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1-12-19胡英芹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倦怠感职业倦怠问卷

胡英芹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430)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胡英芹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430)

采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对广东省 260名高职院校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教师受不同年龄、学历、职称、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在职业倦怠感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总体来说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趋势比较严重;产生的时间也表现得比较早。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也称“职业衰竭”、“职业枯竭”。美国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 (Freudenberger)于 1974年首次描述与界定“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他用“burnout”一词来描述“那些供职于助人行业 (helping prefessions)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1]”。1976年社会心理学家马勒诗也正式使用了这一术语。其后,在近 30年的时间里,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已经延伸到各个领域,如教育、管理、社会服务、警察、医生和护士等职业。学术界对于职业倦怠的解释甚多,专家学者们分别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在我国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中,人们关注的仅仅是传统的高校教师,那些因学校转型而加入高校教师队伍的高职院校教师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目前职业倦怠作为一种隐性的职业伤害,在高职院校教师工作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近十年来,随着中专 (中职)学校升格而产生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与传统高校教师相比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作为“高校教师”时其角色意识和角色能力相对较弱,幸福指数不高,这种情况的存在给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社会都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探索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既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克服的问题。本研究自编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卷》,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以寻求克服该群体职业倦怠的有效策略。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主要选取了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 280份,回收率93.33%,删除无效问卷 20份,最后实得有效问卷 260份,有效率达86.67%。问卷采用 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①本文所编制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基于马勒诗等人编制的倦怠问卷MB I(MaslachBurnout Inventory)与MB I-ES(MB I-Education Survey),参考北京师范高校修订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结合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设计出一些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有关的因素,如情绪、态度、工作成就感、组织管理和社会因素等,项目分 4个评分级别,从未如此 1,很少如此 2,有时如此 3,经常如此 4。②本课题研究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的检验。研究采用克隆巴赫 (Cronbatch’s Alpha)A系数来考察问卷的信度,在研究中,经检验整个问卷的A系数为 0.839,效度检验相关系数在 0.498~0.537之间,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访谈调查。通过对教师的深入访谈了解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状况、生活条件及其对学校今后前景发展的看法,从而了解职业倦怠产生的相关因素、深层原因及解决办法。对访谈调查进行了记录并做出整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性别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表2-1中表明,从不同性别高职院校教师之间的比较来看,男性教师与女性教师的平均分差异并不大。经过方差分析,不同性别高职院校教师在情绪因子上统计量的值 T为 1.472,其相应的显著性概率 P=0.143﹥ 0.05,说明女性教师与男性教师的情绪因子程度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1 不同性别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同理可以发现在其他几个因子上,不同性别的教师也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经过数据分析,不同性别的教师在职业倦怠五个因子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认为男性教师和女性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基本一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二)不同年龄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表2-2的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的教师职业倦怠差异非常显著。

表2-2 不同年龄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通过跟踪分析可以发现,总体变量情况 40~50岁组最为严重,其次是 50岁以上组。总体来说,40~50岁的教师比年长教师倦怠程度要严重,而 50岁以上的教师比 30~40岁的中年教师则更容易产生倦怠。30岁以下的教师正处于职业的开始阶段,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着热情,对自己的事业特别关注,对职业的声望和自我发展的需求也很高,于是他们通过不同方式的付出而力求去达到自己的要求,进而对工作积极热情,所以职业倦怠产生的程度相对轻微。

(三)不同婚姻状况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表2-3的结果表明,己婚教师与未婚教师除学校组织管理因子没有差异外,其他几个变量已婚教师都比单身教师严重。

表2-3 不同婚姻状况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也许是因为已婚教师从事教师职业时间较长,社会认可度、工作压力和家庭责任使他们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的热情度降低。同时,由于他们对自身发展的期望面对现实比较切合实际,因此对现状较为满意,所以其工作成就感高于单身教师。

(四)不同学历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表2-4的结果表明,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倦怠差异非常显著。本科学历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最为严重,这与以往许多研究的结果大致相吻合。

表2-4 不同学历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本课题研究认为,一些高学历的教师往往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工作和自己完成目标的能力有过高的期望,特别在高职教育这个领域,期望与现实的差距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时间一长职业倦怠也就油然而生。对本科学历的教师而言,低工作成就感和相对高的情绪、态度因子的对比已是一种很不平衡的状态,如果在这种状态下继续延续下去,不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那么职业倦怠就会因此而进一步加剧。

(五)不同职称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表2-5的结果表明,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情绪因子和工作成就感方面差异非常显著,其次就是社会因素。研究表明,讲师的职业倦怠最为严重。

表2-5 不同职称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P<0.001,**P<0.01,*P<0.05

由于讲师年龄主要在 30~40岁之间,他们承受着来自教学、科研和职称晋升方面的压力,以及来自于同事之间的竞争以及家庭的压力,这一切显然要高于更年轻的教师或更年长的教师。这也是高职院校中一种普遍的现象。

(六)不同学科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表2-6的结果表明,专业课教师与公共课教师职业倦怠感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从平均分上还是可以看到,专业课教师的分数相对较高,从而也表明专业课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趋势比公共课教师要明显。

表2-6 不同学科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专业的设置和专业教学与学生的生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专业教师各方面的压力比公共课教师会大一些,这也反映了目前高职教育中所存在的一种问题。尽管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如果不进行必要的调节,倦怠也会因此而产生。

(七)不同收入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表2-7的结果表明,不同收入的教师在工作成就感和学校组织管理方面差异非常显著,收入越高,这两方面的症状也就相对越轻;而情绪因子、和态度因子方面差异则不显著。

表2-7 不同收入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职业倦怠最严重的是月均收入 3000元以下的教师,其次是月均收入为 3000~4000元的教师。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教师的工作成就感也随之提高。教师收入的提高不仅意味着个人经济能力的增长,同时也意味着自己的科研能力、行政能力或者其他综合能力的提高,这些能力的提高无形之中也提高了教师的成就意识感。相对而言,收入较少的教师成就感也就较低。因此这种研究的结论还是不难理解的。

三、讨论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一)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倦怠的各维度中,得分相对来说都比较高。由此我们可知,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趋势还是比较严重的。

(二)年龄不同的教师职业倦怠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 40~50岁的教师职业倦怠表现明显,30岁左右的教师倦怠感相对较低。

(三)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倦怠也有差异,本科学历的教师倦怠程度较为严重。

(四)从总体上来看,教师认为自己的收入在教育行业所处的位置不同,其倦怠感也就不同。主观上认为自己收入水平所处的位置越低,其倦怠感就越强。

(五)不同职称的教师职业倦怠也是不同的,其中讲师的职业倦怠最为严重。

(六)与教师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关系的变量有性别、每周授课量、学科性质等因素。

根据以上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主要呈现以下特点:①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趋势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严重的。②高职院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表现得比较早。③受不同年龄、学历、职称、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职业倦怠感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研究表明,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不容乐观,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影响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不仅需要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广泛关注,还必须从学校的组织管理和教师个人层面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各方面共同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体制的现状,为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障,减轻教师精神上、物质上的压力和负担,缓解其倦怠的心态。由此,我们分别可以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从而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1]贾素萍.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

[2]陆晓燕.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3]李永鑫.工作倦怠及测量[J].心理科学,2003,(03)

[4]贾素萍.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证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08)

[5]曹光海.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

G443

A

1009-5462(2011)02-0062-5

2011-05-26

本论文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GTXYZ1012)阶段性成果之一。

胡英芹,女,广东韶关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

[1]R.L.Schwab,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J].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Sikulan Editor, Macmillan,1996,53-54

[责任编校:张勇 ]

猜你喜欢

倦怠感职业倦怠问卷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问卷网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缓解效果探讨
外科病房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