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升杭州与浙江的战略地位
2011-12-08沈建明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沈建明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升杭州与浙江的战略地位
沈建明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
从国家的角度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决策,它瞄准的是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国际竞争的新领域、国家安全的制高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纯粹的产业概念或者技术概念,而应该是一个国家层面的战略概念和政策概念。与“高科技产业”相比较,“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由技术因素来决定的——技术只是其中重要要素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基于全球视野的整个国家的战略谋划,与“高新技术产业”是不同的。简单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是高科技产业,而高科技产业则不一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层面的战略概念,是有选择的。
作为一个国家层面的战略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确立、布局、技术支持、政策保障是由国家主导的。地方可以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但不应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目前,国家已经确定了“七大产业”,同时地方政府还应该注意各大产业具体包含的内容,比如新能源产业是否还包含光伏产业等。
杭州市应该关注自身在已明确的产业中的优势,以便在“家底梳理”后,明确自身在国家规划中的重点发展领域。国家的战略产业政策最终要落实到技术上、企业上、区域上,杭州市必须明确自身所能承接的项目数量和具体内容。就浙江而言,技术优势和企业优势是不明显的,因此在承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的时候,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创造条件使更多的企业进入“国家队”,创造条件使浙江的某些区域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基地。
必须先从科技创新入手
多年以来,浙江企业的发展很少涉及科技创新环节,局限于生产制造环节,依靠低成本低价格参与市场竞争。往往先取得一项成熟的技术,面向一个成熟的市场,然后用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参与竞争。浙江30年来一直走这样的发展道路,但目前,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到2020年以后才能形成规模的产业,如果沿着旧思路等待这个产业的技术和市场都成熟,必然在竞争中落后。
一个企业、一个城市是否能在全国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获得较大份额,全凭持续多年的创新积累(即把握住的相关技术)、拼的是有财力保障的科技创新投入、比的是有竞争力的科技人才集聚。这三个要素是杭州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的核心要素。
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要“数钱”,地方财政收入能用于科技创新投入的部分以及企业的研发投入有多少?其次要“数人”,掌握了多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能进行研究开发的科技人才?最后要“数技术”,数的是技术的先进性和独占性,以及长期保证先进性和独占性的持续创新能力。杭州与其他地区相比,并不缺科技投入,缺乏的是人才和技术。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领域,杭州掌握了多少人才,多少核心技术?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院大所又有多少?在这方面杭州乃至浙江是很薄弱的。
长期以来,政府往往认为“企业是创新主体”,投入靠企业去做,人才靠企业积累,这样的做法不全面。目前,如果没有大院大所,浙江是无法积累起人才的。没有人才,就无法真正实现科技创新。办大院大所很难,但没有大院大所,缺少人才和技术支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难。杭州有很多企业培育出来以后却要跑到上海、北京完成转型升级。所以要从科技创新切入,要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
杭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和浙江提出的“大平台,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建设结合起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既是推进浙江和杭州产业升级的机遇,也是提升浙江和杭州发展在全国战略地位的机遇。
要看一个地区的发展在全国的地位,就要看这个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从全国层面来看,浙江的地位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省委提出“四大”建设,核心是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平台,培育大企业,推进大项目,内在本质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一致的。大产业中很大一部分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船舶、钢铁、石化等列入浙江发展的重点产业。大的平台建设着眼于为新产业发展提供空间。目前杭州的空间很狭小,为了给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需要建设更大的平台。至于大企业大项目,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基础。总体上,“四大”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一致的。要坚持“四大”导向,坚持科技创新导向。
对杭州而言,还要加快城市建设,努力集聚更多的高端要素,为全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支撑。城市规模越大,才能聚集更多的高端要素。杭州发展潜力大,应该坚定不移地扩大城市规模,集聚更多的高端要素,成为浙江省内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