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教师的缄默知识及其显性化策略
2011-12-08普文龙
普文龙
(云南农业大学 离退休工作处,云南 昆明 650201)
“缄默知识”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就指出“万有的真理存于心灵里”。因此,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诉诸心灵,而是不外求。他把知识分为直观感知的知觉、技术论定的判断和本质领悟的知识,而本质领悟的知识也就是缄默知识。在我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上,道家、玄学、佛学特别是禅宗都对缄默认识有论述。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庄子也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韩愈曰“默焉而意已传”,这些都是关于缄默知识的经典论述。
在高校教师知识结构中,缄默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它与显性知识一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并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导向作用。但由于这类知识的内隐性及难以言明而被忽视。因此,促使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是进行有效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教师及教学任务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转变单一的科学知识传授为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这与缄默知识理论所倡导的精神是一致的。高校教师注重缄默知识显性化不仅能使学生有效获得知识和技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感悟和构建丰富的学习经验,拓展精神世界,提高认识能力,强化教学过程中愉快的情绪体验,营造利于学生人格完善和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拓宽学生实践环节的学习渠道,充分体现高等教育对人教育和社会作用,使学生间接获得学习和生活经验,开辟高等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改革的新领域。
结合认识论对知识的划分,高校教师自身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它影响着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实践。教师的缄默知识从影响其自身发展因素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教师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所得到的有关教育思想的缄默知识;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缄默知识。这也是教师缄默知识形成的两条不同的途径,因而需要发掘、反思、提升和整合高校教师的缄默知识以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高校教学的有效性。
在高校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将“学科内容”和“教学”揉和在一起,变成一种理解使其具有“可教性”,也就是说教师所需考虑的不只是学科知识本身,还要将学科知识“教育化”、“心理化”。如:学生先前的经验和已经具备的理解能力,有什么可以利用的?教师怎样帮助他们形成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联系?需要采用什么手段来激起他们渴望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怎样才能把实践操作的诀窍和经验讲清楚,使学生掌握并提高?高校教师既有精深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又要通晓并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这是高校教师“双专业”特点的客观要求,是从事高等教学工作的需要和依据。既要善于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教育专业知识,还要将自己的教育实践,尤其是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提升和揭示教育规律的新教育理论知识。
一、高校教学中的缄默知识
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清楚地表明,知识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缄默知识学习。教学中除了存在显性知识诸如:学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外,更多的是大量的缄默知识,包括:知觉、技能、技巧、经验和人际交往等方面。[1]
操作技能中的“奥妙”与“诀窍”难以表达清楚,须由学生在反复的实践中自己去感受和体验(意会),进而内化为个人的独特体验。例如:不难理解,为何运动高手虽拥有一身绝佳的运动技巧,但在教导运动新手时,却常常感到无法用言语来说明某动作是如何完成的。在很多领域,如医学、艺术、职业技能等所有的实践操作技巧是属于缄默知识的一种,是需要个人亲身参与其中,才能明了其中秘诀,是一种个人知识。
尤其在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今天,各种需要动手的实践操作技能在传递过程中难以完全用语言文字表达或充分传达的内容;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必须通过教师将这类缄默知识运用科学、合理、有效方式使其显性化进行传递。
二、高校教师的缄默知识
作为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必须意识到并且尊重教学中大量缄默知识;将缄默知识贯穿到教学工作的各个实践环节中,让缄默知识成为教师成长、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
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可能只通过“对”或者“不对”、“有感觉”或者“没有感觉”来表达,必须找到正确的途径以及合适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才能把自己想要传达的感觉或经验教给学生。把知识内涵与学生的思维相结合,转化成学生易于接受和觉悟的体验,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有所体会和领悟。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今天,有效教学的含义已经远不只是按照教学大纲或者教学计划把规定的内容教给学生,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必须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由于学生在智力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参差不齐,加之生活和家庭背景、知识面、经验、智力等极具个体差异的个人知识形成的对知识理解、表达的不同。就好比同样的衣服穿在不同的两个人身上有不一样的效果一个道理。同样的教学内容,同一个课堂、教师及教学方法,最终学习表现会有不同的风格和效果。教师要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对操作技能的接受情况,及时察觉个人的经验差异,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然后考虑选择怎样的教学手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规划和调整授课方式,清楚需要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实现到哪一级目标,如何以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的方式讲解和教授知识,帮助学生及时、快速地理解和掌握。
杜威曾说:“教学就像销售商品一样,如果没人买,那就卖不出去。”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师就是在做无用功。学生主要的学习和观察对象是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学特色、教学经验、态度、技巧及价值观念等,是以往的学习、教学实践和继续学习经历中的积累。在实践示范中表现出来的仪表、教态等个人风格,包括衣着、风度、修养等,对学生的感官产生着刺激,对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些行为的习惯和诀窍,也都蕴涵在教师个体的缄默知识中。教师要从这个角度结合教学实践去学习,以缄默知识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启发,对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如何把自己的缄默知识、教学内容中的缄默知识显性化进行探索。通过各种途径的在职学习如:不间断地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与优秀教师交流、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学习、关注教学改革热点等渠道修正和升华知识体系等,及时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善于总结和反思,进而重构并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缄默知识显性化的途径
(一)在缄默知识理论指导下提高教学技艺
缄默知识具有难言性,但不是不能言述。提高教学技艺,正确选择和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将缄默知识显性化的基础。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长处和局限性,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运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巧妙掌握时机,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这些方法互为补充,发挥最大效用。使学生既掌握学习知识的技能技巧,又开启思维的广阔性和多样性,继而提高综合能力。达到最完美高等教育和教学效果。
(二)隐喻思维及方法的运用
《修辞通鉴》[2]对隐喻的定义是:“比喻之一,其本体和喻体比类似更为贴切,可以成为一体、等同、附加的关系,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比喻。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关于教学技艺的论述如:“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就是说教学不能简单地灌输,而应多启发和引导;“善教、善问、善喻”说的也是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技艺方面,要善打比喻。教师采用形象贴切的比喻把学生不能直接理解的要素表达出来,使学生对抽象的感觉与已经熟悉的东西建立联系和想象,借助形象思维去接通和领悟动作,就能很快地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在这样的授课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在实践中积极开动脑筋,逐渐产生认识上的飞跃,知识面也随教师丰富的想象力拓宽。
教学中使用生动形象又恰到好处的隐喻比用术语更能说明知识的内涵,更富有表达力并从整体上传递更多的信息;学生借助联想,沟通和建立起新旧事物的联系。教师用多种方式举例并借助形象的语言表述动作,把对于学生陌生的不易理解的东西跟他们已经了解或体验过的联系起来,启发学生,不仅唤起学生的兴趣,也打开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去领会抽象的知识的内涵 。按照心理学的技能迁移的原理“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已有的技能等多种策略来学习,这种心理准备状态对于技能的迁移是十分有利的。知识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体态语的运用
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3]在学校教育中的显著意义给我们极大的启示。教师通过神态、表情或者眼神达到与学生直接交流。表情中流露出期望和关注、对学生完成动作和课堂表现给予眼神的关注和鼓励、赞许的点头和手势等,通过恰到好处的情感流露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心理暗示效果可以超过语言。教学中的常用的体态语包括实验示范、指示性手势、眼神、面部表情,还有教师在实践指导时与学生之间的身体距离等。作为一种重要的传递信息的载体,教师准确恰当地运用,能帮助很多语言表达不充分信息表达得更直观和生动形象,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体态语也属于传递缄默知识的一种方式。如果说运用隐喻是刺激学生听觉到形象思维,那么体态语言则是刺激学生视觉促进形象思维和触觉。它能表达蕴藏在教师的经验和实践操作的技巧中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信息。学生通过这种非语言的方式,也许就能达到与教师“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
(四)创设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环境潜在地影响和干预着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教学效果,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景,积极、和谐、充满活力的氛围,不仅可以消除学生消沉、悲观甚至逃避的情绪,还能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产生久远的影响,更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蔚.隐喻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及隐喻理解[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5):66-68.
[2]幸娟.关于教育管理中隐喻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472-473.
[4]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0(2):36-45.
[5]简世德.从默会知识看大学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5(4):63-65.
[6]马开剑.知识传递的缄默维度[J].全球教育展望,2004(12):24-28.
[7]石中英.关注缄默知识深化教学改革[J].人民教育,2004(3):38-40.
[8]张艳辉.论高校教师的课程编制能力—基于默会知识的角度[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9(4):58-61.
[9]陈明贵.试论缄默知识及其教育学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4):32-34.
[10]谭兆敏.近年来关于教师缄默知识的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15-20.
[11]姜勇.关于教师专业意识的研究——从角色隐喻看教师专业意识的觉醒[J].教师教育研究,2006,18(5):7-11.
[12]石中英.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3(3):36-40.