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美术媒材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5-26孙登广
孙登广
摘要:在初中美术教学当中,由于教学条件有限,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没有美术学习意识。本文结合美术课堂教学多个步骤,因地制宜利用特殊美术媒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特殊美术;媒材;农村初中;美术教学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最主要是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由于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素材有限,所以需要借助一定媒材。尤其是如今美术教材内容、形式都比较丰富多彩,媒材的匮乏对美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带来困难。在教学中不能因为缺少美术媒材导致学生对课堂学习失去激情,也不能阻碍学生对美的进一步认识、感知。
一、激发学生探索好奇心
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好奇心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索、教师深化教学的润滑剂,也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来源。初中学生对于陌生事物总会忍不住探索、研究,将其透彻分析,而学生这种不达目的不罢手的好奇心恰好是美术创作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好奇心,运用美术媒材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将这种兴趣进一步扩大,让美术媒材拓展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出媒材创造作用。比如在讲解《京剧脸谱》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放学回家路上寻找单面光滑的石块,并将石块上的线条、凹痕保留。这一要求会引发学生好奇心,并对美术课教学饱含期待。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好奇心,那么课程教学就成功一半,激发学生生学习兴趣。当然,激发学生好奇不能让任务太难或太简单。太难学生无从下手,会失去进一步探索的信心;而太简单则没有挑战难度,没有深入探索的欲望。[1]
二、突破惯有教学思维定势,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特殊美术媒材
当然,由于初中美術教材会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因此教师教学思维和方式还要根据不同教材内容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在美术教学当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锻炼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教师在筛选课堂教学媒材时需要打破以往对美术素材的世俗定义,突破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的局限性。就近取材、因地制宜,将学生常见事物引入美术课堂教学途中,为学生开拓出全新的发现角度,巧妙运用逆向思维引导和培养学生不断发散思维。比如在桂林版八年级上册《布贴画》一课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媒材。但由于农村学生周围无布贴画方面的素材,所以很多学生无从下手。因此教师便引导学生寻找家里养的家禽羽毛或者到树林中寻找鸟羽、树叶、花瓣、农作物、砂石等,以之为媒材。教师与学生在所有资源中共同确定植物类媒材。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并将自己所搜集的特殊美术媒材运用到作品创作当中,让作品更具乡土特色,在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到美术作品的制作技巧。
三、巧用本土美术资源,指导学生合理使用美术媒材
在农村初中美术课程教学当中,教师最好采用身边常见事物作为美术媒材,这样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 合理尝试、利用、开拓出新的美术作品表现手法,这是学习美术的关键。对于农村大部分初中生而言,在美术学习中最大的优势在于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能够成为美术作品艺术创作特殊媒材。比如学生能够搜集河道边的黄沙、鹅卵石、山上岩石、枯树根、羽毛、秸秆、蒲草等作为原材进行艺术加工制作,将单调的素材经过学生巧妙构思、精心制作,能够变成观赏性强、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真正做到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的作用。[2]
在桂教版初中美术教学中,有关于教导学生造型能力管理的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废弃电线(六股芯线或无导体的绝缘层)制作线性人物。人物可以是影视英雄人物,也可以是身边敬爱的亲人,但由于学生收集废弃、老旧电线具有一定困难或存在一定危险性,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目光转向废品站或者采用面线、铁丝等物品替代。甚至有学生在小组探讨中想采用河边垂柳或者面线编织成型,在编制中用具有一定硬度的铁丝或者树枝作为人体骨架部分。这样能够让绵软无力的柳条或棉线能够弯曲成各种图形,并且媒材很容易收集。同时由于棉线颜色各异、柳条拥有嫩绿色树叶和灰色枝干作为色彩装饰,能够让人物更加饱满、生动有趣。在这类艺术作品的创作当中,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收集来的媒材创作出贴近大自然、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美术课程,使得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氛围活跃,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能够将学生思维无限放大,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创造性。
四、创新美术媒材资源教学活动,融合媒材与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实行下,对初中各学科教学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关学科知识,还要成为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设和研发者。虽然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学校或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的美术媒材有限,但是由于农村地域优势,生活和自然会为美术课堂教学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媒材资源。美术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及其生活经验,充分挖掘出学校周围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美食资源等,采用相应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自然环境等与美术学习相连接。让学生更注重对生活环境变化的关注度,能够从创作作品中去感悟生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等。让作品融入自己最深厚的感情,赋予作品灵气,将生活实际以艺术手法表现出来,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发现能力。
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实践当中,需要充分的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生活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大量媒材,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农村乡土条件优势,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环境深入挖掘,利用农村生活中特殊美术媒材,开拓自身教学思维,大胆创新。采用新颖的媒材元素,积极开发利用本土元素补充教材不足之处,充分发挥出初中美术学习特性。因地制宜,大胆实践,利用农村美术媒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力度。锻炼学生发现事物美好一面的眼光,开启学生的创意之门、智慧之门,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蒋雪.巧用乡土文化资源 提高美术课堂有效性——浅谈特殊美术媒材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18:117.
[2] 薛有泽.发掘本镇乡土媒材 促发有效美术教学[J].赤子(中旬),2014,0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