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联网框架探讨
2011-12-08胡雨平杭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胡雨平 杭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新物联网框架探讨
胡雨平 杭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后,物联网作为其中重要一环被多次提及,包括杭州在内的许多城市纷纷制定了物联网发展的规划,提出了产业的发展目标。然而透过热闹的表象,我们会发现,标准不统一、模式不成熟等老生常谈的问题,业界仍未给出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单是如何切入市场这一问题,就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初步推广而凸显出来。
物联网与互联网
物联网和目前的互联网有着本质的区别。人们如果想在互联网上了解一个物品,必须要通过人去收集这个物品的相关信息,然后放置到互联网上供人们浏览,人在其中要做很多的信息收集工作,且难以动态了解其变化,互联网主要是人与人沟通的虚拟平台。而物联网则不需要,它是物体自己“说话”,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借助无线通信网络与现在的互联网相互联接,让其"开口说话"。可以说,互联网是连接的虚拟世界,传感网则是连接物理的、真实的世界,而物物相连的规模将大大超过人与人、人与物互联的互联网规模。
“物联网”的核心
权威人士认为,我国物联网发展重大瓶颈是:核心技术竞争力不强;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产品集中在低端;企业能力弱;信息安全等。
更让人担忧的是物联网行业发展存在“竞相造车、无人修路”,“只抓低端、不抓高端”,“只抓应用、不抓标准”,“安全威胁严重,不抓源头解决”,对最核心的标准、编码、码址资源等关键问题则采取回避现象。而标准的缺位将影响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此外,物联网不仅要有传感器、电子标签等硬件设备,码址资源即IP地址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没有IP地址的支撑,无论是物与物,还是人与物的信息交换,都无法实现。据预测,我国未来IP需求量将达到300多亿个以上。国内物联网所需要如此巨大数量的IP地址战略资源从何而来?
如果我国的物联网体系建立在国外标准的体系上,不仅会对我国政治、经济、企业和个人带来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同时知识产权问题也将给我国信息产业带来难以避开的桎梏。
这样下去,我国的物联网应用虽然有所发展,仅仅是发展了“物联网应用汽车”,而所跑的“物联网高速公路”却都是外国修建,处处都是国外收费检查站,我国不仅要付出巨额的费用代价,所有经济、工业、流通领域信息彻底外泄。一旦发生国外物品编码解析服务器对中国停止工作,中国的工业生产、物流、商品流通、居民生活保障体系将无法运转,面临崩溃,如何面对?
物联网的标准涉及感知、身份识别、信息传输、应用和安全等多个领域。物联网标准制定应该紧扣核心的感知、身份识别、信息传输和信息安全。由于物联网的应用面广泛和普遍,仅仅关注和讨论物联网应用层的标准制定,则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物联网标准的博弈
标准是利益的博弈,又是立国之本。中国物联网标准必须适合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因此,在国际还没有统一的物联网标准情况下,如何对待已经以企业为主或由某一个国家标准组织事实形成的“国际”电子标签标准,是必须面对的首要课题。
今天,高科技领域的技术标准已经开始严重偏向私人利益,国际标准为主要美、欧、日等跨国公司控制。
当今的市场环境与中国的利益不一致,发达七国有过多标准组织是中国的竞争对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为什么却要在供应端开展竞争,中国为全世界供应了大量产品,为什么不能提供标准、标准化组织及标准的理念?中国为什么从国外输入标准和技术?中国有能力改变世界,应该创造自己的游戏规则,应出口标准。
技术本身没有国界,但技术有归属。在现今知识产权时代,外国资本往往利用技术标准对我国进行垄断控制,迫使我国被“钉死”在国际分工链的最底层,沦落为廉价“代工商”;外国资本则控制中国产业链标准,控制整个中国产业,稳居利润丰厚的产业链上游。
对此,中国近些年有极其深刻的教训。对国外物联网标准,应取慎重态度,必须彻底论证清楚其全部知识产权归属及对中国的利害关系。但真正的出路还是自主创新,建立中国自己的物联网标准,从根本上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
中国的物联网及电子标签标准目前是一张白纸。但中国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标准,自主创新与开放兼容,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抢占国际物联网技术标准的话语权和制高点,争取将我国自主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或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纳入国际相关标准中。
新框架——中国物联网的希望
随着物联网的温升,国内企业、标准化机构、政府部门意识到,只有掌握物联网标准制定主导权,从标准底层建立自主创新的技术体系和标准,才是中国物联网发展的道路。
让人欣慰的是,中国的企业和标准化机构已经开始向物联网国际标准进军,取得突破性的成绩。由我国提出并积极推动制定,ISO/PAS 18186《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发布,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可公开提供的规范。中国企业和标准化组织开始进军并登上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的舞台是中国物联网的希望。
与此同时,中国的自主创新企业及研究单位(如电子标签工作组数据格式组和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等)也在深入剖析物联网底层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物联网框架及标准理念:
⒈“大道归一”,物联网本质上是物品上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必须与互联网技术发展同步,物联网构建和标准制定必须着眼未来网络,着眼于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统一;
⒉三级域名解析体系物联网构架不是今后的方向,应该采用给全球每个物品分配一个互联网IP地址,一步直接上互联网,实现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同一;
⒊直接路由是未来网络方向,可以使互联网全网通讯不再依赖DNS域名解析系统,能够改变全网通讯依赖根域名解析服务器工作的现状,任何局部网络的损坏将不影响全网络的通讯,对保障网络通畅和信息安全又有了新的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
⒋采用物品编码与互联网IP地址同码,物品的条码、电子标签、域名、IP地址四码同一,省掉ONS解算服务器、直接路由连接物品信息服务器,省掉了ONS-DNS两次解析,符合环保、低碳、绿色节能。
事实上,物品编码与互联网IP地址同码技术已经在国内相关领域的器材管理系统实际工程项目中试验和验证成功。中国掌握上述物品编码与互联网IP地址同码技术、直接路由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掌握IP地址资源、物品编码数据格式标准规则及相应而来的编码发放权力、解析协议、主服务器及中央数据库的所有权及控制管理权,同时掌控了物联网的信息流向等,实际拥有新物联网构架的国家管理主权。
同时,经工信部科技司组织国内中国教育科研网、清华大学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中心、工信部标准化研究所等14家网络专家单位一致论证及科技司批准,在2010年9月国际标准组织ISO/IEC SC6未来网络会议上提出了《未来网络命名和寻址方案》及《实现可信连接的新通讯规则及可信路由器讨论》报告,形成了会议文件,中国提出了未来网络的通讯新规则及整体框架方案。
我国实际已经在世界上提出了创新的新一代(未来)网络及物联网标准框架方案中国概念,这是历经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形成的不受制于人的核心技术,占据了未来网络及物联网标准制高点的有利位置,正在向世界互联网和物联网新的高度进军。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同时也是一件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内网络业界、各方面同行及专家的精诚团结、携手努力和支持,共同参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