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认识

2011-12-08国务院发展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杭州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冯 飞 国务院发展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认识

冯 飞 国务院发展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2010年杭州市政协召开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论坛,邀请了众多专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杭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议等方面展开了讨论。本期专家言论精选了几位专家在论坛上的精彩发言,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温家宝总理说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国家经济社会的未来”。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技术”和“新产业”的深度融合。怎么理解?要抓住两个关键词:“战略性”和“新兴”。

我们可以把房地产理解成“新兴产业”,也可以说汽车产业是“新兴产业”——房地产业在前几年获得了非常高速的增长,2009年我国的汽车工业也增长了46%。但是,在产业创新、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上,这些产业还不足以体现国家的战略目标。

产业的“战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显著地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能显著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能让我国更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谋求在新一轮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革命中占据一席之地。最重要的是第三点。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都非常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虽然不像我国那样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但仍有异曲同工之处。2009年年底,美国出台了“重塑美国制造业框架”的政府文件,其中涉及6大产业,绝大多数都跟我国的“七大产业”有相似性;欧洲出台了“面向2020的制造业框架”;日本也出台了相似的政策。从国际大背景来看,全球将出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有3个方面:新能源、生物产业和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

要充分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意义和发展重点。

全球在瞄准这样三个领域进行主要的创新——新能源产业在美国的定义比较宽泛,广义新能源也包括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很多年前就被发达国家作为一个对经济社会影响力可能大于IT产业的战略性产业来发展,尽管现在生物技术产业还没有像当初预期的那样体现出战略性效果,但有专家预言,到了2025年,全球经济将进入生物经济的时代;还有新一代互联网产业,或者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IBM 提出的“智慧地球”、物联网、云计算等都属于这种新产业。另外,一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产业也获得了高速增长,全球向低碳经济转移也成为了大趋势。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到了非转不可的时刻了。国家制定“十二五规划”,主基调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之所以说是“必须要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时候了,主要是两个“倒逼机制”导致的:一是我国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在经济危机中显著削弱,亟待形成新的优势。二是发展中出现的资源环境的压力、气候变化的压力。这两个“倒逼”决定了我国必须转变旧的发展方式。

在国家规划中,将重点提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4个方面、7个产业、22个重点领域”。如果试图规划这些产业发展的目标,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它们的定义:哪些领域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哪些不算。如生物产业,2009年的年产值出现了若干个不同的统计数据,最高的是15000亿,还有11000亿、8000亿、7000亿等。其中,在“15000亿”中,“化学药”也算在生物产业中。由于目前相关产业的统计口径或者定义还未确定,很难确切地分析这7个产业在GDP中占的比例有多大,也就很难确定2020年的战略目标。

要深刻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和其发展规律

一是技术创新活跃。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高增长产业,完全不同于房地产或者传统汽车产业,它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创新的活跃。目前围绕新兴产业,全球都处于一个创新的高度活跃期,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创新活跃也意味着技术的不成熟,包含有大量的技术风险。一种新的技术出现,往往对前面出现不久的另一些技术来说是颠覆式的,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来说,是“破坏式创新”。比如太阳能多晶硅的制备,我国近年将多晶硅产业作为“产能过剩”的六大产业之一,这个产业的技术风险问题也值得注意。目前,我国90%多的多晶硅企业采用的生产工艺是改良西门子法,生产1公斤产品的耗电量是200度,1吨就是20万度。后来出现了新工艺“新型硅烷法”,耗电量是每公斤75度,跟每公斤200度电的生产方法相比,是一种颠覆性创新。现在,又发明了“物理法”,生产耗电量是每公斤45度。另外,还有一种没有完全成熟的技术——“太阳炉”生产法,就是用太阳能去制备硅。新技术的出现是一轮一轮的,而且往往可以完全替代前一种技术。应该思考的是,旧技术的投资成本该由谁来买单?就多晶硅制备这个产业来说,我国90%的企业产品用于出口,中国在为全球承担巨大的技术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要抓什么?是抓大项目引进、快速产业化,还是真正去谋划自主创新能力的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要完全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思路。这里仅仅举了多晶硅产业这一个例子,而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还存在着很多类似的问题,如果不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而是简单地以投资规模关注项目,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二是产业组织方式呈现新特点。

一方面,一个新产业往往伴随着大量新兴企业的出现。在撰写规划时,要注意保护新产业和新兴企业的发展。当年谷歌从创立到成为全球五百强仅仅用了7年时间。另一方面是产业价值链发生重大变化,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是核心零部件,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则变成了电池、电机、电控等,掌握着这些核心技术的企业才站在价值链的高端。政府在政策和制度上更应该有利于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三是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相当多的新兴产业是供给创造需求,而不是需求创造供给——有互联网才有互联网用户,有物联网才有物联网用户,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往往在发育期成本很高,价格也高,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如政府采购政策、补贴政策等。再者,消费环境以及基础设施也还不完善,存在着诸如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物联网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的升级等问题。

四是商业模式需要创新。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仅需要技术创新,还涉及到商业模式的创新。物联网是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以信息技术的生动应用为特征。要拉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千万不能停留在以政府示范来拉动产业发展的层面上,而是要形成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取得多方的共鸣,才能真正良性发展。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等其他方面也都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政府需要在政策层面上给企业以广阔的空间去发挥商业模式创新的想象力,进而使技术优势真正实现产业化。

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会对旧的机制体制带来比较大的冲击。

美国、欧盟等很多国家都面临着既有利益集团与现行体制机制上的障碍,而中国的矛盾更突显一点。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几乎每一个方面都存在着体制机制漏洞,比如:新能源产业存在上网电价的问题、新能源汽车面临准入的问题、物联网面临着行业壁垒问题、生物制药面临着药品审批和医保问题……以上例子仅仅是特殊情况的体制机制问题,还不包括一般性的体制机制问题,比如项目审批准入通用机制、价格形成机制如何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和指导思想,可以总结为16个字:立足国情、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引领发展。

立足国情,就是要面向中国经济社会的重大需求,而确立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创新驱动,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大特点是创新,发展的第一驱动要素就是知识和创新,发展方式和政策支持方式不能和传统产业等同化,否则将没有针对性。创新驱动除了技术创新之外,还有系统性创新,包括体制机制创新、产业组织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一系列创新,包含着政府在政策上、管理方式上、政策着力点上、组织方式上的一系列创新。引领发展,要更加关注产业的长期性和战略性——至少要十年左右才能见分晓。一个产业在五年之内,很有可能还看不出有多大的产业量和规模,它的战略意义更体现在后几年的发展上。全球在经济技术领域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新兴产业的竞争上,要超前作出规划。在具体的政策上,应该下大力量解决自主创新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要走自主创新的路子,当然不排除对外合作、国际合作。

第一,要鼓励组建若干个“产业创新联盟”。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是多学科融合,很难说某一个产业是在孤军奋战,中国企业自身的能力规模跟国外相比偏小,更要走“组织化”路线——建立“创新联盟”。国际上大的产业创新基本上都出自联盟之手,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之后几天,就立刻宣布了美国新的电动汽车联盟成立。日本也成立了一个类似的电动车联盟,通过联盟的方式实现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要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注意避免联盟的“名存实亡”问题。

第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创新体系要紧密结合。对地方来讲,就是“怎么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问题。从中央政府角度考虑,希望不同产业在地方上建立若干个国家创新基地,进而形成国家创新体系。借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希望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联动上能够取得成效。

第三,供给侧的创新基地政策和需求侧的创新基地政策要结合。供给侧是指原来鼓励大企业发展,政府会给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研发、支持产业化。这时,需求侧往往是薄弱的,比如新能源汽车产品,我国通过政府采购或者购置补贴来促进消费。一些技术成果甚至是由政府花钱购买的方式在需求侧激励创新。需求侧激励创新,能避免“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状况。有很多新技术都不是国家支持的项目,但民间高技术企业却自己发展起来了,政府应当采取购买的方式、事后支持的方式,从需求侧激励发展。当然,现在还要通过财政政策建立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

第四,各地非常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总体积极性值得维护。但从中央的考虑来看,各区域间应该有一定的分工和协作。政府的职能就在于管住投资。政府投资要慎重,要形成区域和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再造战略性大单品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