表达,文字语言、口头语言表达,数理表达。艺术创造属于人类的艺术表达,艺术创作的核心机制又围绕着“一个机制”与“两个方向”。
一、人类的主要表达方式
(一)人类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来认识和把握世界,在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方式上,主要有三种:第一,艺术表达。就是人类运用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所进行的表达。如视觉的艺术表达(为强调其图像特征,笔者也称其为“图像表达”);音乐艺术是听觉的艺术表达i舞蹈艺术是身体语言的艺术表达。除了图像(视觉)、音乐(听觉)、舞蹈(身体)三种基本艺术表达外,还有由此衍生、派生出的其他表达方式,如书法篆刻艺术(文字+图像)、中国古乐(文字+声器乐)、西方音乐(数理+声器乐),影视、多媒体、数码艺术(数理+文字+声器乐+原声等合成)等。此外还有如中国民间的戏曲、杂剧,西方的歌剧等,甚至体育活动,也可以作为身体力量与美、身体力量与智慧的艺术表达。艺术表达以形象思维和“前思维”为主要特征,具有原始性、人文价值关怀的总体特征。在史前文明中,人类处于蒙昧状态,艺术表达作为人类较为单一的表达方式存在,并且带有强烈的迷信色彩和宗教特征。
第二,文字、言语表达。通过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还有身体器官表达,如口哨语言、手语、身体动作语言表达等,其中某些被“审美”加工成“文艺”作品)。它以抽象概念性媒介为载体,以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相结合为方式,东、西方以不同的思维倾向性特征和编码形成语言体系:汉语言以形象思维为基本特征和思维倾向,西方语言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特征和思维倾向:汉语语言编码属于理论依据性编码,西方语言编码属于随意性编码。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是人类应用最广泛的表达,是人类文明史的主要载体,哲学、史学、文学是其核心内容。中国文明史凸显“文”和“人文”的特征和线索。文字、言语表达反映了世界万物的外在发展规律。
第三,数理表达。即用数字、数理运算、公式、分子式等进行表达,它以抽象逻辑思维为基本方式,显示精密性、精确性的特征,其求真、求知的精神,是人类探索宇宙万物、“自然”“存在”和发展的最有效工具和途径,是科学的核心内容,是推动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力量。西方文明史凸显“数”“数理”的特征和线索。数理表达揭示了世界万物的内在发展规律。
(二)三种主要表达方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在人类三种表达中,艺术表达、图像表达是原始和本性的溢出,带有较强的“非理性”特征和宗教性特征,其表达边际悠远、模糊,是人类精神和信仰所在;数理表达是所有表达中的精确部分,追求精确和正确揭示着宇宙万物的本质,揭示万物理化属性和变化的基础和途径:文字和口头语言表达,作为抽象的概念性媒介表达,介乎以上两者之间,并作为社会载体的语言网络被最广泛运用。
人是连接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纽带,在人作为高级动物的本能、欲望、快感与“人”的精神和灵魂之间,由于心如天渊、个体大脑发展不均衡,三种表达的维度交叉、混淆和相互影响,由此导致它们的性质和功能不同,又交互影响、关系复杂。
二、艺术创作的核心机制
艺术表达是最“原始”的表达,图像表达是其主要形式,具有“前思维”的特征,其核心机理在于“隐在结构、意识现象、图像表达”的循环运作。在艺术表达中,艺术的创造性集中在“隐在结构”向“意识现象”的“跳跃”和“发现”,以反映存于隐在和显在世界的“隐在结构”。
(一)隐在结构
“隐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编入这一词语,偶尔见于书刊。本文理解“隐”就是中文“隐藏”“潜伏”的意思,“在”可以理解为西文翻译词“存在”(Being)词意两者结合形成“隐在”(隐秘的存在),又与“显在”(显现的存在)相对。结构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由于人是自然的产物,其与自然之间存在同质同构,世界(自然界、社会和人)存在着“隐藏、潜伏”的“搭配和排列”规律(严格来说,“隐在结构”还包含着“隐在物质”)。人类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发现“隐在”于自然界、社会、人类的结构和规律的历史,哪怕这些结构和规律具有历史的偶然性或即时的短暂性,甚至被扭曲或不断解构、重构。
(二)意识现象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现象”是“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本文把人脑中由隐在结构生发、反射的各种意识的形态和联系称为“意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联想、理解、情感、想象、思维等形式,以及内心视像、概念生成,甚至数理运算等各种大脑反射活动,都属于意识现象。从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到近代莱布尼茨的“微觉”说,再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现代美术心理学,乃至中国古典《坐忘论》《心经》等都有很多涉及。
(三)图像表达
图像表达就是用图像表示意识现象,即用视觉艺术的形式表示意识中的各种现象,并根本指向“隐在结构”。视觉是人类接收外界大部分信息的渠道,图像的历史先于人类文明史,从语言、文字发展史看,东、西方语言系统在形成的初始都经历具体图像临摹到抽象指称的过程(一般都经历“从形似到内在指示,进而到外在象征”);人类的思维由原始的具体思维逐步发展到抽象思维,图像比人类抽象思维更加深刻、稳固。图像表达作为艺术表达的主要形式,被称为“各学之本”的绘画,是一种独特的原始性表达。
美术创作就是如何观察、思考、发现和捕捉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中的隐在结构,进而形成有效的意识,以某些媒介物和技术技法,用视觉图像的方式(而不是文字、语言或者数理的方式)陈述出来。钱钟书说文人画“以不画出、不说出以示画不出、说不出”(《管锥编》),指向“隐在结构→意识现象→图像表达”的“机理链”及其循环反复所指向的“隐在”“标的”(即“画不出、说不出”),过程“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石涛语),直至“表达”到位。
三、两个方向——关于核心机制链接延伸的两个方向
“隐在结构·意识现象·图像表达”作为美术创作的核心机制,其运作(创作)因于心灵(灵府)的源泉,其流溢出的产物就是艺术作品。从历史和社会看,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政治、经济是这一流溢口的阀门和闸网,文化则是承载的土壤:从艺术哲学上看,是“种族的”“环境的”“时代的”不同种类、内容、形式和风格特征的流传;从创作主体上看,是艺术主体情感动力的作用、意志开关阀门的限定,智慧的流速从而形成源远流长、不断被艺术史家解读的图像历史。通过机理运作形成视觉图像表达“形”,有所谓“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也即核心机制连接着两个方向:包括道体方向上的创作思想,和器用方向上的创作媒材、技法、技术,反映在创作活动中。
(一)创作思想方向
创作思想方向是核心机制在“道体”方向上的链接延伸。从哲学、历史、美学、艺术等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始终是美术创作实践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东、西方的艺术思想进行探讨,包括中国传统艺术思想,西方的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及其衍生的现代、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思想,中国现代美术转型中的各种艺术创作思想等,其与“核心机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属于此方向的问题。
(二)创作媒材、技法、技术方向
创作媒材、技法、技术方向,是核心机制在“器用”方向上的链接延伸。创作媒材是美术创作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不但决定着美术作品的分类和风格,而且深刻地影响着美术主体的思维活动和技术操作。创作媒材、技法、技术的发现和表现,既是认识论的问题,也是方法论的问题。在西方架上绘画、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中,它可以与创作思想结合运用、吻合推进,媒材实验认知、规律性把握也可以直接构建语言、思想和精神。美术创作的媒材、技法、技术的理化、文化、美学、哲学的属性,又如何与另一方向的创作思想链接应用到核心机制,属于此方向探讨的问题。
总之,人类要表达思想感情、认识和把握世界,就要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有多种表达方式,我们要围绕其诸多方式和问题,深入研究、探讨,不断总结和发现,了解艺术创作核心机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